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局部和远道取穴相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2015-07-11张贝贝赵望森任璐璐贾红玲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5期
关键词:风池昆仑椎动脉

闫 明,张贝贝,赵望森,任璐璐,贾红玲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250014;2.河南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450002;3.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250001)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颈椎病中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椎动脉受到压迫和损伤,最终导致局部脑血流量的改变。临床主要以眩晕、头痛及视觉障碍为主,多伴有恶心、呕吐、颈僵、颈痛、耳鸣等症状。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呈现出低龄化趋势,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工作[1]。笔者采用局部和远道取穴相结合治疗75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75 例患者均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针灸科门诊病人,于2013 年11 月~2014 年6 月收集,其中男34 例,女41 例;年龄35 ~65 岁。随机分为3 组,即项七针加后溪组26 例、项七针加昆仑组24 例、项七针加后溪和昆仑组25 例。3 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表1 3 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

组别 n 男 女 平均年龄(岁) 平均病程(年)26 12 14 45.88 ±11.09 5.28 ±2.56项七针加昆仑组 24 11 13 45.96 ±11.41 5.12 ±2.80项七针加后溪和昆仑组项七针加后溪组25 11 14 46.04 ±10.82 5.52 ±2.76

1.2 诊断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中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头痛,眩晕,耳鸣,耳聋,视物不清,有体位性猝倒,颈椎侧弯后伸时症状加重;X 线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CT 检查可显示左右横突孔大小不对称,一侧相对狭窄;椎动脉造影见椎动脉迂曲、变细或完全梗阻。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②年龄在35 ~65 岁之间,性别不限;③此次发病未经其它药物治疗;④能接受检测,保证配合治疗,完成全部疗程的患者;⑤非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20 岁;②颈椎病的其它分型;③排除高血压、低血糖、贫血及耳源性眩晕、眼源性眩晕、脑动脉硬化、椎动脉Ⅰ段、Ⅲ段受压所引起的供血不全、寰枢关节半脱位等疾病而致的眩晕;④不能坚持治疗或使用其他方法治疗的患者;⑤颈椎结核、肿瘤、椎管内占位性病变患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

2 治疗方法

2.1 项七针加后溪和昆仑组

局部取穴:风池(双)、天柱(双)、完骨(双)、风府。远道取穴:后溪、昆仑。操作方法:患者俯卧,充分暴露针刺部位,常规皮肤消毒,用1.5 寸30 号毫针刺入风池、风府、天柱、完骨、后溪、昆仑。针刺方向: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0.8 ~1.2 寸。风府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 ~1 寸,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天柱直刺0.5 ~0.8 寸,不可向内上深刺,以免伤及延髓。完骨斜刺0.5 ~0.8 寸。后溪直刺0.5 ~1 寸。昆仑直刺0.5 ~0.8 寸。诸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使酸胀感达到颈项部。每次治疗时间20 ~30 min,每天1 次,7 天1 个疗程,疗程间休息1 天,观察治疗2 个疗程。

2.2 项七针加后溪组

局部取穴:风池(双)、天柱(双)、完骨(双)、风府。远道取穴:后溪穴。操作手法、针刺方向及治疗疗程同项七针加后溪和昆仑组。

2.3 项七针加昆仑组

局部取穴:风池(双)、天柱(双)、完骨(双)、风府。远道取穴:昆仑穴。操作手法、针刺方向及治疗疗程同项七针加昆仑组。

3 疗效观察

3.1 临床观察方法

根据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医学科制定的《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中的评分标准,各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2 个疗程)2 天内采用CSA 症状与功能评分量表[3]进行评分,眩晕16分(眩晕程度8 分,频度4 分,持续时间4 分),颈肩痛4 分,头痛2 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 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 分,全表满分30 分,每项均分为5 个等级。固定一名医务人员进行评定并做好记录。

3.2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之诊疗标准执行。痊愈:眩晕及伴发症状全部消失,颈部活动自如,恢复正常生活;显效:眩晕及伴发症状基本消失或较治疗前症状明显减轻,无明显头晕等症状,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好转:眩晕及伴发症状减轻,在工作和生活上仍有不适,生活基本能处理;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病情反复,无法正常生活和工作。

3.3 统计学处理

3.4 治疗结果

3.4.1 3 组治疗效果比较 2 个疗程后,经Ridit 分析,项七针加后溪和昆仑组与项七针加后溪组、项七针加昆仑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结果显示项七针加后溪和昆仑组疗效明显优于其它两组。见表2。

3.4.2 治疗前后3 组症状及功能评分比较 经t 检验,3 组治疗前后比较,P <0.05,表明3 组治疗后患者的症状积分均得到改善。但项七针加后溪组与项七针加昆仑组治疗后比较,P >0.0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项七针加后溪组与项七针加后溪和昆仑组治疗后比较,P <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项七针加昆仑组与项七针加后溪和昆仑组治疗后比较,P <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表明在改善患者的症状的程度上以项七针加后溪和昆仑组为显著。

