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学大师——鲁迅
2015-07-13孙瑀锶延边大学133002
孙瑀锶 (延边大学 133002)
“鲁迅”一提到这个名字,脑海里便可以在这个名字前冠以太多的修饰与头衔,伟大、成功、针砭时弊等等。可以说鲁迅在我们心中早已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名,他背负着中国的历史,当代文学的进程。鲁迅与我们的学生时代早已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从小学的《少年闰土》,到初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以及高中时代的《呐喊》《祝福》等,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他的作品陪我们走完我们学生时代。鲁迅的作品成为每个学生时代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坦然的讲,虽然学了好多鲁迅的作品,但对他仍是“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觉。只是熟悉“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却道不出他内心的呐喊。只是熟悉“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却想不明他人生的轨迹。鲁迅虽然已故,但他带给我们的精神力量一直都在。所以我认为,时代造就了鲁迅,鲁迅谱写了时代。
一、时代造就鲁迅
鲁迅,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官僚地主的家庭里,但在他13岁那年,他的家庭发生巨大变故。他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父亲又长期患病,终至死亡,家境败落下来。家庭的衰败对少年鲁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是家庭的长子,上有孤弱的母亲,下有幼弱的弟弟、妹妹,所以他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在此期间体验到了人生的艰难和世情的冷暖。从前他享受着别人对他的“爱护”与关切”而现在早已物是人非,从前的笑脸相迎,变成面无表情,冷眼相对。当时的他早已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一种虚假的奉承,缺少对人真正的关心与爱心。所以鲁迅在《呐喊》中曾经写到“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诗人的真面目”。
他因为躲难,来到了农村,住进了他的外婆家,体会到了农村人的质朴纯真,有幸认识了少时的伙伴——闰土。因为闰土,他在农村留下了难忘珍贵的回忆。他用文字记录、展现给我们一幅仿佛世外桃源的地方,在那个地方,他与小伙伴们一起划船去听社戏,偷着煮毛豆吃,等到冬天用竹匾抓麻雀,还可以听闰土讲他捉獾猪的经历。
后来的鲁迅了解并阅读了国外的著作,开阔了视野,给鲁迅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他东渡日本,为了让国人不在像他父亲被庸医所害,开始学习医学,挽救国人。鲁迅在当时一直想通过医学使国人觉悟,但后来他发现这种志向,被现实粉碎。他再也受不了被人说中国人是低能儿,他在国外深深体会到作为弱国国民的悲哀,使他认识体会到精神的麻木比身体上的虚弱更加可怕,他想要改变中国的现状,他意识到,一个人,一个民族,想要生存,想要发展,就要自立自强,不能甘受命运的摆布,不能任凭强者的欺凌。鲁迅在他的《呐喊小序》中说过“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于是鲁迅弃医从文,翻译外国文学、创办文学期刊,发表文章,从事文学活动,。他明白中国国民最缺乏的是什么,把个人的人生同中华民族所联系在一起,为新中国而“书”。
二、鲁迅谱写时代
读过鲁迅的作品,可以发现,鲁迅笔下的形象都是普普通通的人,甚至是社会底层的人。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没有新奇的人物形象。只是用最平常的话语,最贴近社会的故事情节,却通过犀利的笔锋,细腻的心理描写,将社会的病态生活状况描写出来,针砭时弊。在他的字里行间,充斥着对造成民众的愚昧、无知、麻木、冷漠下的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的批判,在他的笔下,把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病症一针见血的表露出来。
鲁迅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这篇小说里,鲁迅彻彻底底表现了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利用一个普通“狂人”说疯话的表现形式,道出鲁迅心中对当时吃人礼教、腐朽制度的深恶痛绝。小说中把具体的肉体吃人,上升到仁义道德等纲常吃人上。文中的狂人代表着当时封建礼教、麻木的国人,向沉滞落后的中国社会发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严厉质问,大声疾呼:“救救孩子”,表达了对变革的迫切,以及向封建旧制度的强烈批判,宣传新的五四精神。在小说《药》中,主人公华老栓愚蠢地相信人血馒头能治痨病,居然让孩子把革命者的鲜血当“药”吃,而且对革命者这样冷漠无情,对刽子手康大叔反倒毕恭毕敬。