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2015-07-13周丽韫等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双元制教学模式

周丽韫等

摘要:本文针对佳木斯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实验、实践教学的实际和特点,将“双元制”和“双闭环”教学模式进行有效地结合,对这两种教学模式进行改进和创新,并做了有益的补充,提出了一种更适用于该专业实验教学的“双+”教学模式。通过对本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弥补了一般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促进和提高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技能、实践技能,并实现实践与职业规划相结合,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双元制;双闭环;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65-02

1 “双+”教学模式简介

“双+”即双元制和双闭环制。“双元制”教育模式起源于德国,是指通过学校与企业联合,使学生在学校接受理论知识教育、在企业接受职业教育和参与实践操作,从而培养即有专业理论知识又有专业技术和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的一种职业教育形式。它以岗位需求为目标,以训练职业能力为目的,通过行业主导,依托企业培训和学校教育,使教育过程和生产过程紧密结合[1]。双闭环制是指岗位学习交替,课内课外循环的双闭环教学模式,通过职业实践完成了课程间的阶梯层联接,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由于“双元制”和“双闭环制”教学模式主要针对的是职业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工作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在教学目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不仅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要学生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不是浅显的、表面的,而是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具有研究开发能力的理论依据。

2 高校实验课中存在的问题

实验和实践环节是高等院校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对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能力,增强学生不断学习和探索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2],也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整体素质。然而目前,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能从思想上真正地对实验和实践教学引起足够重视的不多,多数学校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式,缺乏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同一门课程的实验内容单一,相当多的实验是分组进行的演示或验证实验,学生照着现成的实验步骤,在同一时间用相同的仪器,使用同一种方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同一个实验,最后验证出同一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既不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方法的形成,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此,需要构建完整和相对独立的实验和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用结合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模式。本文结合佳木斯大学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特点、现有的良好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基础条件,将“双元制”和“双闭环”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弥补学生实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3 教学模式的改进与创新

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它是教师给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虽然课堂教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但这种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教学方法单一、枯燥,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并且不能充分地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使部分学生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因此,改进现有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3.1 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融合

自主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和获得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的习惯。但是现在多数学生都缺乏这种自主学习意识,等、靠已经形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无疑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成绩,对以后走向社会、就业都会产生影响。要改变这种教学状态,学校和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但主要作用在于教师。首先教师要扩充自己的知识量和相关知识的延伸,对拟讲授的课程要进行深入细致地研究,细化每个教学环节、实验环节,丰富实验项目,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其次教师要与学生充分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把握学生个性特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辅导,让学生对自主学习不抵触,乐于接受,学习变被动为主动。第三,丰富多种教学模式,提倡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教学中,体验教书的感觉,不仅提高了自主学习的效率,学生也得到了锻炼。我院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即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具体做法是在学期初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题目,与授课教师提前沟通,教师指导学生完成教学重点、难点的内容设计,学生自主完成教案及讲义设计。在准备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圆满地按计划完成讲授内容,课程衔接顺畅,不耽搁正常的教学时间。曾经有学生对这种教学方式提出过质疑,但经过实践,感觉非但没有影响正常的教学,反而对教学和学生学习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学生的学习效果很好,学生成绩大大提高,学习兴趣也越来越浓。

3.2 丰富多种答疑方式

现代通讯手段的多样化为教学也提供了许多便利,如QQ、E-MAIL、微信、易信等,使用现代通讯手段打破了以往的面对面的答疑方式,突破了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答疑操作。

3.3 实验实践项目与就业方向相适应

对于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来说,文理兼招,学生的就业渠道相对较广,如新媒体运营专员、新媒体运营、文案策划、网站编辑、网络推广等等。因此,实验实践项目的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生的就业方向来开展。但不同的学生兴趣点不同,专业特长也会有倾向,这就要求教师要合理地安排和设计课程的实验及实践教学大纲,以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首先,实验实践项目的设计要充分考虑整体学生的需求,也就是所有学生必须完成的项目,在完成整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前提下,再设计分层次的,分方向的、可选择的实验实践项目,学生在完成必修实验后,可以按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或与未来就业方向相适应的实验实践项目。学生的依照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和实践,乐在其中,在快乐中学习了知识,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在摸索中明确了努力方向,为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并尽快进入角色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3.4 项目建设与团队培养为目标

教育部早在2011年即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旨在促进高等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以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我校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并为大学生在校创业提供了资金保障。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呢?对于高等学校本科生而言,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关键。因此在实验实践教学中,必选项目尽量设计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涵盖所学内容的大项目,项目中的每个子项目是根据课程的进度逐层设计的,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成训练,到课程结束时,不仅掌握了子项目的实验方法,同时对整个项目建设也有所了解,为今后独立开展项目研究积累了经验。对于选修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择,教师则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推荐一名组长,汇总实验中的问题,传达教师的要求,组织实施。学生在进入实验室操作前首先要熟悉该项目的目的、意义,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项目的操作流程进行设计,完成设计任务书[1]。整个实验从任务书设计、完成实验到形成最后的实验结论,需要组内成员协同完成,需要团队合作与分工,有效地培训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今后更好地融入社会。

3.5 通过竞赛巩固

可以定期举办各类比赛,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去年,媒体与信息系在全校范围内成功地举办了一场名为“定格时光”的摄影大赛,在全校中取得了很大的反响。整个比赛从策划,宣传、组织到实施完全由学生完成,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予了相应的指导和帮助。这种竞赛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巩固所学知识,扩展学生的视野,更重要地是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4 结论

通过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弥补了一般实验教学中的不足,促进和提高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的学习技能和实践技能,为其他相关专业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也为学院进一步培养出高素质、高能力、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做了有益的实践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永刚,文景芝,韩文灏.农科类实验教学中“双+”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3(19):218-219.

[2] 邹友琴,钟茂生.浅谈高校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J].科技广场,2014(12):84-85.

[3] 李艳玲.我国借鉴“双元制”模式的实践与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9-18.

[4] 陆娴能.以“双元制”指导计算机课程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5):109.

[5] 于龙江,罗宇,孙淑娟,张璐,张硕,刘艳婷.“双闭环”管理系统提高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的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1(25):161-164.

猜你喜欢

双元制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德国高等教育的“双元制”理念及对高校转型发展的启示
德国工匠精神的文化基因分析
“双元制”模式在导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我对德国篮球的理解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我国职业教育现状及未来发展模式探析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