表2 3 组治疗效果比较 (例)

表3 3 组治疗前后症状及功能评分比较(±s,分)

表3 3 组治疗前后症状及功能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项七针加后溪组26 13.33 ±3.68 21.04 ±2.40项七针加昆仑组 24 13.15 ±3.41 20.92 ±2.42项七针加后溪和昆仑组25 13.44 ±3.47 26.34 ±2.40

4 讨论

古典医籍中没有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病名,其论述主要散见于“痹证”、“眩晕”、“颈肩痛”等条目。中医认为中老年人肝肾亏虚,加之劳倦、七情所伤,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代谢紊乱,从而产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而出现眩晕等症状[4]。现代医学认为,CSA 的发病机理主要表现在以下3 个方面:①颈椎间盘变性或突出、可直接压迫椎动脉导致脑供血不足;②颈椎节段性不稳对椎动脉周围的交感神经丝构成机械性刺激,使交感神经兴奋,椎动脉痉挛收缩,导致脑部供血不足;③由于血管弹性回缩力减弱,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椎动脉硬化性改变,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致病。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以眩晕、头痛、恶心等为主,严重时可至眩晕欲扑,不便行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是临床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5]。

根据针灸配穴的原则,笔者采用远近配穴法即局部和远道取穴相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腧穴处方配伍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指导,选取项七针(风池、风府、完骨、天柱)为局部腧穴。风池穴是治风要穴,作用为疏风清热、明目开窍,归属足少阳胆经,故能够治疗头晕头痛、视力障碍等;又因为肝胆相表里,故能够治疗肝风之眩晕等[6]。完骨为足少阳经与足太阳经交会穴,功善疏风清热、通络止痛,用于治疗风热之邪循经上犯头面颈项之疾,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眩晕、头项强痛等疾病。针刺风府穴具有醒神清脑、熄风开窍的功能[7]。天柱属足太阳膀胱经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经气之所发,功善散风清头目、通经活络、升清降浊,为治疗颈项疼痛之要穴。贾红玲[8]认为项七针有疏通经络、调整气血、清脑益髓、止晕定眩的功能。第1 组在项七针的基础上配后溪穴。后溪属手太阳小肠经,既是本经的输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根据“俞主体重节痛”的理论,后溪经脉循行经过头项部,故后溪可以治疗头项强痛、耳鸣等疾病。又因后溪通督脉,主一身之阳气。阳气充足,经脉通畅,则血液自然上行滋养脑络,故可治疗头晕、头项强痛等疾病。第2 组在项七针的基础上配昆仑穴。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理论。昆仑穴行于脊项部,针刺昆仑穴可调节颈项部气血。且太阳为巨阳,针刺昆仑穴可振奋太阳经气,使阳气上达以养清窍。第3 组在项七针的基础上配后溪、昆仑。临床研究证实,项七针加后溪、昆仑组无论在患者临床疗效还是治疗后功能评分上都优于其它两组。针灸治疗的机理在于缓解肌肉痉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而起到消除炎性介质、抑制伤痛信号的传导,最终使椎动脉的受压程度得到缓解和减轻[9]。因此,局部(项七针)和远道取穴相结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具有明显的疗效。

[1] 张永臣,贾红玲,郇海红,等. 项七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大兔模型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9):56-59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

[3] 王楚怀,卓大宏.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评估的初步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8,13(6):6-8

[4] 张旭.半夏白术天麻汤合丹参饮加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 例[J].河南中医,2013,33(11):1971-1972

[5] 李思余,吴亚军.电针配合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 例[J].河南中医,2014,34(10):2030-2031

[6] 杨文霞,时国臣,何风,等.针刺百会穴、颈后部腧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10):24-26

[7] 易红兵,孟凡辉,刘薇薇,等.电项针配合TDP 中药渗透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J].针灸临床杂志,2011,27(4):38-40

[8] 贾红玲.项七针与颈夹脊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观察[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12):1630-1631

[9] 杨向红,王彦青,高秀,等. 电针对神经痛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初探[J].针刺研究,2001,26(3):210-212

猜你喜欢

风池昆仑椎动脉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并发椎动脉损伤防治策略的探讨
我在南昌 你在哪
昆仑润滑油
跨越昆仑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彩色多普勒评价椎动脉走行异常的临床价值
抽动障碍儿童风池气池色泽与证型的相关性研究❋
超声诊断右侧椎动脉罕见变异1例
三种经典题型带你玩转勾股定理
基于数据挖掘对郑启仲小儿风池气池诊法经验的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