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运动解剖学课程满意度分析

2015-07-10朱启娥

卷宗 2015年1期
关键词:分析

摘 要:运动解剖学是高等院校体育各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对学生系统掌握体育生物科学知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调查湖北省某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满意程度,对讲授内容、讲授方法、课堂设计、实验教学、课堂实效性等进行了探讨,进而对某些教学环节提出了改进措施。

关键词:运动解剖学;课程满意度;分析

运动解剖学是人体解剖学的分支,是高等院校体育各相关专业的基础必修课程,其主要任务是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的影响,是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的最先修课程,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效果;满意度是心理学概念,是指个体对事物心理上的满足指数,通过评价分值的加权计算,得到测评满意程度的一种指数概念;学生课程满意度是指学生作为享受教育服务的顾客,将自己接受到的课程服务与自己的预期相比较,所产生的因满足而高兴或因未满足而失望的一种感受[1],学生对课程的了解情况,对教学的满意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该课程的积极性,也是学生学好该课程的保证[2]。文章通过调查湖北省某高校体育专业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的课程满意程度,旨在了解运动解剖学这门课程目前的优势与不足,发现学生对运动解剖学满意度的一般规律,以调整和完善课程的某些环节,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湖北省某高校体育专业2013、2012、2011级学生为试验对象,发放问卷进行调查,问卷内容主要涉及课的内容与讲课方法、实验教学等方面,回收有效问卷132份,有效回收率为88%,用SPSS13.0对问卷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关于讲授内容与方法

课程内容中,学生对运动系统(26学时)、呼吸系统(1学时)、心血管系统(8学时)的重要性比较认同,认为这些内容与运动实际联系多而紧密,对于解决运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很有帮助,也会经常用到,应作为运动解剖学的重要内容来讲,多数人认为应当适当增加这些章节的学时数,特别是动作分析一节的学时数更应适当增加,因为这部分内容难度较大,不易掌握,需要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做到灵活运动和融会贯通;关于人体的物质组成、内分泌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与感觉器官系统,在授课方法上存在与运动联系不紧密的问题,未能体现运动解剖学动态的特点,尤其是神经系统,多数受试者反映这部分内容抽象难懂,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太多,建议在内容的讲授顺序和讲授方法上进行调整,多采用模型或标本,通过列举运动实例以改进学习效果。另外,调查结果还反映出学生对本门课程知识点多,一些名词生僻晦涩存在畏难心理,在教学方法上要多做尝试和突破,以克服这些问题,学生建议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师生互动,认为这种形式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而且符合体育专业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点,课堂互动不但有利于知识的掌握,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

2.2 关于实验教学

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是通过看模型、认结构的方式,加深学生对人体形态结构的认识和掌握,如观察骨的形态和结构、关节的组成、肌肉的位置、起止点和功能、内脏器官的形态与位置等。本门课程的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其重要作用是学生公认的,但目前所用的模型存在严重的旧损现象,有些甚至存在结构错误等较严重问题,这些问题对实验教学的影响是受试者反映最多的,并且实验室环境、卫生等条件都会影响到学生上课的状态和心情。此外,目前运动解剖学实验教学中还没有体现运动解剖学“运动”或“动态”特点的教学模型,对于这种模型的研制与开发是运动解剖学教学工作者应着手解决的问题。

2.3 关于课堂实效性

运动解剖学是所有体育生物科学类课程的最先修课程,是体育各相关专业学生刚进大学就要学习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程时,通过课堂学习确实掌握了人体的组成、结构等知识,在教师的引导下,也能够和运动实践有所联系,但对这门课程的实效性感触并不深,随着对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才会逐渐感觉到运动解剖学的基础知识地位,有半数以上的受试者表示会自觉进行运动解剖学知识的再深造,对细节方面争取精益求精,并且做适度扩展,以更好地解决运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教师要时常鼓励学生提问、质疑、思考,并对学生的提问和质疑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鞭策,还有肯定其端正的学习态度,教师还应认真研究教材、细心观察生活、虚心体验运动,争取把每个知识点都放在运动实践和生活实践中去讲解,使每一次课都能帮助学生解决一些问题,解释一些现象[3]。

2.4 运动解剖学课程满意度的一般规律

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运动解剖学的实用性、多样化教学和互动的采用、知识点的针对性,以及教材的选择是比较看重的,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互动这一环节比较好,活跃了课堂气氛,知识点的针对性这一点也做的较好,通过这一环节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而对于运动解剖学的实用性和教材的选择这两点则不太满意,尤其是教材选择,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教材插图的错误,加强运动解剖学实用性和选择更高品质的教材是今后应改善的地方。对实用性、多样化教学和互动的采用、知识点的针对性,以及教材的选择四个方面进行强化和改进将有助于提高运动解剖学的课程满意度,同时,这些指标也可以做为教学管理部门评价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综上述,学生对运动解剖学课程的满意程度总体较好,课程实用性、教学方式、知识点的针对性、教材这四个方面可作为衡量这门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在学时数、实验教学等方面应做适当调整,以进一步提高本门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黄卫民.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的学生满意度调查研究:以沈阳师范大学《课堂教学设计》课程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1,(4):133—134

[2]李粉红,丁争尚,赵鹏军.高校学生课程满意度的统计分析-以《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2013,(6):33—36

[3]朱启娥.激发体育生对运动人体科学类课程学习热情的方法探析 [J].当代体育科技,2012,(25):36—38

作者简介

朱启娥,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人体科学。

猜你喜欢

分析
禽大肠杆菌病的分析、诊断和防治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经济危机下的均衡与非均衡分析
对计划生育必要性以及其贯彻实施的分析
GB/T 7714-2015 与GB/T 7714-2005对比分析
网购中不良现象分析与应对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100例分析
伪造有价证券罪立法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