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代变迁下的人生、社会之痛
——读方方《惟妙惟肖的爱情》

2015-07-13刘盼盼云南大学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昆明650500

名作欣赏 2015年15期
关键词:方方知识分子人性

⊙刘盼盼[云南大学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昆明 650500]

时代变迁下的人生、社会之痛
——读方方《惟妙惟肖的爱情》

⊙刘盼盼[云南大学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昆明 650500]

方方因《风景》的创作而被冠之以“新写实”作家,她除了描绘日常生活的琐碎、力求还原生活的原生态之外,还关注当下现实问题、关注知识分子的生存际遇及精神状态,《惟妙惟肖的爱情》即是如此。本文试从爱情、知识分子、社会三个方面来分析时代变迁带来的疼痛之感,悲凉之意。

爱情知识分子 时代 社会 疼痛

从去年发表的《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到近期的新作《惟妙惟肖的爱情》,从讲述一个“蚁族”艰苦奋斗而最终还是逃脱不了悲剧命运的个人悲伤到描绘时代变迁下知识分子的困惑和悲凉、审视商业大潮下社会的肮脏面目及人性赤裸裸的丑陋。方方以其敏锐犀利的观察、关注当下的心态及直面现实的创作,一次次将我们从安于现状的混沌中抛到无奈残酷的现实之中。方方的写作不仅关注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而且她善于把握知识分子的精神境遇和灵魂困惑,《惟妙惟肖的爱情》这篇中篇小说,方方用她一贯冷静凝练的笔触一言一句地呈现了当下知识分子精英在精神价值的失落和道德危机的荒漠中是如何艰难的坚守至沉默,商业化现代化猛烈冲击下的社会和人又是怎样的一种面目和姿态?

《惟妙惟肖的爱情》主要讲述了禾呈夫妻两人和他们的儿子惟妙、惟肖两代人在对待知识、钱权的价值判断上的碰撞分歧,禾呈和大儿子惟妙及马教授属于“读书永乐派”,禾呈的妻子、小儿子惟肖和商业大亨雪青属于“读书臭屁派”。在这场关于知识和钱哪个更重要的博弈中,“读书臭屁派”一直占上风,所有的享乐和人生的成功似乎都属于没文化的这帮人,而“读书永乐派”的地位却在一天天地被解构,直至无人重视。小说的名字让人错以为方方是要给我们讲述一段温情浪漫的爱情故事,但惟妙和惟肖的爱情却只是作者铺设的一个方阵,当你走进这迷乱的方阵中,就会发现一道道发人深省的社会人生风景在等待着你。

一、爱情的殊途同归

惟妙和惟肖是禾呈这位历史老教授的一对双胞胎儿子,但两个人的性格迥异,“惟妙好静,喜读书,惟肖好动,爱打架,仿佛一文一武两大将”①。惟妙子承父业考入了大学,并且以硕博连读的方式念完了历史专业,留在大学任教,成为一名中规中矩的大学老师,而惟肖从在学校车队开车到跟表姑下海经商,以一名高中生的文凭身份领导着手下的硕士、博士。这两位从个人脾性、价值观念、知识文化及奋斗经历都“南辕北辙”的两个人,却在爱情婚姻上殊途同归——两人都相继离婚,惟妙的婚姻是因为妻子的出轨,而惟肖的则是因为自己出轨,但他们的爱情本质上只不过都是因为女人的爱钱。

在这个唯利是图和一切向钱看齐的社会,方方在写作中对于爱情的态度是不信任的,爱情这种虚无的东西在权钱的诱惑下变得更加虚无,更加捉摸不定,它甚至成为了一种奢侈品。惟妙的妻子是为了能留在城里有一份安定的生活才愿意嫁给惟妙,而惟妙则是为了帮助穷苦人改变命运、为了推动历史发展而帮了她这个忙;惟肖的妻子马小珍是看中了惟肖的钱财和前途,两个女人都是图实惠,重功用,而最后的离婚也都是为自己的人生计算了一下得失,心安理得地朝着“钱”的方向继续前进。“快餐爱情”已经成为潮流,爱情的言说不再是缠绵动人,而是为了利益而谈爱情,在爱情婚姻中计较得失,寻找更好的“选择”。

