APP下载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分析与预控

2015-07-13李冠挺中山市板芙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中山528459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5年11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

李冠挺(中山市板芙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 中山 528459)

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分析与预控

李冠挺
(中山市板芙镇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广东 中山 528459)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也逐渐扩大,大量的建筑工程项目开展起来。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对安全事故进行分析和预控对建筑项目安全稳定的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从建筑施工项目危险源识别以及安全事故预控的要求和原则入手,对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预控对策进行分析,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分析;故障预控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现代建筑智能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在对建筑物进行设计时需要各个行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虽然各个行业本身对于工作质量能够做到较高的保障,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各专业之间并不能做到很好的融合和协调,这就使得建筑施工过程出现问题。导致建筑施工的投资增加,施工时间增长,甚至会对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造成影响。因此,对建筑施工项目中的安全性进行重视,针对安全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预警机制就变得尤为重要。

二、建筑施工项目危险源识别

建筑施工企业在对危险源进行确定时,一般从三个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一是事故发生率高,作业环境不良。二是具有一定的事故频率和严重度、作业密度高和潜在危险性大。三是容易发生重大人身、设备、滑坡危害等。针对上述三个方面,可以将建筑工程在施工中最产检的危险源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模板工程。模板工程中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发生在模板支撑系统之中,当支撑系统高度超过4.5m,或跨度超过18m时,模板支撑系统的安全性就会降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2)施工生产用电。由于触电事故常发生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此,在施工现场往往需要编制施工用电专项方案,对配电系统进行合理的设计。制指定专业人员对安全用电技术和电气防火设备进行巡检、和维修,建立施工生产用电安全技术档案,确保施工生产用电安全。(3)基坑开挖与支护工程。在进行高层建筑的施工项目时,需要开挖较深的基坑,这就涉及到深基坑的降水、排水问题。针对此类问题,需要组织专家进行会审,根据施工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得出合理的基坑支护方案,确保基坑围护安全。

三、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预控的要求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控制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是对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进行预防,通过对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分析,得出安全事故可能发生的趋势。通过模拟故障发生来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应用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避免相似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则是去控制安全事故的重复性,通过已经发生的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并进行汇总分析。查出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事故原因。同时针对此类事故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相同类型的安全事故重复发生。此外,由于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存在一定的发生几率,只要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及时的消除这些问题,就可以实现对安全事故进行控制。由于施工建筑过程中,不同的事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不同,事故之间的发生是有一定规律的。因此,我们要从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源入手,针对事故根源进行分析,尽可能的使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四、建筑工程项目安全事故预控的原则

在施工企业预控安全事故时,需要注意以下准则:(1)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此原则是采用“事先型”解决问题的方法防患于未然,将事故隐患、不安全因素消除在潜伏、孕育阶段。(2)系统全面治理准则,施工企业要有效的消除和避免建筑工程重大安全事故,需要对项目工程进行全面系统的治理,分别从技术管理等方面对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进行保证。对施工现场周围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排查,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教育培训以减少人为产生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外在和内在多个方面来对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安全性进行保障。(3)事故可控原则。在建筑工程中除了自然灾害等非可抗拒力产生的故障之外,其他的故障都可以通过前期的预防和有效的管理策略进行避免或者减少故障损失。通过前期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和表现进行分析,研究防止事故发生的理论及对策,从而建立完善的故障预防机制,可以最大程度的防止事故发生,减少损失。(4)根除事故原因原则。由于建筑工程中引起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原因又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而对事故进行预防则是要针对直接原因进行分析并得出解决措施,从根本上对故障的发生进行预控。因此,需要对引起事故的最本质的原因进行分析,只有消除这些最根本的原因,才能消除事故的所有原因,并最终根除事故。

五、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预控对策

(1)监测。建筑工程项目中安全事故的监测是预测活动的前提,是建筑事故预控中的重要环节。在监控环节中,首先要确定监测对象,一般针对于安全事故易发频发地区或是对于建筑工程的实施具有举足轻重的部位进行监测。在确定了监测对象之后,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对过程进行监测,另一方面是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并最后建立信息档案。通过信息档案在事故预控系统中的共享和传递,以实现对安全事故进行标准化、数据化的预防控制。(2)分析。分析环节是在监测环节得到监测对象的信息档案之后,运用相关的安全系统分析方法,对得到的监测信息数据进行分析。从周围环境、周围物体和人为的不安全行为入手对建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检测和识别,针对不同的监测信息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相关的故障特征。(3)预测。预测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监测到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对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预估其事态发展的严重性。从众多危险因素中找出主要的影响因素,并对影响因素的产生背景进行分析,从而预测危险因素的发展趋势。(4)评价。评价阶段是对已被确认的主要事故隐患进行整体安全性评估,对安全事故给建筑工程项目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评估。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针对不同类型的损失计算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后果,与此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环境损失和安全波动的因素,对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事故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

结语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除了要对项目的进度、成本和质量进行控制之外,还需要进行严格的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管理。针对建筑施工项目,对危险源进行识别,及时发现并对安全隐患进行处理,采用合理的建筑工程项目安全预控对策,通过监测、分析、预测和评价四个环节对安全故障进行预控。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稳定安全的运行,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渊,张长清.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状况差的原因及其对策[J]. 劳动保护科学技术,1999,19(06):42-45.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模式创新探索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式及应用实践
造价预结算在建筑工程中的审核方法
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建筑工程管理策略探讨
建筑工程电气接地安装
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隔震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