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松散回潮机双喷嘴加水技术的应用研究
2015-07-10曹珂步文泽
曹珂?步文泽
摘 要:松散回潮机是烟草工业制丝生产线上的主要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增加烟片的含水率和温度,提高烟片的耐加工性,使烟片松散,并改善烟片的感官质量,为后续工序输送温度、水分均匀的物料,其出口水分的稳定性决定了设备的质量控制水平。
关键词:松散回潮;出口水分;喷嘴
在烟草工业制丝设备中,松散回潮机的出口水分一般由进口端(前室)的喷嘴施加到烟片上加水量的多少进行控制,喷射角度往往决定了有多少水能够有效的喷射到滚筒内的物料上,当前的控制效果并不理想,出口水分的Cpk一般在1.0以下,通过优化松散回潮机前室喷嘴的喷射角度,并在松散回潮机后室的合适位置增加一个喷嘴进行补偿加水,对水分进行微调,从而实现提高松散回潮机出口水分控制水平的目的。
1.改进思路及措施
1.1计算喷嘴的喷射角度并加装后室喷嘴
图1烟片在松散回潮滚筒内滑滚路线及筒体的相关尺寸
筒体长度L=8.0m;筒体出口距不锈钢罩长度为0.65m。HH'弧长为烟丝运行过程中的集中区,H点为烟丝上升的起点,因筒体出口端均匀分布12根齿钉,可以看出H点与竖直直径的夹角为30度;H'点距筒体最底部高度L3=1.50m,喷嘴A距筒体顶部L2=0.435m。
设计思路:入口处喷嘴A喷射的雾化水落点覆盖烟丝轨迹上半部份,喷射中心为HH'弧上1/4处;出口端喷嘴B喷射的雾化水落点覆盖烟丝轨迹下半部分,喷射中心为HH'弧下1/4处。
图2 前端喷嘴A的角度计算
图3 前端喷嘴A的角度计算截面图
AC‘为喷射出雾化水的路径,设C点为雾化水最大雾化半径中心与烟片的交点;应满足C‘H弧长=1/4 HH‘弧长,以保证料液基本覆盖烟丝流的上半部分。
根据已知条件解三角函数,求得:烟丝在筒体内的集中区域为沿烟丝运行方向30°—125°圆弧面上,圆弧长度为1.57m。
在虚拟长方体中,AC‘为对角线,其长度即喷嘴最佳雾化距离长度,为3.17m;喷嘴A与水平面夹角为∠CAD',与竖直面之间的夹角为∠C'D'D
求得 AO长度=R-L2=0.95-0.435=0.515m;
E'D'=R×sin[β+(180°—α—β)/4]=0.93m,
AE'=AO-E'O=0.318m。
在△CAD'中:tg∠CAD'=C'D/E'D=3.01/0.93=3.2365
∴ ∠CAD'= arc tg3.2365= 73°
在△CDD‘中:
tg∠C 'D'D= C'D/AE '=3.01/0.318=9.4654
∴ ∠C'D'D = arc tg9.4654= 84°
即前室加水喷嘴为水平角度为73°,竖直方向角度为84°。
图4 后端喷嘴B的角度计算
出口端喷嘴位点B,B点垂直高度(距筒底)为0.855m,水平位置为距较近一侧水平距离0.53m,已知实测E'H=0.855m,即B点在垂直方向高度;R=0.95m,BG=0.53m(实测)
同理计算出后室喷嘴水平方向倾角为67°;竖直方向倾角=27°
图5 安装效果图
1.2 加水过程控制
改造后为保证后室加水系统稳定工作,首先修改松散回潮入口加水控制部分,将入口加水量改为改造前的80%,剩余20%改造后的后室加水系统进行补充,避免入口加水量過大时后室加水没有调节余量。
后室加水量根据通过出口水分、加水系数与烟叶流量计算出反馈加水量,当入口加水系统工作90秒后,后室补水系统开始工作(防止后室加水系统过早开始工作造成松散回潮机筒壁积水),当松散回潮机出口水分达到设定值-0.8的水分值后,出口水分反馈至后室加水控制系统,修正后室加水量,实现松散回潮机后室加水的反馈控制。
2 改进效果及总结
通过对松散回潮加水系统的一系列改进,提升了加水系统的均匀性,松散回潮出口水分Cpk由改进前的0.87提升至1.35,双喷嘴技术应用效果明显。
参考文献
[1] 赵锋.松散回潮机增加水分控制改造[J].科技资讯,2012,(7):70-70,72.
[2] 朱东风.影响松散回潮后烟片含水率的分析与控制[J].科技创新导报,2013,(21):94-95.
[3] 王鹏,刘华,曾建等.制丝工艺参数对主流烟气中氢氰酸含量影响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365-367.
[4] 邱光明,谭兰兰,汪长国等.制丝工艺参数对卷烟减害降焦的影响研究[J].湖南农业科学,2013,(1):101-104,114.
[5] 李楠.卷烟旋转滚筒式设备及其辅联的物理优化[J].硅谷,2012,(18):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