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2015-07-12丁志强
葛 炳,李 青,丁志强
(1.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000;2.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
新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中的问题研究
葛 炳1,2,李 青1,丁志强2
(1.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阿拉尔 843000;2.北京新禾丰农化资料有限公司)
红地球葡萄作为伊犁河谷种植的主要葡萄品种,近几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质优势较明显,但部分种植户却陷入了增产不增收的怪圈。本文在全面解析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规模的基础上,从生产种植环节、产后销售环节分析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发现,种植管理过程中病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农户不合理的用药施肥行为造成品质下降,农业环境污染加剧,成熟期果品销售困难,土壤板结等问题也都越来越突出。生产环节资源的合理配置、销售环节科学的贮运以及高品质产品是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高效发展的重要保证。
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
1 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概况
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种植主要集中在河谷西四县市(伊宁市、霍城县、伊宁县、察布查尔县),在全国范围来看,该区域具有优越的光、热、水、土自然资源,是我国较为理想的红地球葡萄种植区域,所有这些物候条件与红地球葡萄的原产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非常相似。并且伊犁河谷属于干旱地区,降雨量少,日照充足,部分指标优于国外著名的优质葡萄产区,非常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及品质的提高[1]。基于此,早在1995年由历夫伦引入伊犁霍城县种植,区域内生产的红地球葡萄可溶性固形物一般可以达到17%~19%,最高可达23%,最大单粒重可达23 g,品质极优,早在1999年伊犁红地球葡萄在昆明园艺博览会上获得金奖,最早种植红地球葡萄的霍城县莫乎尔乡被授予了“中国红地球葡萄之乡”的称号[2]。
伊犁河谷在1998年开始大面积发展,经过近20年的发展,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如图1所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4年,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0.93万hm2(含第四师)。在全国范围内来看,仅次于云南宾川的1万hm2[3],居全国第2位。种植区域主要沿国道312线与218线分布,形成了西起霍尔果斯口岸,东至伊宁县百石墩,贯穿伊犁河谷近200 km的红地球葡萄走廊,主要分布于伊宁市、霍城县、察县、伊宁县,近些年巩留县区域内的七十三团也有少量种植,年产值超过11亿元 (按照2013年平均收购价格来计算)。为当地老百姓增加收入,调整当地种植结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图1 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变化
伊犁垦区早在红地球葡萄2002年种植面积就达到了0.57万hm2,快速的发展使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跃居全国第1位。但由于2002年、2003年连续2年伊犁河谷出现了高温多雨与低温多雨的灾害天气,再加上当时种植技术不成熟,造成了红地球葡萄产量较低、品质较差,即使进入冷库进行贮藏的葡萄也由于品质不达标与保鲜技术的落后,大量贮藏葡萄腐烂霉变,种植户损失惨重,不少种植户开始“退园还田”,导致2003年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种植面积锐减,只有0.27万hm2左右。但随着灾害性天气的减少,红地球葡萄生长开始恢复正常,果品品质也开始逐渐提升,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出现供不应求的市场局面,红地球葡萄价格开始恢复并上升,种植户获益颇丰。不少种植户又开始大面积种植红地球葡萄,从而促使伊犁河谷种植面积在2004年开始又逐渐增长,到2008年已经增长到了0.70万hm2左右。
2009年伊犁河谷再次出现多雨、低温、霜冻的灾害性天气,导致成熟期的葡萄受灾严重,葡萄品质极低,不少种植户的红地球葡萄销售价格不足1元/kg,种植户损失惨重。经过2009年的灾害性天气使过热的红地球葡萄产业瞬间降温,直到2010年开始葡萄价格回升,种植面积才有缓慢增长,由于近几年价格的持续走高,种植户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到2013年种植面积又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直到2014年突破0.93万hm2。
2 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中存在的问题
2.1 生产管理环节中的问题
