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代“架上”格局看“升学”教育
2015-07-13彭晓希
彭晓希
无意中翻看了贾方舟先生的一篇文章——《从当代德国艺术看中国架上绘画的生存空间》,使我感慨颇丰,作为以新写实绘画为研究方向、并是一名美术教师的我,由衷感谢贾方舟先生给予了我对自己专业的再认识与一直做下去的新希望,同时也产生了一些对以“升学”为主导的美术教育的思考:
一、传统精神在社会领域的复苏
综观近年全国的几场大型美展,登上全国舞台的大多数为反应社会问题小视角与民族精神的写实作品,大型历史题材展也在全国各地巡展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充分说明了尽管在当代气氛的不断充斥下,“规范”、“传统”、“写实”、“中华民族精神”这样的语汇仍然占有很重的地位,中国精神仍然被保留了一份净土。
在西方,经历了几个世纪变迁、反复的美术浪潮中,已经多元化了的架上艺术的复兴之路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波衣斯将美学与政治观点相结合,在欧洲重新燃起了人类的关怀;巴塞利兹无论在绘画还是在雕塑上,都赋予了原始的力度和摄人心魄的力量;基弗尔也一直在为重新振兴传统形式而努力着,而事实上他也确实把长期以来被认为是陈腐的传统形式带来了新的生命力,例如他描绘自然、描绘战争、从傲慢的新古典主义建筑中寻找意象,这些都真切说明了这些传统精神的复苏。
二、当代“升学”教育对美术的误读
然而在这样一种“架上”格局中,“升学”教育却表现出机械地“画”、漫无目的地“画”,或许有些目的,不过是升学而已,每每听到这些言论时,便使我不寒而栗,我们的美术教育是多么的“现实”。难道在这全球信息化进程中,我们所教授的“画”就仅仅被压缩到美术训练这狭小的空间中了吗?还是人们对“画”的思维就停留在这样一个表面的层次上了呢?
纵观当下学生,我们不指望他们会有波伊斯一样经历战争的遭遇,从而产生对生命的思考与表现的能力;也不指望他们能像巴塞利兹那样对生活周遭的表达与民族性格特征的塑造;更不指望他们会有基弗尔渴望唤醒记忆而改造自己的思想。我们只是不想看见我们的孩子是在被“批量生产”与“随波逐流”后还认为自己在追逐“艺术”。没有赋予精神的传授是机械的、是徒劳的、是更加艰难的。我们要让学生理解绘画、理解他们所做的事情的意义,才无愧于我们“教”的内涵。
三、思考建构“规范”升学的培养模式
克莱门特·格林伯格在《现代主义绘画》一文中最后说道:“我们的时代真正的艺术并不像连续性断裂的观点所说的那样。艺术仍处在连续的过程中,没有艺术的过去,没有对保持杰出性的以往标准的需求和迫切要求,像现代主义艺术这样的东西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1.建构“规范”升学培养模式的意义
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没有材料上的划分,面对如此纷繁的当代艺术,面对强大的传媒时代,要想使基础美术教育迈出闭封自首,依然保持光鲜,就必须做得更加精益求精。采取怎样的态度切入当代,如何对学生进行教育,是当代升学教育面对的最大课题。英国当代著名的艺术史家贡布里希在其著作《艺术史话》中认为:20世纪西方前卫艺术的最主要特征在于他们的实验性,“实验”是发展创新的原动力,把其先进性引入到教学中,使其具有“规范”,无疑是令人激动的。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举世瞩目,而经济秩序的不规范、滞后性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子受其环境影响,普遍存在浮躁心态,如何矫正,如何拨开“迷雾”使其真正回到艺术本身上来,这不但需要长期的思想文化的积累和储备,更要求教师的言传身教,因此建构“规范”的美术教育培养模式也是今天的必然要求。
2.遵循传统,“规范”升学培养模式的体现
没有艺术的精神内涵,学与教就无法达成共识,也就陷入了机械的临摹与背记之中。如何打破当前机械教育的僵局?笔者认为教者完全可以将各大美展、历史题材展中关于针对民族性、崇高、悲壮等有关民族精神的作品图片整理好,通过视像资料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以讲座、交流的形式进行教学。从图片中抽取构图形式、色彩的运用,主题思想等与绘画、历史、文学相关的联系,从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同样是画静物、画人物,可以通过展示作品:如莫兰迪的静物写生作品;如莫奈、塞尚的风景写生作品;如怀斯刻画细微的人物形象作品等,将“勤奋、和平、悲壮、自尊、崇高、民族自豪感”等词汇与“表现方法、构图、视觉冲击力、色彩、形式感、主题”等专业术语都能很好地联系起来,让学生们感到画的意义,从而指引我们对艺术规律与精神的探讨。再经教师正确的引导,在不知不觉中,绘画的要素和良好的价值判断就会渐渐融入学生的思维中。这样才能激发他们画的动力并告诉他们画的作用。在通过时间的积累与技术的训练,学生在思想上、文化储备上都有了一定基础后,才可能让他们“去其浮躁而沉雄、去其浮表而内省”,最后“直达人类情感的深层精神底蕴”。
从事教师行业的第一天起,让我记得最深刻的一句话是“先育人、后教书”。丰富了学生的精神内涵,才有可能丰富他们的知识内涵,否则知识便是过眼云烟,中国美术教育需要精神,并且在架上艺术仍有一席净土的格局下,富有精神的绘画一定有发展下去的可能性。
【作者单位:苏州工业园区方洲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