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效果分析
2015-07-12黄兴黎
杜 川,栗 蕴,黄兴黎,周 健,杨 凌
(1.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650000;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教育科,昆明650032;3.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科教处,昆明6131058;4.云南省医师协会,昆明650000)
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培训效果分析
杜 川1,栗 蕴2,黄兴黎3,周 健4,杨 凌4
(1.昆明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云南 昆明650000;2.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昆明理工大学附属医院教育科,昆明650032;3.云南省卫生计生委科教处,昆明6131058;4.云南省医师协会,昆明650000)
目的 建立一套系统的、完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做好2015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并为今后的培训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远程教学和集中面授的方法培训教师,再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参加住院医师培训的6家基地的380名教师进行课程的培训效果的调查,培训结束后进行相应的课程考核。结果 课程培训效果调查反映出培训效果显著,受训学员通过培训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得到提高,但职业道德素质方面课程有待加强。在培训课程的4项考核中,表现最好的为徒手心肺复苏,平均成绩(90.20±5.32)分;表现较差的为辅助检查结果判读考核,平均成绩(73.01± 10.05)分。结论 科学有效的师资培训体系,有助于带教教师找到更好的管理和传授知识经验的方法,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求,进而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质量,规范带教,达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质化目标。
师资培训; 医师; 卫生资源; 心肺复苏术; 在职培训; 质量控制
目前,世界各国把医学教育分为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和继续医学教育3个阶段,一位医生接受医学教育成为了一个终身学习的过程[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完成院校教育后,接受以提高临床技能为主的系统、规范的教育阶段,医学生成长成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由之路[2]。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应具备职业道德素养、专业思维、专业能力、教学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等5个方面岗位胜任力[3],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培训质量的主要因素有培训基地、专业基地与指导教师,其中带教教师是培训质量最为关键的因素[4]。作为一名合格的带教教师,运用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多年积攒的临床经验解决问题外,最重要的是规范地把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将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5]。因此,提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师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从课程的培训效果和课程考核方面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5年5月对参加培训的6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回收问卷380份,有效问卷373份,有效率为98.2%。培训教师基本情况见表1。
1.2 方法
1.2.1 培训方式 本次培训包括培训和考核。培训分为远程基本理论培训和集中面授培训,课程涵盖面广、内容丰富,针对性、实践性较强,其中远程基本理论培训由多个小节的学习构成,每小节学习后有相应的测验,在完成200学时学习后进行结业考核,考核通过才能继续参加集中面授培训。考核内容在相应的培训课程之后分站点进行,分别为徒手心肺复苏、教学查房、临床技能操作、临床辅助检查结果判读。
表1 培训教师基本情况
1.2.2 调查问卷设计 为反映课程培训效果,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了“课程培训效果调查表”。将培训课程内容分为非常有用、有用、没用3个等级,由培训教师根据课程对其帮助程度进行选择。课程内容包括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关政策的解读、基地认定的标准及实践,培训信息平台的使用,培训工作各学科专业的经验分享,培训组织管理、考核实施及考核评价体系的使用,医学与人文、对生命的态度,临床辅助检查结果的判读,如何做一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指导教师及参加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体会分享。在培训课程完成后,即安排相应考试,通过分数具体反映培训效果。采取独立填写问卷方式进行数据收集。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表示;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培训课程效果调查 本次师资集中培训班共开设21门课程,在培训课程效果调查中,依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师应具备的5个方面岗位胜任力。其中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常见超声检查结果判断、常见心电图判读、住院医师规范化多站式考核实施与管理等15门)相关课程满意度最高,有45.3%的学员认为非常有用,50.9%的学员认为有用;职业道德素质(医学与人文、如何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指导教师、崇尚生命)相关课程满意度最低,只有38.9%认为非常有用。人际协调能力相关课程虽未单独提出,但穿插在各考核环节。见表2。
2.2 培训课程考核 学员各项考核内容满分均为100分。4项考试中,表现最好的为徒手心肺复苏,平均成绩为(90.20±5.32)分,表现较差的为辅助检查结果判读考核,平均成绩为(73.01±10.05)分,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课程培训效果调查表[n=373,n(%)]
表3 培训考核成绩及分布情况
3 讨 论
3.1 完善培训课程,提高课程满意度 在培训课程效果的满意度调查中,专业思维和专业能力相关课程满意度最高,在最终的培训考核中,通过统计的考核成绩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师经过培训最终达到了优秀,说明培训取得显著效果。但另一方面,课程培训效果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职业道德素养相关课程满意度最低,说明随着医疗服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生不仅仅将医疗局限于理论和临床教学,更多的人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精神[6],对相关课程也由了较高的期望。同时,目前医患关系的问题日益突出,其作为最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7],也成为住院医师必须学习和面对的问题,与之相关的人际协调能力方面的课程也可以单独提出设立,增加医患沟通训练课程。
3.2 提倡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多样化 在课程培训效果的问卷调查中,学员普遍要求增加现场观摩和操作流程视频,可以将理论与实践更好地结合,又如崇尚生命这一课程,受训学员普遍认为与现实没有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由此说明学员对于课程的实用性关注较高。因此,在今后的师资培训中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多样性的教学方法,增强受训学员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培训教师均为经验丰富的医生,因此培训方法可以更加注重成人培训的特点,借鉴国外成人培训的经验,运用互动教学、小组讨论、自学、录像等方法完成教学,使受训者更好地参与其中,激发内在学习动力[8-10]。
3.3 继续推行培训的规范化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刚刚处于起步阶段,各个培训基地和带教教师对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我国医学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培养要求和标准还认识不足,师资培训工作直接关系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能否达到标准要求和培训目的。
因此,要不断完善师资培训的培训时间、内容、方式等问题,使教师通过培训班的学习,提高对我国及云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的理解和认识,严格按照培训标准和要求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确保云南省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同质化目标顺利推进。
[1]徐建光,张勘,徐铁锋.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的研究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11-17.
[2]石景芬,张乐莉,王星月.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现状及建立长效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9(9):697-699.
[3]梁志聪,王冬,曾志嵘,等.高校教务管理人员岗位胜任力模型的理论建构[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357-359.
[4]张乐莉,何剑.四川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师资培训实践[J].中国病案,2015,16(4):74-77.
[5]徐天士,方才妹,潘长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课程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5):62-63.
[6]贾文妍,景惠荣,赵桂秋,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医学人文教育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14,35(5A):80-83.
[7]张文娟,郝艳华,吴群红,等.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及对策[J].医学与社会,2014,27(4):44-46.
[8]王凤兰.成人教学特点初探[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增3):100-101.
[9]万学红,姚巡,卿平.从“温室”回归“自然”:成人教育学理论对医学教育的启示[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07,7(5):327-329.
[10]瓮学清,梁万年,郭爱民,等.以需求为导向的全科医师师资培训方法探索-模块教学的应用[J].中国全科医学,2004,7(24):1812-1814.
10.3969/j.issn.1009-5519.2015.23.055
B
1009-5519(2015)23-3656-03
2015-07-30)
云南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2013CB0300)。
杜川(1989-),女,云南昆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研究;E-mail:438011531@qq.com。
栗蕴(E-mail:Liyun0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