茶馆里的一伙人对革命者宣传革命,“感到气愤”;对革命者挨牢头的打,幸灾乐祸;对革命者叹息牢头不觉悟,纷纷胡说“疯了”。革命者被杀害,人们“潮水一般”地去看热闹。这些都充分说明群众毫无觉悟,麻木不仁、愚昧无知。我们熟知的《祝福》里鲁镇的祥林嫂,是当时旧社会一个封建妇女的典型形象但对于封建礼教横加给她,当她被虐待、被迫再嫁时,面对人们的嘲弄时,默默承受。但是在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的双重打击和人们的冷嘲热讽中,她由原来的反抗到后来的而默默承受。这使她不仅逃不出造成她人生悲剧的苦海,最终走向死亡的深渊。而鲁迅笔下的阿Q,以及衍生的阿Q精神早已成为一类人的代名词,他是一个经济上受剥削,政治上受压迫,思想上受毒害的的一个农民典型代表。阿Q的现实处境是十分悲惨的,但他在精神上却“常处优胜”。他在失败与屈辱面前,不敢正视现实,而使用虚假的胜利来在精神上自我安慰,自我麻醉,或者即可忘却的病态的精神状态。
法捷耶夫就《阿Q正传》说:“鲁迅,是短篇小说的名手。他善于简短地、清楚地,在一些形象中表达一种思想,在一个插曲中表达一件巨大的事变,在某一个别的人物中表达一个典型。”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鲁迅所刻画的人物所具有的代表性,典型性,以及时代性。鲁迅善于用平凡的生活,写出不同反响的作品,从他的小说人物中就能清楚的看到:孔乙己,单四嫂子,子君等等。通过对小人物缩影的描写刻画,反映“大家庭”的环境,使鲁迅小说的韵味愈来愈浓。
鲁迅不光在小说创作中是时代楷模,他的散文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野草》比起他的小说《呐喊》的尖锐、犀利,多了一丝温存,柔情与感动。鲁迅的散文是鲁迅用来回忆他生命中值得怀念的人与事。如果说鲁迅的小说是一壶烈酒,当酒流入身体,渗入血液,便使人热血沸腾,那么,他的散文酒好比一杯清茶,浓郁,清香,细细品下去,耐人寻味。他用细腻绵长的文字,真挚动人的情感,生动的把我们带入了他的回忆。记得《朝花夕拾》中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碧绿的菜畦里读书的日子,还有课桌上那个勉励自己的“早”字。记得对他疼爱有加,给他讲故事,送他山海,愚昧可怜而朴实善良的长妈妈,记得给他关心给他帮助的唯一不歧视他是中国人,对他友爱给他尊重的《藤野先生》。记得那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的,给他童年带来童真美好的少年闰土。它真实地记录了鲁迅从年幼到青年的生活历程,追忆过往的那些难以忘记的人和事,抒发了对以往亲友和师长的想念之情。鲁迅仿佛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世界一样,与那个冷酷万恶的旧势力绝缘一样。那个世界充满了爱也希望,是一个温暖明亮的地方。鲁迅就像是一个魔术师,总是在某一时刻给人带来新奇的事物。但鲁迅终究是鲁迅,虽然他的散文是淡然的,但他仍然没有忘记他的初心,肩负着民族的重任。仍有他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和憧憬:记载了鲁迅对弱小者的同情和对暴虐者的憎恨的《狗·猫·鼠》;批判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的《二十四孝图》;表现封建家长制阴影的《五猖会》;描绘迷信传说中的勾魂使者《无常》;揭露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实质的《父亲的病》;描写一个心术不正,令人憎恶的衍太太形象的《琐记》。《朝花夕拾》将往事的回忆与现实的生活紧密地结合起来,充分显示了作者关注人生、关注社会改革的巨大热情。正如他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曾经我总是在想,为什么我们要学习鲁迅那些“枯燥”的文章,为什么鲁迅离开的时间那么久,当时的中国与现在有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仍然有好多的名人研究鲁迅以及他的作品。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慢慢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对鲁迅的认识更加深刻的了解,明白了鲁迅就好比是一盏明灯,总是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鲁迅的精神就像好似燃烧的火焰,在黑暗中,给我们重新崛起的希望。每当我们绝望、无助、迷茫时,总是给我们最坚强的力量。这就是鲁迅精神。一颗星是一个人的灵魂,拥有不灭的灵魂的人,才会成为不朽的星辰。我觉得这便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鲁迅先生是一个很明确的人,他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存在的人,有救国的赤子之心,有敏锐的眼光和锋利的批判主义精神,敢于站在腐朽社会的对立面,用笔杆来唤醒麻木的国人,同腐朽的社会做斗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周家这位树人,身上凝结了何止百年中有志之士的精神与力量,他是中华五千年文化之中所有爱国之人、有心之士所凝聚而成的结晶,一束引领着中国青年向前,向着未来急速飞驰的强光。他在黑暗中用笔铺成一条走向光明的五彩之路,用纸垒成一堵排开黑暗的坚实之墙;他在困顿中用心中的利刃劈开一道道明亮的缺口,用手中的盾牌抵御一次次邪恶的反扑。他,鲁迅,是真正的革命战士,一位不朽的树人,一点不灭的光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