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公共艺术发展探析
2015-07-13鲁迅美术学院110004
陈 亮 王 红 (鲁迅美术学院 110004)
沈阳公共艺术发展探析
陈 亮 王 红 (鲁迅美术学院 110004)
公共艺术是当下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城市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折射出城市文化的特色与风采。本文以沈阳为例,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轨迹。
沈阳;公共艺术;发展
公共艺术是城市的名片,它能很好地呈现城市的文化与特色。中国当代公共艺术的兴起应该是在20世纪80年代,沈阳作为东北最大的城市,其时早在20世纪中叶城市广场、城市雕塑、城市公园等公共艺术领域就有其独特的文化特质和地域特色。今天,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城市各类公共艺术多呈现出异彩纷呈之态势,但也留下一些思考与回味。
提及沈阳城市雕塑,百姓脑海中很容易想到毛主席像、坦克……“坦克下见”曾经也是多少穿梭于城际间民众的共同记忆。沈阳城市雕塑以历史文化、工业文明、都市生活三类题材居多,几百件城雕向民众展现着城市的历史与文化。
沈阳素有“一朝发祥地,两代帝王城”之称;沈阳也有着“共和国长子”和“东方鲁尔”的美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沈阳不仅有远古文化、清文化的历史积淀,同时也有工业文脉的传承与发展。随着沈阳新乐遗址的考古发掘,《逐日》(沈阳北站广场)、《太阳鸟》等城雕诠释了远古部落文化和城市悠久的历史。《皇太极像》(沈阳北陵公园)、《努尔哈赤像》等是清代历史与文化的记述。《残历碑》矗立于柳条湖“九一八”事变的旧址上,作为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主体建筑,这座巨大石雕似残破的日历,将时间锁定在1931年9月18日,碑体上的骷髅和弹痕也向世人述说着东北沦陷,国人蒙难的那段血泪史。作为碑馆结合的艺术形式,雕塑家贺中令以新的表述方式将沈阳的那段历史记录下来,以此警示后人“勿忘国耻”。张氏帅府门前的《张学良将军》,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雕塑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千古功臣”的英武风姿。耸立在沈阳站前60余年的《沈阳苏联红军阵亡将士纪念碑》,即百姓常说的“坦克纪念碑”,1945年8月,为纪念与日本关东军作战牺牲的前苏军官兵而建,今日“纪念碑”虽已迁至北陵苏军烈士陵园,但在改建后的沈阳站前广场上,平面化的青铜浮雕将“碑体”“碑文”呈现给世人,也将历史永久留存。
沈阳中山广场大型群像《胜利向前》是国内少有的以雕塑形态记录“文化大革命”历史的公共艺术。依照沈阳军区和辽宁省委的要求,1970年鲁迅美术学院集体创作完成了这组群雕,高10.5米的毛泽东塑像和基座上的58个人物雕塑概括和阐释了半个世纪中国革命的历史风云。建党、井冈山斗争、抗日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等诸多主题以雕塑形式呈现,它不仅是时代的缩影,也是城市历史进程中独特的文化呈现。作为毛泽东时代“红色经典”的代表,尽管雕塑是意识形态的代言,但现实主义手段融合象征属性,英雄化、舞台化、符号化的时代语汇,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
