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初中语文作文评改策略新构想
2015-07-12叶昌友
叶昌友
重庆市开县百里初级中学
师生互动,初中语文作文评改策略新构想
叶昌友
重庆市开县百里初级中学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评价手段众多,但很多评价方式过多的偏向理论层面的研究,缺少给予教师最为直接的操作性方法的指导。并且对于教师的作文教学并没有直接的帮助。本文将基于教学实践,努力建构一种易于操作实施的“评改循环过程式”作文评改策略。为初中作文评改提供一份参考。
“评改循环过程式”作文评改策略;传统式作文评改;过程性评价
一、绪论
在进行作文教学过程中,初步培养文学素养,文学素养是指一个人或组织的在文学创作、交流、传播等行为及语言、思想上的水平。需要强调的是,文学素养作为一个名词,它不仅仅是指“文学素养”水平高雅或低劣。文学素养相对于“文化素养”更具有具体性,一般情况下是指在文学领域,如诗歌、小说、评论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提高文学素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简单点说,通过阅读人类历史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条主要途径,但不是唯一。对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宽广的知识面,对历史、世界有一定的独立见解,良好的行为举止,都是文学素养的一部分。了解历史,阅读文学,品味哲学,学会分析社会人生,都是必须的。要做到这些,必须的前提就是通过初中语文教育,使学生具有初步的文学素养,使学生崇拜文人,渴望像文人那样具有极高的文学素养。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作文水平的提高,实际上就是语文素养提高的重要体现。然而长期以来,作文教学所存在的一系列缺陷与误区,大大地影响与阻碍了作文教学最终目标的实现。
从目前教学现状来看,多数作文课都是循着“写前指导”、“学生习作”、“写后讲评”的路子,基本由学生包写,教师包改,各司其职。尽管学生没少写,教师没少改,但成效却并不乐观。甚至使得许多学生对作文形成一种抵触的心理,不愿意写作文,导致作文越写越差,教师怎么评改都无济于事。作文成效不高的原因种种,有一点是不容忽视的——作文评改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传统意义上的作文评改主要包含了“书面评语”和“课堂评析”两方面。所谓“书面评语”是指教师在学生作文本上,针对作文的具体情况而做的评语式评改方式;所谓的“课堂评析”是指教师针对学生的作文所暴露出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分析指导的教学活动。这两种评价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初中语文作文评价的惯用模式。但是这两种方式并没有提高学生的作品水平。
所以,怎样有效提高教师作文评改的效率,便成了我所思考的问题。以此为推动,笔者尝试寻找一条切实有效的作文评改教学之路——“评改循环过程式”作文评改策略。
二、“评改循环过程式”作文评改策略的概念界定
“评改循环过程式”评改体系中的“评改”包含教师对学生进行“个体点评”、面向全体学生的“课堂评析”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自我修改”及“修改后点评”等方面的内容——这有别于一般意义上教师仅作“书面评语”式的作文评改方式;
“循环”是指整个作文评价的过程,即“个体点评-学生自改-课堂评析-修改后点评-个体总结”一个师生针对写作文体展开的循环交流式的评价过程——这有别于教师布置完一篇作文后,仅有学生完成写作任务而缺少总结反馈的单线式写作教学模式;
三、“评改循环过程式”作文评改策略的实施
“评改循环过程式”式作文评价策略主要由“个体点评-学生自改-课堂评析-修改后点评-个体总结”一个循环评改过程构成。各个环节都各成一体,却又环环相扣,彼此相连。具体操作如下:
“个体点评”的具体操作:
1、运用简要摘记每篇作文的优缺之处,即“摘记要点式评语”的方法以备分析。这一做法主要是针对传统作文评改过程中评改反馈时间滞后的问题而提出的有效解决策略。操作重点是:教师不必用过多的言语对文章进行评价,只需将文章的优缺点加以概括,分条摘记,作为以后“面批”时的参照即可。这样一来,使得作文的评改工作变得更加的简洁、方便而且十分具有针对性。
2、对所有作文进行“相似性问题分类”,将类似情形的文章分组、分类管理,以备讲评。这一环节关键在于教师要将出现类似或相同问题的作文,依次按类进行分组、分类整理,比如“中心不明确”“文章结构混乱”“人物刻画粗糙”等等。实际上这是对作文问题有效整理的过程,这将为以下的评改过程做好极为有利的组织准备。通过对学生的写作作文中出现的同一类问题进行归纳和分类,为的就是能够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使得评改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意识到自己作品中所出现的问题。
3、以“类似组次”形式同时向每组中每位学生当面指正,点明问题所在,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可操作作性修改建议。这一环节是“个体点评”的核心。教师应根据每位学生在作文中问题的不同而加以指点,通过直接交流,互相听取意见,寻找完善的有效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不但可以加强学生对于作文中问题的认识,并且通过与同组人的交流,使得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有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虽然之前已经做过类似问题的分组,但这里还是需要“同中求异”,要具体细化到每一个的不同之处。
四、总结
由于“评改循环过程式”作文评改策略弥补了以往评改体系中“批改时间过长”,“问题反馈性不强”,“教师对学生写作过程困难关注不够”,“缺少必要的反馈性评价”“忽视学生的自我总结反思”等缺陷,通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个体点评,使教师的评价指导更具可操作性;通过学生对各自作文细节问题的认识,并且找到了相关的解决方法,运用过程性评价修改的方式,使学生的写作更具有可指导性,和针对性,能够不断的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真正实现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发现问题,在评改过程中明确问题,在修改过程中解决问题,在反思过程中提升水平的终极目标。这就是本文研究的最终意义。
[1]王琪:《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0卷第3期
[2]刘景仁:《高等师范写作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第23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