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初探
2015-07-12高俊红
高俊红
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地掌握知识。启发式教学方法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都有促进作用。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于学习材料的兴趣,而兴趣又是学生学习最实际的内部驱动力。”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开展启发式教学呢?以下是笔者的一些感悟。
一、在教学中加上精彩的导语
古人云“施教之功,贵在引导。”《论语·数而》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往的数学课堂大多是先安排一些与本节知识有关的旧知识进行复习,为学习新知识架桥铺路,使学生顺利理解新授内容。这样的导入太平淡,不能引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有学习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加入了精彩的导语。如教“分数化小数”一节时我是这样导入的:“请同学们任意说出分母在100以内的任意最简分数,老师可以马上回答你哪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哪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话一出口,学生的兴趣马上高涨起来,这时我又叫来一名同学让他用计算器检查是否正确,这样一来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出来了。再如教“比和比例”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一棵很高的数不用爬上树梢,你能量出树的高度吗?一座很高的塔不用上塔,你能量出塔的高度吗?这些导语的设计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二、创设适当的学习情境
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要培养学生的自身的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的有趣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让他们从具体的背景材料中去发现,去探索相关的数学问题。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把学生带到操场上,画了一个大长方形,学生站在长方形的四周,中间放一个脸盆,让学生投沙包,看谁投得准。投着投着,有的学生提出了意见:“老师这样不公平,离盆近的同学就容易把沙包投进去,离盆远的就不容易投进去。”这时我因势利导,启发学生大胆思考:“你们想用什么公平的方式,让大家都能投进去呢?”有的学生说:“我们玩过丢手绢的游戏,大家围成一个圆,每个人离盆的距离一样,就公平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了圆的问题,并在无形中找到了圆的一些特点。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借助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去感受、去尝试,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
三、加强了直观操作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多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探究,提高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一位教育家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如讲《圆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圆,并把它剪下来。由于还没学到用圆规画圆,所以一开始学生感到困难,但是很快就想出了好办法,他们用水杯底、透明胶带、碗底等圆形物体画出了圆。然后我又设计了折一折、找一找、标一标等操作环节,认识了圆的各部分名称及特点。再如教“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时,我先让学生找来长方体、正方体的纸盒,然后在课堂上通过摸一摸、看一看、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等活动,了解到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及侧面展开图,为学习表面积打下基础,这些经过亲自动手操作后得出的结论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卢梭曾说:“问题不在于交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教他研究学问的方法。”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把学习和探究的方法交给学生,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如教应用题时交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如从问题入手的分析法、从条件入手的综合法、画线段图分析法、找等量关系法等等。教计算题时我和学生总结出“一看(看特点)二想(想步骤)三计算”的“三步走”计算方法。教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时,教“转化学习”的方法;当新知识与原知识是互为相反关系时,教“逆推学习”的方法。学习方法的传授不仅使学生学的得心应手、兴趣盎然,教师也教的轻松自在。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设疑、激疑、启发质疑,正确发挥启发引导作用,促使学生积极地动手、动脑、动口,通过学生“学”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掌握新知识的过程中,达到乐学、会学,培养思维和发展智力的目的。从而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推进落实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张忠华.关于启发式教学几个问题的探索. 辽宁教育研究 .
[2]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6).
[3]鲁献蓉.对新的课程改革背景下课堂提问技能的思考.课程.教材.教法,2002(10).
[4]李劲松.探析数学课堂提问中的“关系”处理.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09(2).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