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在无痕
2015-07-13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究竟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才算是“好课”呢?对这个问题,可以说,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在实际工作中,我觉得一节“好课”应该是一种享受,其教学思路的每根线条清晰流畅,柔得似水;教学过程的每个细节准确到位,美得精致;课堂教学的每个设计朴实有效,无味中有味。只要有了这些不经意的点点滴滴,那么天籁之声一定会回荡在音乐课堂上。下面,笔者就从教学设计、教学语言和教学过程三方面入手,探讨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实现教学设计的精心之美、教学语言的精炼之美和教学过程的到位之美,从而让审美教育真正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一、设计要看似随意实则精心
曾听过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的一首三拍子歌曲《白云飘飘》时采用了“师生问好”的导入:老师说“小朋友好”,学生模仿老师说“老师您好”,乍一听似乎很平常、很随意。其实不然,教师在向学生问好时是按三拍子的节奏来说的,同样老师也要求学生模仿自己的节奏来说。在这看似随意的“师生问好”中渗透了三拍子的节奏特点,从而为歌曲的新授做了铺垫。可见这位老师设计之精心。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是完成音乐教学大纲所赋予的教学任务的关键。而学生的兴趣和欲望来自于教师严谨而周密的教学构思。尤其是精心设计好“开头”、“衔接”和“结尾”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像欣赏一首旋律优美的乐曲,观看一部引人入胜的影视片那样津津有味地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更能使课堂教学具有“磁性效应”。
强调了音乐课堂教学的三个环节,并不意味着其他环节可以忽略。音乐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很重要,它们是构成课堂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部件”,只有每个“部件”运转正常,才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语言要看似自然实则用心
1.具有明确指向性的提问语
教师提问的指向性要明确。如在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彝家娃娃真幸福》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导入时让学生听了一首熟悉的歌曲《娃哈哈》,想让学生的回答是“维吾尔族”,教师在提问时就不能问学生“刚才你听到了什么?”,给学生的范围太大,学生就自然回答成“小朋友在唱歌”或“歌词的内容”等。教师应该带提示地说:“刚才唱的是什么歌?是哪个少数民族的?”学生的回答自然就是“维吾尔族”。 然后顺利地导入到相关歌曲的教学。精练的语言可以不扰乱学生的思维,还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
2.充满文化内涵的过渡语
音乐是一种文化,音乐教育环节的安排应该具有文化性。也就是说,应该将所有的音乐活动纳入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下,让学生从音乐的视角去感受、了解、感悟、学习各地的文化,从而丰富精神生活,提高审美能力。因此,连接这些环节的过渡语也应该具有文化性。
三、过程要看似简约实则不简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摒弃以往教学中存在的教学环节流于形式、教学内容多而杂的弊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追求真实,即实实在在地教学生唱歌。在设计教案的过程中,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丝丝相扣,体现学生由不会唱,到会唱,再到唱得稍微好些的真实地学唱歌过程,这个真实地学唱歌过程虽然只有“三部曲”,看起来很简约,但各个环节要做到准确到位就不简单了。以下就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体会:
1.歌曲聆听要细致到位
课堂上让学生聆听音乐时教师要提比较合理的要求或者问题,这样将有助于学生提高聆听的效率和水平。如教师让学生聆听歌曲时不妨让学生仔细听听歌词是怎样的?让学生有目的地来听,他们就会集中一个关注的点,这个点越小聆听的效果会越好。学生就会努力地来听清楚歌词是什么了。例如在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的教学时,我在让学生听第一遍时让学生们听出歌中小朋友唱歌时常常用到一个什么词;听第二遍时让学生们听出这个词在歌中出现几次、出现在什么位置;听第三遍时让学生们听出四个“阿里里”的音高位置,并用手势比划出来。这样的聆听,学生的思维活跃了,想象丰富了,聆听的效率也就提高了。
2.难点解决要巧妙到位
(1)在游戏中解决难点
在游戏中解决难点是许多课成功的关键。一年级学生识字少,因此记忆歌词成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歌词,解决学歌中的困难乐句,我们可以采用“配音游戏”活动,借助于配音这一表现形式来示范、指导,帮助学生熟悉歌词,刚开始是老师唱孩子们配口型,等他们比较熟悉了,就交换一下,由他们唱,老师配口型。然后再逐步放手,从而循序渐进地引导孩子掌握。另外,“配音游戏”在节奏教学和音准教学上也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重点、难点。
(2)运用电教媒体解决难点
如歌曲《家家就是妈妈》高低起伏的旋律让一年级的学生很难把握好音准,老师则可借助多媒体出示形象的旋律线条图辅助学生唱好音准,也会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歌曲处理要恰当到位
如果一首歌始终用一种方法、一种形式、一种速度、力度演唱,唱个两三遍就会觉得单调乏味了。要唱好一首歌曲,除了音准、节奏准确,音色甜美,还要注意对歌曲进行恰当到位的艺术处理,才能更准确地表达歌曲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如在歌曲《小宝宝睡着了》中,就比较适合采用哼鸣伴唱的形式,使歌曲的形象更丰满、更有纵向的空间感,学生合作营造出的气氛令人动情,感情表达淋漓尽致。又如在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里,我采用了歌表演加伴唱的形式,请学生们手拉手围成圈,边唱边跳彝族舞蹈,在歌曲的衬词处还请四位小朋友手拿红色纸条边甩边说“嗨 嗨”来伴唱,学生积极踊跃,热情投入,配合准确,效果非常好。
音乐是美的艺术,而让美无痕是最自然的审美教育的方法。作为美的传播者,我们应勤于学习、不断探索,引导学生在自然力量的方法中不断获得丰富的音乐审美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音乐审美能力和审美创造,塑造美的心灵、美的人格。
【作者单位:苏州市吴江区八坼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