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高师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2015-07-13王曼茹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050000

大众文艺 2015年4期
关键词:音乐学琵琶硕士

张 伟 王曼茹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050000)

谈高师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张 伟 王曼茹 (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050000)

高师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作为音乐学研究生总体培养中的一个分支,既有与其他专业方向培养的共性,也有其个性的一面。本文通过分析音乐学硕士与艺术硕士的不同之处及琵琶音乐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等方面来探究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问题。

专业技能;音乐理论;音乐学研究生的培养

本文为2014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音乐学研究生培养问题研究》(HB14YS014)的一节。

一、音乐学硕士与艺术硕士

1.音乐学硕士与艺术硕士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音乐学是所有音乐理论学科的总称,其研究对象泛指一切人类音乐文化及其相关的各科事项。音乐学硕士就是以正规系统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作为支撑,对音乐艺术进行全面的、系统的研究,并把其中某种现象或事物从多角度运用新视野、新观点进行分析探讨或者批判指正的学术型研究生。艺术硕士是具有系统专业知识和高水平创作技能的,在某个具体方面有专门发展的应用型研究生,他们具有正规系统的专业背景和专业知识,在研究生阶段更加精细的学习音乐表演和培养创作能力,积累舞台实践经验,把自己的专业才能通过舞台表演呈现给观众。二者的相同性是都具备专业技术与知识,不同的是一个主要活动于舞台,另一个主要进行理论或教学研究。

2.研究方向与目标决定了不同的培养方式和自身研究状态的不同

对于艺术硕士的培养,主要是专业技术和舞台经验的要求。要求专业技术要硬要强,要求舞台经验丰富且灵活,所以艺术硕士更偏向于专业技术和舞台实践能力的训练与培养,相对来说理论知识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就很容易被忽视。而音乐学硕士在培养中,专业技术的基础上更注重理论素质与写作能力的培养,需要将平时学习与应用的理论知识上升到学术研究的高度上来。所以不同研究类型的研究生在平时的自身研究状态来说,也呈现出不同的侧重面。

二、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方式探究

(一)专业技能培养中深度与广度并行的重要性

报考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的研究生,在本科阶段的专业几乎都是琵琶表演专业或音乐学琵琶演奏方向的学生,都有着多年学习琵琶的经历,都受到过多年琵琶专业知识与专业技术技巧的训练,对琵琶乐曲的弹奏技巧特点、音乐处理方面以及对琵琶乐曲风格的掌握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和见解。但是,作为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的研究生来说,这些只是研究生入学的前提,只有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琵琶这件乐器大约有近两千余年的历史了,光左、右手的演奏技法就有六七十种,两手汇技更是多达一百余种,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观和文化观都在不断变化中,新技法、新音响、新曲目层出不穷,只躺在前人留下的功劳簿里睡大觉是万万不行的。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去继承和研究,外民族、外国的各种音乐文化类型带给我们的文化冲击和启迪,我们也都应该加以学习、梳理、甄别、研究、借鉴、应用,这样才能使我们这个专业的技能培养在深度与广度的纵横发展中得以全面提升,才能培养出优秀的高师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的研究生来。

(二)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当然,光靠琵琶专业技能的训练是远远不够的,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研究生需要更加全面而深厚的综合素质,才能达到我们的培养目标。

例如:我们需要了解并熟练地掌握各种琵琶弹奏技巧,熟悉各派别的演奏特点,才能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进一步探讨与研究琵琶演奏技巧对整体琵琶艺术的影响;通过学习、研究琵琶这件乐器的发展史,才能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音乐环境与审美特征;通过学习琵琶不同流派的继承与发展特点,来了解人文的作用与音乐特征的关系;通过学习琵琶传统乐曲,才能领略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风格特点,才能为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尽自己微薄之力。