生产管理环节是红地球葡萄种植最主要的环节,也是决定产量与种植户收益的关键环节。但是从目前伊犁河谷的种植来看,生产管理环节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1 施肥用药的盲目性
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病害的防治上。“科学防治,预防为主”这是种植葡萄应该注意的,强调了预防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的种植户还是“见病喷药”,在症状未显现时不会采取任何措施,病害的防治没有形成科学、统一、规范化的管理。对病害的预防工作重视度不够,从而造成部分地块黄化病、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的大面积爆发,造成了难以挽回的损失。尤其是对黄化病的防治最为明显,种植户在展叶期的不重视间接的造成了后期黄化病的大爆发。其次是在肥料的使用上同样存在盲目性,葡萄正常生长所必须的17种元素,对于绝大多数的种植户而言,熟悉的只有大量元素氮、磷、钾,对于其他必需的中微量元素就知之甚少。所以在施肥的过程中也就难免出现了偏施氮、磷、钾肥,而忽视了重要的中微量元素的问题,也因此造成了葡萄品质与产量的下降。
2.1.2 产量控制的不合理性
“控产”对于红地球葡萄来说是提高品质的必要前提。树龄在3年以上果园,一般来说建议控制在1.2 t~1.5 t/667 m2,即使树势再好,肥力再足的果园,单产建议最高不超过1.8 t/667 m2[4]。而对于伊犁河谷地区来说,绝大多数种植户的产量都在2 t/667 m2以上,少部分种植户的产量甚至高达3 t/667 m2,大大的超过了树体的挂果极限,从而不仅造成了当年红地球葡萄品质的整体下降,而且对翌年葡萄树体的正常生长也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2.1.3 葡萄品质的不稳定性
近几年红地球葡萄市场已经在逐渐形成一种“优质优价”的局面,由于品质原因造成收益差异在1 000元/667 m2以上。进行分级销售,一级果与二级果的价格差都在0.8~1.0元/kg。果品品质几乎对种植户的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决定性的作用。然而伊犁河谷地区虽然具有优越的自然条件,果品较国内其他种植区域要好很多,但是近几年种植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不断地透支其优越的自然条件。由于水肥管理不到位以及部分种植户追求高产使用激素进行拉穗与膨大,从而造成了葡萄内在品质的下降,不少使用过激素膨大的葡萄耐贮性急剧下降,对果商鲜果贮藏造成极恶劣影响。不仅如此,种植户到目前为止并未掌握一套行之有效的提升葡萄品质的办法,造成葡萄的品质波动也较大。
2.1.4 机械化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红地球葡萄种植管理上管理工值占据了投入成本的50%以上,是种植户投入成本高的重要因素。在整个生产管理过程中,也只有喷药、施肥与葡萄入土部分工序可以实现机械化,并且由于机械化精细度的不同,对植保工作的质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由于喷药机械喷头雾化程度的不同造成了病害防治效果的不同。而要想减少用工,降低管理工值所占成本的比重,就只有提升种植管理的机械化水平,以此来降低种植户的投入成本,最终增加种植效益。
2.1.5 种植主体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种植主体素质的高低会对生产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都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素质的高低对于种植户接受新产品与新技术的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据统计,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种植户中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所占比例较低,绝大数只有小学、初中文化,还有部分文盲。而红地球葡萄的种植对于种植户的技术掌握程度与信息接收能力等素质有着较高的要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掌握病虫害、水肥等相关方面的技术,从而种出优质果品获得高效益。
2.2 产后管理中的问题
产后销售主要存在的2个方面问题,一是产后保鲜的问题,二是产后销售的问题,这两者都与产后的销售息息相关。
2.2.1 产后保鲜的问题
目前来看,伊犁河谷地区的鲜果贮藏设施在不断的完善,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观。2006年伊犁河谷保鲜库库容只有大约12 400 t,但是到2014年仅是伊犁农牧公司一家大型企业在建的与建成的保鲜冷库库容就达到了15 000 t,如果加上如雨后春笋般建成的小型冷库,伊犁河谷地区的总库容量应该已经接近甚至超过60 000 t。但是随着保鲜库容的扩大,相应的保鲜技术却没有成长起来,还是使用最简单的保鲜纸来进行冷藏保鲜。保鲜技术的落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的发展,使得成熟期的大量果品只能是简单预冷后就通过冷藏车运往内地进行销售,产季销较为明显。这大大缩短了葡萄产后保鲜增值的空间,使种植户的抗风险能力与收益都有所下降。
2.2.2 产后销售的问题
近几年伊犁河谷的红地球葡萄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不少果商都是提前支付定金进行预购,但是不少种植户却不能很好的信守承诺,收了果商的定金却又反悔的现象比比皆是,种植户的诚信度受到极大的考验。而一旦遇到诸如2009年、2014年类似的市场状况,种植户又苦于销售无门,这种混乱的销售常态就是伊犁河谷目前红地球葡萄的产后销售的真实写照。而要杜绝这种现象的发生,无非就是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市场氛围,即售者有信,购者有意。
