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课中的情感渗透

2015-07-12潘燕

科学中国人 2015年23期
关键词:心灵情感音乐

潘燕

广东省茂名市第六小学

音乐课中的情感渗透

潘燕

广东省茂名市第六小学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如何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中传承良好的道德品格,保持心灵的宁静祥和,成为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有效的音乐教学形式,让音乐教育回归人本,更贴近生活,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情感教育!

音乐;情感;渗透

普通音乐教育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的音乐教育。

普通音乐教育不是让学生认识一两条音乐艺术规律,也不是学会一两种音乐技能,而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的兴趣和喜爱,提高音乐文化素质及审美能力,接受并创造音乐文明,进而使之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成为全面发展,身心和谐的人。①

一、加强学生素质培养是时代迫切的需要

日常中,有的人总把思想教育当作一项“政治任务”而进行生硬说教,显显得苍白无力,没有领会学生的情感,没有触动学生的心灵,根本无法真正达思想教育的目的。学生的情感和交往变得缺乏活力和真诚,相当部分的学生处于一种虚幻、模糊、麻木、迷惘的状态,社会上经常出现的一些“富二代”、“官二代”面对社会的五光十色,充满诱惑的世界而不知所措,“一切向前看”、“为了金钱不择手段”成了许多人的价值追求。当我们为某些学生在升旗仪式上的随意说笑感到失望,当我们听到学生在唱国歌时那松散无力的声音而感到无奈时,我们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的课堂教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持之以恒把德育贯穿于教学之中,激起学生的满腔热情学习,找到学生内心的共鸣,感动他们。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说过:“音乐教育是人的教育,对于一切,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的,而是精神的探讨。”在对音乐教育本质的认识上,最典型、最具有代表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匈牙利教育家柯达伊认为:音乐是人的心灵表现,可以发展人的情感、智力和个性,丰富人的内心世界,是每个人的精神粮食。

二、音乐课堂中的实践

(一)激情引趣,事半功倍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单调会让人乏味,丰富会引起人的兴趣。”②传统教育下的音乐教学,教师是活动的主角,课堂是老师导演的“一场戏”,学生是机械的学习者。课堂充满了乏味的音乐讲解,学生觉得像赶“鸭子上轿”不知所以然,因而不受学生喜爱。本该愉快的一节音乐课在学生的漠然与吵闹中开始和结束,教师在教学中感觉非常吃力,没有完成教学内容和达到教学目的,整个过程寡而无味,不了了之……

苏霍姆林斯基有段话说得很精彩:“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最隐蔽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语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在音乐活动中,我尽量把每一节的教学活动内容都设计得新颖、有趣,吸引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大胆参与。通过学习寻找春天,歌唱春天的歌曲《春风》、《春来了》、《春天在哪里》等感受春天音乐形象,体验春天到来的快乐心情,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学习与劳动相关的歌曲《剪羊毛》、《铁匠波尔卡》、《我爱我的小镰刀》等,学生在通过“听、唱、拍、跳”的音乐活动中了解劳动知识,扩大自己的生活视野,增加生活小常识,并对劳动产生兴趣,真正喜欢和热爱劳动;学习唐诗新唱歌曲《春晓》、《游子吟》、《悯农》等歌曲,通过诗、歌、画的完美结合,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加深审美价值和文化传承价值的体验。

通过多种丰富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达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喜爱的课堂,音乐成为学生心灵最美好的种子!

(二)趣味语言,快乐心灵

教学中,趣味性的语言能使人放松,给人带来欢乐,在快乐中学习。课堂上,我尽可能根据教学内容或学生的表现,适时改变自己的语速和表情,做到抑扬顿挫、快慢结合,善意的提醒在教学中既风趣又教育了学生,效果非常好。

如《两只小山羊》一课教学时,我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用唯妙维俏的语言对学生说:“清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鸟快乐地叫了,小草醒了,小白羊和小黑羊两个好朋友却发生了不愉快的事,它们在一座独木桥相遇,一个要到河东去,一个要到河西去,它们吵起架来……”学生被我唯妙唯俏的声音模仿和恰当的肢体语言吸引住,睁大充满童真的眼睛听我往下说,一节快乐的音乐课马上就开始了……通过歌曲学习学生认识到生活中互相礼让、团结友爱的道理。

课堂教学中,教师眉开眼笑,学生就会莺歌燕舞;教师柔情似水,学生就会情深似海。师生有了情感的碰撞,就会有共享音乐的愉悦,就会有心灵的快乐!

