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物理课后作业的设计原则

2015-07-12陈孟良

学周刊·下旬刊 2015年9期
关键词:适度性全面性趣味性

陈孟良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我校学生物理课后作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经过调查,反复研讨,提出物理课后作业的设计应该遵循“分层性原则、适度性原则、全面性原则、趣味性原则、巩固性和反馈性原则”。给出了一个范例,对于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分层性 适度性 全面性 趣味性 反馈性

课后作业是检测学生对课堂知识理解、掌握的程度,从而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改进教学和辅导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课后作业也是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初步实践,是促进学生思维、智力、兴趣、意志等方面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针对我校八年级、九年级各班物理课后作业设计形式单一,作业量和难度不符合学生实际、层次性不明显,趣味性不浓等问题,我们物理课题研究小组经过近半年的调查、分析、探索和实践,总结出物理课后作业设计必须遵循下列几个原则。现介绍如下,以供探讨。

一、分层性原则

分层性原则就是在设计物理课后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学科基础、学习品质设计布置不同数量不同难度的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认真研究学生的物理基础、学习习惯、操作能力,把学生分为优中差三个层次。钻研物理教材、物理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准确把握课程标准和物理教材的精髓,吃透每节课的重点、难点,设计A、B、C三类不同层次的作业,使优中差三类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时间内都能完成,能及时巩固、检测所学习的知识,使他们在知识和技能上都有所提高。

二、适度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所设计的物理课后作业数量适宜,难度适中,各类学生经过努力均能完成。这就要求我们课前多研究教材、教参,准确把握每一节课重点和难点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科基础,所设计的作业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口味,使他们乐于完成。设计作业量以二至三题为宜,让学生在20分钟到25分钟内能完成。若作业量过大过难,学生当天不能独立完成,必然导致中差生抄袭他人作业,就不能真实反馈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情况;若作业量过少过容易,则不能全面检测、巩固当堂所学习的重点知识,也不利于优生的发展与提高。作业设计的难度对于优等生以中等偏上为宜,中等生以中等难度的习题为宜,差生以巩固基础知识的简单题为宜,确保各类学生经过努力或小组讨论能够完成。

三、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物理课后作业设计的题型要全面。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和学情,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实际,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观察题、课外调查题、课外实践题都要巧妙设计,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学习各类题型的解法和技巧,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训练和提高。学生通过分小组完成观察题、课外实践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相互协作能力、综合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物理就在身边,物理知识随处可见,大有作为。

例如,在学习“运动的快慢”时,可让学生两人一组利用秒表和操场跑道测量自己行走和跑步的平均速度,写出测量原理、方法步骤和测量结果。在学习《凸透镜的应用》时,让学生二至三人一组观察并学习照相机、幻灯机的构造及成像原理,练习使用照相机照像,用幻灯机放图片。在学习“电功率”时,可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中一种用电器的铭牌,记下它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计算它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及电阻。在学习“能源”后,可让学生三人一组调查自己家乡所使用的能源名称及类别。

四、趣味性原则

趣味性原则是指在设计物理课后作业时,尽量取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或自然现象,取材于科学技术和社会实践,或学生能够亲自完成的小实验等,使各类学生通过完成作业,不但能够复习、巩固知识,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课的兴趣,培养学生乐于实践,勇于探索的能力。下面的习题趣味性较强,可供参考。1.同一个人行走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与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有何关系,试分析说明。2.用嘴对着手心吹气和用嘴对着手心哈气感觉有什么不同?试解释说明。3.举例说明金属和木材谁的导热性好?4.台风为什么能把房顶掀翻?5.在一个白酒瓶内装满水后,用拇指堵住瓶口,迅速倒插在水盆中,去掉拇指,在上提酒瓶的过程中(瓶口未出水面),瓶中水柱的高度有何变化?试用大气压知识解释此现象。6.用鱼叉对准你看到的鱼叉去,能叉到鱼吗?为什么?7.怎样判断你家的电灯是串联的还是并联的?8.为什么冬天可以看到人呼出的白气?9.试说明电风扇、电饭锅工作过程中能量的转化?10.霜、露、雾各是怎样形成的?11.观察自己家中的电能表,通过课本、询问教师或网络资源学习相关信息的含义,练习用电能表测量某一个用电器的实际功率。

五、巩固性与反馈性原则

巩固性原则是指物理课后作业的设计应全面、准确地巩固当堂所学习的重点和考点知识,以提高课后作业的实效性、针对性,不断提高教学效率。反馈性是指教师设计的物理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完成和自己的批改后,能准确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反映学生思维上的偏差和自己教学上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教学和辅导中及时查漏补缺,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在设计课后作业时,要研究教材、课程标准、考试说明,精选习题,分类布置,确保各类学生通过完成作业都能巩固、检测学过的知识,反馈自己的教学效果。

下面是我们设计的“运动的快慢”一节的课后作业,仅供交流探讨。

A类(优生完成)

1.两人一组试用秒表和操场跑道测量自己步行和跑步的平均速度。写出测量原理、方法步骤及测量结果。

2.一辆列车16时20分从西安出发,21时20分到达丹凤,已知西安到丹凤的铁路线长150千米,求这辆火车从西安到丹凤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一列长120米的火车以50米/秒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480米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

B类(中等生完成)

1.人步行的速度是5.4千米/小时,水流的速度是5米/秒,试问谁的速度快?

2.一辆汽车司机发现一个标志牌上标有“西大桥8千米,40公里/小时”的字样,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条件下,汽车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少需要多长时间?

C类(学困生完成)

1.速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的物理量,它的大小是用运动物体在_______内通过的路程来表示的。

2.速度的公式为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_____,读作_______,符号为_______。1米/秒=______千米/小时。

3.小明从家到学校用了6分钟,他家到学校的路程约为540米,求小明上学的速度大约是多少米/秒?

以上只是我们粗浅的认识,要形成完整的理论,指导初中物理课后作业的设计,需要广大物理教学工作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需要我们在以后的物理教学实践中反复实践,不断完善。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适度性全面性趣味性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游戏治疗在全面性发育迟缓儿童语言康复中的应用
信号全面性对雷达系统的影响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对教学的作用
浅析教师在幼儿区域活动中的适度性指导
儿童癫癎发作后全面性脑电抑制7例
财政供养人员规模适度性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中国如何走出储备“水槽”:基于 ARIMA 模型的外汇储备适度性分析
把握民生新闻趣味性的几点思考
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