对于品牌的创建与保护也同样存在一定的问题,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具有一定的品质优势,然而这种品质优势却没有很好的转化成一种市场优势,原因就在于对品牌的建立与保护的意识、重视程度还不够。虽然目前来看,伊犁河谷有伊成、建中等种植大户与合作社创建的自有品牌,但是这些品牌在消费市场却并没有什么影响力,究其原因有2点,第一,果商往往宣传自己的品牌,有意淡化了产地的品牌,第二,种植产地对自有品牌在消费地的宣传力度太小。这就需要产地的种植大户或者合作社能够联合起来,集中有限的资源用于创建与宣传品牌,或者可以与果商联合共同创建品牌,进行共同宣传与获取效益。
3 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3.1 改变施肥用药的不良习惯
目前来看,绝大多数种植户在施肥过程中基本上是农家肥、尿素、二胺、钾肥这些较为传统的肥料,葡萄正常生长所需要的有机肥与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入却很有限。基于此,在种植管理过程当中,种植户应该适当减少无机肥料的用量,增加有机肥的用量,提升农家肥料、微生物有机肥在施肥总量上的比重。改变单一的只重视大量元素肥料的施入却忽视了中微量元素肥料的施入,尤其是钙肥的施入应该增加。用药方面应该重视清园在防病方面的作用,有条件的应该尽可能的做到出土后与入土前各清园1次,彻底杀灭病菌。在葡萄的生长前期应该重视保护剂的使用,一般来说7~10 d用药1次即可。到生长的中后期应该重视治疗剂的使用,如有必要应该保护剂与治疗剂结合起来使用。任何药剂应该交替使用,每季的使用次数最多不要超过3次。
3.2 提高对土壤改良的重视度
新疆的土壤问题由来已久,诸如盐渍化、土壤板结等问题,这即与新疆本身的土质情况有关,更与不合理的水肥管理密切相关。红地球葡萄近些年出现的黄化病、树体长势弱、品质提升困难等都与土壤质量下降有直接关系,除要改变种植户不良的施肥习惯外,还需重视微生物菌剂的施用与酸性肥料的施用,逐步提升土壤质量。
3.3 引进其他种植区域先进的果蔬冷藏技术
采后保鲜是目前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乃至整个产业较为薄弱的环节。几年前由于缺乏冷库保鲜设施造成保鲜能力弱,而近几年由于大量冷库保鲜设施的新建,伊犁河谷保鲜冷库容量已经有了极大的提升,但是由于保鲜技术的滞后,红地球葡萄增值的空间非常有限。目前来看,急需引进国内外先进保鲜技术水平,并且能够在采摘、装箱、包装、入库、打冷等环节紧密的结合起来,每个环节的用时都应定量安排,做到无缝衔接,在入库前应该尽可能的减少果面接触与室外暴晒,充分保证入库前的果品品质,确保入库后万无一失。
3.4 提升品牌知名度,积极开拓市场
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需要种植户与果商联合起来提升自身品牌的知名度。伊犁河谷部分种植户已经意识到了品牌创建的重要性,不少种植大户或者合作社已经拥有了自己的品牌,诸如伊成、建中等品牌。但是已有的品牌并未能在消费地形成知名度,品牌的知名度只存在于葡萄采购商中。要创建有知名度的品牌,必须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充分与果商配合,在产品的消费地进行品牌的推广与宣传,让更多的消费者认可自身创建的品牌,从而逐步形成品牌的知名度,最终占领消费市场。
3.5 培育新型种植户或家庭农场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大量相关优惠政策,全力支持新型种植户与家庭农场的发展,当地有关政府部门应该鼓励符合条件的种植户向新型种植户或家庭农场转变,应该重视对新型种植主体的培育,各级有关政府部门应该在教育培训、认定管理以及扶持政策上给予支持。做为种植户应该充分利用国家的相关优惠政策,发展、提升自我,不仅在种植管理水平上有所提升,还需在自身文化素质、经营理念、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努力,争取为成为合格的新型种植户和家庭农场。
3.6 发展优秀葡萄专业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对于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的促进作用已经显现出来,伊宁县的仁信葡萄专业合作社自成立来不仅带动了当地种农民种植红地球葡萄的积极性,同时对当地种植红地球葡萄的水平的提升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尽管如此,伊犁河谷区域内的专业合作社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在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在优秀管理人才的引进,合作社内部管理,解决融资的渠道,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销售渠道的建设以及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六方面来进行自我完善,争取成为真正意义的葡萄专业合作社。
[1]宋雪梅.伊犁河谷红地球葡萄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农业大学农学院,2007:16.
[2]方之恒.伊犁河谷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研究[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15.
[3]徐歉,唐琴丽.宾川县鲜食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10):13-14.
[4]严大义.红地球葡萄[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015—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