梁实秋曾说过“文学发于人性,基于人性,亦止于人性”②。方方对人性剖析的书写从未停止,这部作品亦是如此,面对爱情,面对利益,人性的自私和丑陋毫无遮蔽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想到的是在这样的时代,这样的人何其之多。惟妙和惟肖的妻子,在对婚姻的初始选择中,就带有极其明确的目的,她们想选择对她们未来人生有利,能实现她们物质享乐的人,而在婚姻的状态下,她们又不满足于这样的现实,极力找寻更好的利益选择,感情和精神的契合已经成为不值一提的因素,当然,惟肖对于女明星的选择也是如此。人性的贪婪和自私以其无法遏制的速度蔓延到神圣的爱情上,在这样一个热衷追求物质金钱的情感荒原之上,爱情也只能满目疮痍。

在这一层面上,我认为方方对禾呈与他的妻子关系的描述没能展开,他们之间的爱情又是怎样发展的,为什么同样的重功利,他们的婚姻就能够维持下来,这似乎是作家忽略的一点。还有在人性探索上,作家也缺少对禾呈这样一类知识分子人性异变的关注,他既然有着特殊的成长经历和政治运动经历,那么在之后的生活中就应该会有相应的精神心态上的变化,而这也是我在作品中没有看到的,禾呈这个人物也就略显单薄了一些。

二、知识分子的困惑和无奈

“五四”以来,关于知识分子题材的写作从未间断,鲁迅、茅盾、钱锺书、路翎等都对知识分子的精神历程有过深刻剖析,而方方出生于一个典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家庭,深受知识分子文化氛围的熏陶,熟悉知识分子生活的人格操守和精神状态,对这一群体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观察,她关注时代发展下知识分子的地位和姿态。在《惟妙惟肖的爱情》的引子中,方方也提到这个故事是关于一位姓程的大学教授的故事,他在这二十多年的变迁中,眼睛里的“疑惑和迷茫比之以前似乎更深更浓”。我们也在方方续写的故事中,看到了当下知识分子这个群体的尴尬处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有的社会价值体系迅速瓦解,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在崩溃之后走向重塑阶段,金钱和物欲的诱惑无处不在,而被奉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知识分子其地位边缘化日益严重,话语权也逐渐地被权贵阶级剥夺,精神颓败地固守着仅有的一点社会良知。禾呈、惟妙和马教授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他们每个人对这样的尴尬处境又有不同的反应,禾呈是重复地自语困惑越来越弄不懂这个社会,马教授是义愤填膺地对知识分子的文明做着最后的坚守,惟妙则是以一身的清高来抵御这个社会给予的各种伤害。消费娱乐文化不断地冲击着传统知识分子的精神家园,禾呈们焦虑地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他们不知道到底该将自己置于何种地位,他们困惑且不知所措。禾呈不明白为什么高中水平的惟肖可以领导硕士博士,比惟妙挣着更多的钱,享受着更舒适的生活,他也不明白一个博士文凭可以用钱就能买到,不明白他的表姐为什么可以挣这么多钱,传统知识分子的思维让他困惑这个世界的存在,疑虑知识还是否重要。在作品的结尾,二儿子惟肖作为未上过大学的博士去学校做励志演讲,“人气旺到校史上前所未有”,而大儿子的历史课却只有三个人来上,“历史低迷到空前绝后”,一个“趾高气扬”,一个“神情落寞”,描写有多大的反差就有对时代多大的讽刺,知识分子就有多大的无奈。最后,禾呈想起来的一句古诗词“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度残春”,表达了知识分子们最后的无奈——沉默。

而表姐雪青则是属于这个世界的,是一直跟随时代潮流发展的“幸运儿”,从“文革”时期写批判稿,进写作班子到改革开放办公司成为第一代富豪,如果以金钱、权势的标准来衡量,她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雪青被学校聘为博导的事情也给了禾呈一个重大的打击,他更加弄不懂这个社会了。雪青教导他说他之所以评不上博导的原因是他太老实了,“这个时代根本不是让老实人好好活下去的时代。所以,人不能跟时代拧着干,要跟它合作,要顺着它的水流走”。苏东坡的小妾朝云评价苏东坡是“一肚子的不合时宜”,我认为也正是“不合时宜”才是知识分子和时代的关系。每个时代都会有它的缺失,如果知识分子摒弃最后的良知来献媚讨好这个时代、追逐金钱权势,那这个社会又会是怎样一种不可想象的面目?方方在创作谈《一点闲话》中说道,“这个时代是让社会精英恶质化的时代,是不适宜知识分子存活的时代”③,知识分子的尊严、人格和地位都在这个时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毁灭,而仅有的一点的安慰只能是禾呈、惟妙及马教授们还在坚守的过程中永不停歇地追寻自己想要的东西。