此外,高师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中,还有就是对琵琶教师人才的培养。作为教师,不仅要能够演奏,还要能创作和编排,把自己改编、创作的适用于学生接受的乐曲进行教学与排练,应用于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未来教师必须要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和较高的控制课堂的能力,把研究生期间所学的琵琶专业技能和琵琶课堂教学的综合能力紧密结合在一起,游刃自如地运用于琵琶课课堂或课外活动之中,这是当好琵琶专业教师必备的基本功,也是我们培养研究生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三、“琵琶学”研究的重要性

“琵琶学”是笔者针对于“琴学”研究提出的一个概念,它包括一切与琵琶相关的理论研究。笔者近十几年来十分关注理论界的有关琵琶学术活动的动态,搜集了重要音乐核心期刊和“知网”论文库中的与琵琶音乐研究相关的论文几百余篇,对整个琵琶音乐理论研究有大致了解。

笔者以2000-2014年这15年发表的琵琶音乐理论研究论文(共搜集论文298余篇)为例,“琵琶学”研究所涉及内容和类型如下:1.“琵琶艺术发展史类”的相关研究(94篇)约占32%;2.琵琶演奏技巧、技法特点的相关研究(79篇)约占27%;3.琵琶曲音乐学分析方面的研究(48篇)约占16%;4.琵琶教学体系、思想等方面的相关研究(46篇)约占15%;5.琵琶演奏家的生平、演奏风格特点、音乐会演出等相关研究(16篇)约占5%;6.其它相关的研究(15篇)约占5%。

通过上述资料分析可以看出,琵琶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传播性而产生的时间、地点考证,形制、种类的流变,流派发展的特点以及文曲、武曲的特征等等这些涵盖琵琶艺术发展史的内容是近15年来音乐史学家研究的一个热点内容。其次就是琵琶演奏技巧、技法特点的相关研究,这些研究以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为主,针对他们最熟悉也最擅长的领域进行研究,这两项占据整个琵琶音乐理论研究的六成。而在琵琶曲音乐学分析方面的研究和琵琶教学体系、思想等方面的相关研究只占了三成,笔者认为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成果远远不足,并且反映出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堪忧的问题。琵琶曲的音乐学分析研究和琵琶教学体系研究正是音乐学“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研究生的平时训练与教学的重点内容,但在这个研究领域还未见到年轻学者们更多、更好、更新颖、更有学术价值的论文出现,由此可见,这类体现扎实的专业技能基础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相结合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体现出把实际应用转换为教学过程并运用高超的语言功力总结出教学理论体系的综合能力的培养,都是远远不够的,

总而言之,目前的“琵琶学”音乐理论研究中,真正的“研”与“演”紧密结合的学者很少,我们不仅要培养琵琶技术、技能基础扎实,演奏娴熟的研究生,更要培养在社会审美、意识形态,历史人文、行为语言等多元化的角度来关照琵琶音乐,研究琵琶音乐的研究生,将以前的“口传心授”到“纸质记载”再到今天的“电子存档”,使琵琶音乐文化在保留、继承、发展、变化中加载下来并发扬光大,吾辈任重道远,仍将上下求索。

[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音乐学条目),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2]蔡际洲.《音乐理论与音乐学科理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6.

[3]陈爽.《传统琵琶演奏技巧的文化内涵—论传统琵琶演奏技巧(续二)》[J].中国音乐,2012(2).

[4]笔者有一名研究生即任教于石家庄西仰陵小学琵琶课专业教师,该校把琵琶课设为校本课程。

张伟,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琵琶演奏与教学。

王曼茹,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琵琶演奏与教学方向研究生。

猜你喜欢

音乐学琵琶硕士
山东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与时偕行:当代藏族音乐研究的民族音乐学实践与运用
音乐学人
琵琶老店琵琶声
厦大硕士创业新一站 卖卤味
建筑学硕士揽了“瓷器活儿”
一两江湖之 琵琶误[连载七]
西方音乐学理论的历史发展及其思考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课程设置对比研究——以闽南师范大学为例
浅谈当前音乐学理论教学的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