沈阳铁西区的诸多城市雕塑和纪念场馆是老工业基地工业文脉的一则展现。1949年沈阳重型机器厂炼成了新中国第一炉钢水,随后创造了四十多项“共和国第一”,伴随老工业区的改造与搬迁,在沈阳重型机器厂原址上兴建了沈阳最年轻的广场——铁西重型文化广场,不仅保留一车间厂房,在广场中央兴建了一座高26米的主题雕塑《持钎人》,雕塑以巨大的红色环状形态暗示炼钢炉,其前方为手持钢钎的两名工人,忙碌的身影和辛勤劳作的情景记录下产业工人所奉献的钢水和汗水,广场四周小型雕塑和休闲设施也多是工业遗存和符号。
2011年沈阳铁西区建设大路两侧竖起9座标志性雕塑,《铿锵名录》《机床(1972)》《印刷乐章》等雕塑集中展现了铁西区工业文明的历史。铁西区还有诸多以工业符号为蓝本创作的城市雕塑,它们似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向民众展现老工业基地工业文化的历史与积淀。
中国工业博物馆是一座集中展现东北老工业区“工业文脉”的博物馆,博物馆于2012年5月18日在沈阳成立并正式对外开放,它保持原铸造厂翻砂车间原貌,展示铸造工艺发展历史和流程。同时,博物馆以保藏工业遗产,展示工业发展的历史和成就为重点。
沈阳金融博物馆是在原张氏父子1930年建成的边业银行旧址上落成,博物馆序厅采用场景复原,再现当年边业银行一楼的营业大厅,特别是仿真蜡像,80多个人物有银行职员、绅士、商人以及妇女儿童等,配上老柜台、算盘、老挂钟等,仿佛回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身临其境之感。
公园也是展现城市公共艺术的一个窗口,沈阳城区的各类公园,其公共艺术和市民文化丰富多彩。早在20世纪20年代,奉天省政府就将清关外三陵中昭陵、福陵辟为公园,即今天的北陵公园和东陵公园,公园内清文化遗迹和现当代雕塑的介入,如北陵公园的《皇太极像》《一衣带水》等雕塑具一定的意义与特色。沈阳和平区的中山公园不仅有市民娱乐休闲区,同时公园中的《孙中山像》以及雕塑园区的《冲浪》《一丝不苟》等雕塑,强化了公园的文化气息和艺术内涵。铁西区劳动公园几尊劳模塑像,如电器大王王凤恩、“焊接大王”阎德义、中国机器人之父“蒋新松”、全国劳动模范马恒昌等,他们是铁西区曾经的历史与辉煌之代表。围绕劳模塑像,各类公共文化精彩纷呈。笔者在某日下午三点钟看到:沈阳劳动公园艺术团正在表演民乐合奏;广场表演区则是双人舞和健身操队伍;浮雕《劳动创造未来》的劳模墙正前方,有沈阳某专业剧团正在演出“洪湖赤卫队”,而几尊劳模雕塑附近则是自发的群众歌唱表演……这只是沈阳公共艺术和市民文化的一则缩影,沈阳青年公园、南湖公园、八一公园、万柳塘公园等公共艺术和文化活动同样各具特色,它们和沈阳街区建设和街道设施建设等一道为沈阳公共文化建设增色添彩。
沈阳公共艺术的快速发展,我们看到喜人的一幕,但也看到一些不足和遗憾,如城区一些不知所云的抽象雕塑,雷同乏味的动物雕塑等,公共艺术真正做到艺术为民,艺术惠民,还需要城市规划、城市主管部门以及艺术工作者共同努力。
2012年6月东北新闻网的“十强赛纪念雕塑‘消失’5年,再现市图书馆门前”的新闻,让我们看到沈阳市政府在对承载沈阳民众情感的公共艺术做出相应的调整,今天在科普公园,重新竖起的十强赛纪念雕塑和运动员训练场景雕塑,是纪念2001年中国足球队在沈阳五里河体育场首次冲击世界杯的斗志与辉煌。以地方乡土艺术——沈阳大秧歌为蓝本的雕塑《秧歌神韵》于2005年10月在辽宁大厦南侧广场落成,秧歌舞队粗犷豪放、自由欢快的风姿,采用剪纸艺术方式呈现的红色塑像,具有鲜明地沈阳地域特色和时代精神。
市民公众的文化需求是当下公共艺术发展之前提,城市各类公共艺术真正走近百姓,真正融入民众的生活中且为市民大众服务,还需不断完善与发展。沈阳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其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期待沈阳公共艺术有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城市自己的品牌和优势。
陈亮,鲁迅美术学院大连校区副教授;王红,鲁迅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