“她要的也是你想要的?”这句话既是惟妙对父亲积郁心态的宽慰,也是方方自身作为知识分子对自我的一种宽解。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活法,追求的东西固然也就不同,既然历史如此发展,那么作为知识分子也应“既来之,则安之”,在这片缺少精神追求的现实大地上,坚守尊重知识、尊重文明的底线,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也表现了方方对知识分子群体的理想情怀。

在方方对知识分子的描写中,也有对知识分子自身存在问题的展现,比如,惟妙对马小珍的不管不顾,缺少人情味,情商低,禾呈对商人无名的蔑视,等等,但作者都仅仅只在呈现,而无深入剖析。时代因素固然重要,但当下的知识分子是不是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他们的劣性,这样的劣性又如何影响这个时代,影响历史的发展。一味地理解和悲悯并不能解决问题,而应像鲁迅先生对涓生、吕纬甫等那样进行冷峻深刻的剖析,使得知识分子不仅惊醒于时代,还应惊醒于自身。

三、时代、社会的疼痛

方方在这篇小说中力图还原一个真实的社会,我们也似乎从中看到了社会中的你我他,作者多次触及到了社会中尖锐的问题、“黑暗”的现实,在这芸芸众生的世俗百态中,呈现出这个时代、社会的疼痛,这部作品是作者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的力作。

禾呈评副教授,他认为自己兢兢业业地工作,有渊博的知识就可以了,但现实是没有科研成果就不给评;禾呈决定出一本著作,却发现出版社连看都不看就退了回来,而高中文化的表姐却出了一本又一本的“狗屁”,原来出书是要花钱买书号的;商人们赚钱的本事就是跟领导搞好关系,就是“请他们吃饭喝酒,送礼,出国,送女人,还有塞钱”;高中文化的表姐因为在商场上的成功而被聘为博导;惟肖也因事业成功,与某一女明星的交往而获得博士学位并为学生做励志演讲。我们看到方方对社会现实的揭示,对大学、学术及教育体制的愤慨。社会已成为一片肮脏之地,就连大学这片净土也不再圣洁,大学无形中给予我们的成功的标准是像表姐雪青、惟肖那样一类人,做学术的人成为最迂腐最没出息最被世俗嘲笑的一类人,这是社会的悲哀。

当你惊异于书中社会的黑暗时,其实你本就置身其中。这个社会以它迅猛的速度向前发展,道德规范已然缺失,几乎所有的人每天拼搏奋斗不过是为了名利二字,几乎所有的一切都可以用金钱衡量出价值,几乎所有的事情都只看结果而不重过程。人们疯狂地在钻空子中大把大把地捞钞票,肆意地在灯红酒绿中追求物质享乐,而把精神满足抛到脑后,成为一个空壳子的行尸走肉。权贵阶层与底层发展差距越来越大,而在这样的社会中,禾呈、惟妙、马教授以及涂自强的奋斗经历便有了悲剧意味,因为奋斗的出路已经被挤成一个窄小的出口,世界究竟是属于谁的,我们不得而知。这是这个时代和社会的疼痛,也是由每个人共同造成的疼痛。

四、结语

从作品中一个个平凡生命的命运浮沉,我们看到了方方对这个时代、社会的审视、追问,对知识分子极具人文情怀地关注,对人之性的探索,而这一切都化为对这天翻地覆变化的一声长叹。这是一个续写的故事,而结局还有很大的留白存在,如若再过上十年二十年,方方再次遇见程教授,可能会再次将这个故事写下去,到时候禾呈、惟妙、惟肖和雪青的命运又会是怎样的,我们只能静等时间流逝。

①方方:《惟妙惟肖的爱情》,选自《小说月刊》2014年第5期。(文中有关该作引文皆出自此版本,故不再另注)

②方方:《用自己的方式写好看的小说》,《小说界》2008年第6期,第96页。

③方方:《一点闲话》,《小说月刊》2014年第5期,第5页。

作者:刘盼盼,云南大学研究生院人文学院2013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

猜你喜欢

方方知识分子人性
80年代款的媳妇
圆圆和方方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人性的偏见地图
圆圆和方方
婚姻的尽头,藏着人性的底色
你知道什么是知识分子吗
青年之问:你愿不愿意被称为知识分子?
隐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