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的实践与探索
2015-07-13冯丙良
冯丙良
语文活动课是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设计、实施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培养其语文综合素质的语文教学形式。语文活动课既不同于语文基础课,又不同于课外活动。它主要以活动为载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和感知新信息,使学生热爱语文学科,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针对小学生年龄小、知识面窄、能力有限的特点,选择了一些生动的游戏、拼音识字比赛、说话等方面的内容,设计了一些生动活泼、针对性强、切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语文活动课。活动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语文学习能力。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活动课要将知识性、趣味性融于一体
布鲁纳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小学生都有好奇心强的特点,因而活动课要设计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活动内容,尽量采用生动、形象、直观的指导方法和新鲜有趣的活动形式,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看谁识字好》的活动课中,笔者设计了三项活动内容:①看拼音写词语,看词语选图片,用词说句子;②抓错别字俘虏。③与同音字交朋友。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平时所学的基础知识,是字、词、句的综合运用,蕴含着听、说、读、写训练。但如果组织简单,形式单调,势必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于是在活动形式上,笔者采用了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如:①读一读,贴一贴,说一说,写一写,演一演,唱一唱等等,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②学具多样化,富有刺激性。具体的有:图片、字卡、小道具等。③把竞赛引进课堂。总之,通过灵活多样的活动方式,让学生在比一比、玩一玩中发展兴趣,在愉悦的气氛里增长知识、丰富精神生活。
二、将活动课特点和语文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喜欢参加各种有趣的活动。主要原因是活动课方式灵活,学生能充分“动”起来。但语文活动课毕竟不同于体育活动课,它还担负着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的重任,还应根据语文学科特点设计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正确处理好语文活动和语文知识传授、语文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例如在教学《村居》这首古诗时,可以先开展学生放风筝的活动,然后让学生思考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写的是儿童在大好的春光里放风筝的生动情景)。在学习开头两句“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时,可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诗中放风筝时间和你放风筝时间一样吗?这两句诗描绘了哪些景色?你放风筝时的心情和作者一样吗?由于学生事先有活动体验,问题一提出,他们的脑海里就会自然而然呈现出生动有趣的放风筝画面:春天的时候,地上的小草绿,天上的莺儿飞,艳阳高照,烟雾迷蒙,杨柳枝条带着绿芽垂到河边堤岸上,仿佛在春天的烟雾里醉得直摇晃……整个活动中,学生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说,既体现了活动课的灵活性,又体现了语文课的知识性。
三、活动课要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活动课也不例外。如果活动中只有少数人在忙在动,大多数人成了“看客”,就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活动时教师要尽可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人人参与,个个都有机会。如:在《看谁识字好》的活动课中,笔者十分注意这一点。在第二项内容“抓错别字俘虏”的比赛中,可创设机会让全班学生都能参与改正错别字。做法是:把课前写好的四组错别字的字纸,按四人小组先动手改一改,然后每组再以“开火车”的形式到黑板上修改错别字。这样不仅人人得以参与,而且个个增强了“抓错别字俘虏”的意识。第三项活动内容与同音字交朋友,参加活动的学生找到了“朋友”后,再由他们领读词语,全班学生跟读两次。全部比赛结束后,让台上做游戏的同学与台下的同学一齐跳舞《手拉手做朋友》,并播放音乐。舞曲一响起便掀起了活动课的高潮。这样学生能愉悦地、自主地、独立地参与活动,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
三、寓思想教育于活动中
教书育人是教学的指导思想。因此,在活动课教学中也要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思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受到启发、感悟和教育。如:在第二项内容“抓错别字俘虏”比赛结束后,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些字为什么会写错呢?这时学生尚处在学习热情高潮之中,纷纷举手,响亮地回答:“写字不认真!”于是我就肯定地说:“对!写错别字的原因在于有的学生平时上课不专心,认字不清楚,写字时未从整体上看清字形,理解字义后就急于写字,这样就容易出现多点少横以及同音字、形近字互相混淆的现象。通过今天改错别字比赛,希望大家以后认真仔细,共同消灭错别字。”在放风筝的活动中,可以比一比谁放得快,谁飞得高,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这样进行思想教育,比较顺理成章,避免生硬的说教,易于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通过语文活动课的教学,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特别是学生参与学习的自主意识和对活动的组织能力得到加强,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学生上课更专心了,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沭阳县潼阳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