(三)多元教学,促进发展

优秀的音乐动画作品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接受多层次的审美教育,教学中我常常借助与教材相关的多媒体音画,从听觉、视觉、知觉几方面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掘、把握和表现对音乐的感受,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灵。

《歌唱二小放牛郎》是一首流传甚广的优秀叙事歌曲。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清新优美而又略带悲壮的旋律“牛儿还在山坡上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悠扬的民歌风味,讲述着一个动人的故事:放牛郎王二小,机智勇敢地把日本侵略军引进了我军的埋伏圈,敌人受到了惩罚,我们的小英雄却为人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歌曲是根据抗日战争时期放牛郎王二小的英雄事迹而创作的,歌曲寄托着人们对抗日小英雄的敬佩和怀念,歌曲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对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非常有利,使他们从小就能净化心灵,产生对抗日英雄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怀。教学时,我不仅要求学生能用歌声表现歌曲故事情节,而且希望学生能积极参与表演策划。我先通过多媒体课件把一幅幅醒目的彩图,犹如电影画面一一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享受欢乐,感受痛苦,愤怒地谴责,激情地歌唱……接着因势利导用提示性的语言引导学生用歌声表现歌曲跌宕起伏的情感。在课堂音乐剧表演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策划能力,引导学生从人物、演员、服装、道具等方面去构思,尽可能拓展的表演空间,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美妙的音乐世界,唤起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感,让他们感到劳动的自豪,生活的愉快,英雄的可敬可佩,他们的心灵在音乐的熏陶中受到净化!

通过优秀音乐作品学习,激励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增加他们的民族文化底蕴,感受到做一个中国人的骄傲,鼓励他们为民族的振兴和国家富强而努力学习,珍惜生命,努力学习,用自己的感恩父母,报效祖国!

(四)用心启迪,抒发情感

教师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在音乐教学中,我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创造表现,及时给与学生最生动最感性的的评价鼓励。如:“你唱歌真好听!”、“你表演很出色!”、“你的想像很丰富!”、“相信你会成为一位出色的音乐家!”……学生在游戏中受到老师的鼓励心情愉快,自信心增强,创造力更广!教师要鼓励学生敢想、敢问、敢说、敢唱。个别学生提的问题可能比较幼稚、单纯,教师不应该批评讥笑,而应该肯定,尽量不要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学生年龄比较小,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个别是留守儿童,他们常常不善于与人交往,有些胆小的学生还受到同龄人的欺负。课堂上闹哄哄,要进行愉快的课堂教学,谈何容易!个别顽劣的学生经常遭遇失败或批评,在学习中体会不到成就感,就自暴自弃。古语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要从心底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的爱,对他的尊重!包容学生的缺点,发掘学生的闪观点!作为老师,有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表扬的话语,或者一个微笑,都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只要我们用心启迪,就能通过爱的暖流开启学生的心扉。

歌曲《鲁冰花》是电影《鲁冰花》的主题曲,影片中讲述了一个乡村孩子古阿明的故事,他极具绘画天赋,但由于过早地失去了母爱,又得不到正常的父爱,还经常遭到父亲殴打责骂。极度的贫困使他严重营养不良,又因思念亡母过度忧郁,最后患病身亡。后来,他的作品《茶虫》在国际儿童绘画比赛中荣获一等奖,他的父亲悲痛欲绝、悔恨交加……教学中,我要求学生能认真听赏并跟唱歌曲《鲁冰花》,感受歌中蕴含的对妈妈的爱恋之情,并用歌声感恩父母,回报社会。

作为一名工作多年的教师,我始终深信,一次简短的谈话,一次及时的鼓励,一部触及心灵的影片,都有可能让人改变,从“沉睡中唤醒”,认清自己,指导前行的方向。为此,课堂上我多加关注,给予部分后进生尽可能多的关爱,行为上进行相应的规范教育,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通过“明星”榜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鼓励学生去努力实现幸福人生,

每一个孩子背后都有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每一段故事都可以编成一段动听的音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充分利用音乐独特的艺术魅力,恰当处理好教育与教学的关系,结合教学选择适当的教育形式,让学生在受到美的熏陶的同时,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以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有一位教育前辈说得很好,不求吹拉弹唱全能,只以情育人!假如通过我们教师的培养,每位学生都能热爱生活,懂得音乐,即使这位学生不会弹、不会唱、不会舞又何妨呢?孩子们通过音乐学习体验成功,一辈子都享受幸福成功的喜悦,那么这就是成功的教育!

注释:

①金亚文:《音乐教学审美功效研究》,《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版,P64.

②屠兰兰、罗迎春:《中小学音乐教育课题研究与文化文写作》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P131.

[1]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2]杜亚雄.音乐学论文写作教程[Z].西泠印社出版社.2010

[3]张连启.音乐教育教学经验[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

[4]《第一、二届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J]人民人民音乐出版社

猜你喜欢

心灵情感音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台上
唤醒心灵
音乐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