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的应变能力
2015-07-12郑秀红
郑秀红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同时还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可能会出现一些教师课前没有预设到的情况。教师要及时、正确、妥善地处理课堂教学中的偶发状况,将其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减小到最低限度。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要具备综合能力,只有具备了综合能力,才能对学生及课堂上发生的各种情况应付自如,才能令学生对你肃然起敬,处处以你为榜样。目前的课堂教学不再是死板的教与学,而是全方位教育学生,不但要教他们书本知识,还要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素养。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还要有高尚的情操,随机应变的能力。马卡连柯曾指出 “教育技巧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那么,教师怎样才能较好地掌握这种技巧呢?
一、深究教材
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 ,做到游刃有余、左右逢源 ,就必须潜心钻研教材 ,深入了解教材的教学要求、训练重点 ,每一课的知识点 ,要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进行哪些训练 ,进行哪些方面的思想教育等。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都和教材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问题只要细读教材就可找到答案;有的问题离教材较远,但也和教材有着某种联系。所以,只有精通教材,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才会胸有成竹,应对自如。
二、研究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各种突发问题 ,教师要积极开动脑筋 ,运用恰当的应变方式。
目光注视法:即教师用连续的、不满的、强烈的目光注视思想开小差的学生,并同时辅以皱眉等表情,使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已经被教师发现,促使其及时改正,将问题扼杀于萌芽状态。
身体逼近法:即教师将身体逐渐逼近行为不当的学生,就会使学生顿生警觉,从而停止不当行为。
短暂沉默法:当课堂纪律涣散,学生开始交头接耳时,教师可以适时沉默,这样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可以起到维持纪律的功效。
抛砖引玉法:当学生在学习中不能有效学习时,就需要教师使用此法。如在讲完《詹天佑》一课后,我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詹天佑,学生都是用爱国、认真、创新、一丝不苟、尽职等词汇来赞扬詹天佑。虽然对詹天佑的评价很中肯,但我总觉得缺少点什么,于是我进一步引申“当时在中国那样的情况下,面对詹天佑的杰出贡献,作为一个中国人,你还想点说什么?”没等我说完,一双双小手举得高高的,争先恐后地回答问题,甚至达到了连珠成串,精彩自成的境界,智慧的火花就这样生成了。
将计就计法:根据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情况,教师因势利导,利用课堂资源解决问题。记得我在教学生字“灯”字时,两名学生在我板书生字的时候,因为抢夺铅笔而争吵。此时此景,我告诉自己要镇定,看着黑板上的“灯”字我“计上心来”。 “大家看‘火原来有一个长长的捺脚(说着我便在黑板上写了个‘火字),当它在新字‘灯里面时,它的长脚就变成了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原来今天‘火交了一个新朋友‘丁,它们住到了一个田字格屋子里了。‘火对‘丁说:‘好朋友,这里有点挤,我把长脚缩回来就舒畅多了。‘丁对‘火说:‘谢谢你,你真是我的好朋友!同学们,你们觉得‘火字宝宝怎么样?”学生感受到了“火”字宝宝对朋友友好,懂得谦让。同时那两个学生也害羞地低下了头,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变换音量法:教师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语速的快慢和停顿来捕捉和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设悬激趣法:悬念经常会使学生心理产生求根问底的需求,因此当学生精神疲倦,兴趣降低时,教师可迅速调整授课角度,创设悬念情境,以此造成学生企盼、渴望的心理状态,以加强思维。如在讲授《小木偶的故事》这一课,熊警官相信了小红狐的话,将小木偶拎起来扔出去老远这一部分时,我提问:“狐狸以狡猾著称,熊又是正直憨厚的化身,为什么熊警官不相信小木偶呢?”这样就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兴趣,他们有的拿起课本,想从课文中找寻答案;有的互相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幽默反击法:针对个别学生的“责难性”问题、“攻击性”问题、“挑衅性”问题的刁难时,教师可以幽默地、体面地、不伤大雅地予以还击。还击时,发挥摧枯拉朽的威力,在笑声中揭露其行为或言论的实质。但辨析要准,并以不伤学生自尊心和人格尊严为前提。
移花接木法:即把课堂上发生的意外枝节,巧妙地嫁接在教学的主干上。如教师在讲《三衢道中》这首诗的“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时,一男生忘乎所以地学着黄鹂叫了两声,引起课堂一阵骚动。这位教师见了,坦然一笑说∶“某同学情不自禁地学起了鸟叫。这是因为受诗中描写的环境和作者思想感情的感染啊!可见黄鹂的鸣叫,对渲染环境、表达诗人情感起了很大的作用。那么,大家想想,在这黄鹂的叫声中,在左右绿荫相映的山道上,诗人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呢?”由于嫁接自然巧妙,不仅气氛很快缓和下来,而且同时让学生领会到在此情此景之中,诗人行走在三衢道上,不由得产生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三、加强自身修养
应变能力高的人往往能在复杂的环境中沉着应战,而不是鲁莽和紧张从事。在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遇事沉着冷静,学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应变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发散,经常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状况,甚至是意外,这与学生的年龄特征、身心发展及现代语文教学的高要求相吻合。作为语文教师要做到因势利导,对教学中出现的一系列的新情况迅速作出反应,果断采取措施,妥善处理,灵活自如地按照教育教学规律,机智有效地发现和处理各类问题。
教师本身就是知识的传授者,要想很好处理好课堂上出现的“变”,就需要教师除了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广泛的横向知识和技能。语文专业知识非常广泛,包括语言、文字、词汇、语法、修辞、朗读等方面的知识,再加上语文教材的时代性、知识的综合性和语言的技能性,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文化素养,才能在课堂上应变自如,机智地处理问题。
总之,教师如何处理课堂上临时出现的问题,如何回答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反映出教师应变能力的强弱,教学水平的高低。教师的应变能力,来源于对教材和学生的了解,来源于敏锐的观察力和思考力以及教学经验。教师要不断积累经验,发挥教学机智,因势利导地进行教学。教师只有提高了综合能力,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做到课程改革。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