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建文化身份认同空间

2015-07-10赵静

山花 2015年8期
关键词:达卡飞地孟加拉

赵静

本文将后殖民女性主义批评理论与文化身份认同理论结合起来,通过分析莫妮卡·阿里的小说《砖巷》中女主人公纳兹奈恩的文化身份建构过程,探讨了影响孟加拉裔英国女性移民文化身份建构的要素(家庭、族群、宗教、性别、生活空间等)及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展现了后殖民语境中女性文化身份的流动性、混杂性及异质性。

莫妮卡·阿里及“砖巷”的寓意

孟加拉裔当代英国小说家莫妮卡·阿里是近年来在英国文坛上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其作品以反映多元文化语境中的移民生活著称。阿里1967年生于东巴基斯坦(现孟加拉)达卡,父母分别为孟加拉人和英国人,幼年时随父母移居英国博尔顿,长大后入读英国名校牛津大学,主修哲学、政治学与经济学专业,毕业后曾从事过出版、设计等工作。36岁时,阿里发表了处女作《砖巷》(2003),此后又相继出版了另外两部长篇小说——《在厨房里》(2009)、《未讲述的故事》(2011)及一部短篇小说集《阿连特茹蓝》(2006)。《砖巷》出版前即成功入围布克奖,出版后荣获诸如“大英图书奖”、“《卫报》首作奖”、“W. H. 史密斯奖”等奖项,被《泰晤士报》《卫报》《伦敦书评》《纽约时报》等欧美主流报刊相继推荐为畅销书,得到英美文学界的高度评价。2007年《砖巷》还被改编为电影,由印度著名影星坦妮什塔·查特吉领衔主演,影片大获成功,阿里也因此备受关注,被著名文学杂志《格兰塔》列为英国最佳年轻小说家之一。在中国,《砖巷》也颇受文学评论界青睐,深受读者好评。

小说《砖巷》的主人公孟加拉女孩纳兹奈恩由父亲包办婚姻,18岁那年嫁给了一个从未谋面,比她大22岁,“长着张青蛙脸”的孟加拉裔英国男人查努。婚后,纳兹奈恩随丈夫居住在英国孟加拉人聚居的砖巷里的塔村,育有二女。起初,她遵照丈夫的安排每日待在有限的家庭空间里清扫、祈祷,做家务,延续着孟加拉传统文化的规训。在生活中她没有需求,更没有选择的自由。查努辞职后,为了生计,帮纳兹奈恩找到一份在家加工服装的缝纫工作,这为她在身体和政治上的觉醒创造了条件。通过情人卡里姆,纳兹奈恩认识了一些年轻的穆斯林兄弟姐妹,她的视野逐渐开阔,女性自我意识逐渐觉醒。在“砖巷”这一文化空间,纳兹奈恩用敏锐的目光观察孟加拉传统文化和英国西方现代文化,不断进行自我反思,从最初顺从、认命的“家里的天使”成长为主宰自己命运的独立女性。在小说结尾,丈夫以逃回孟加拉的方式避免种族歧视,而纳兹奈恩与两个女儿则选择留下,准备迎接生活的挑战。这是一部后殖民女性逐渐摆脱男权、族群、宗教束缚,发现自我、寻找自我,最终完成自我文化身份建构的小说。

砖巷位于英国伦敦东区,曾经是犹太人和胡格诺教徒的聚居区,现为孟加拉人聚集的生活社区。从文化地理学的角度来说,砖巷是一块典型的“文化飞地”。文化飞地通常是在移居国城市区域形成的由少数族裔移民聚居的物理空间,其文化传统和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周围的大环境,是一个悬浮在当地文化环境中的异质文化岛[1]。生活在文化飞地的人们往往来自共同的族群,拥有共同的故乡、语言和文化,因而对这个空间有着认同感和归属感。对于孟加拉裔英国人来说,砖巷就是他们在英国的家园,是孟加拉在英国的翻版。同时,砖巷象征着孟加拉传统文化与英国西方现代文化的融合。砖巷的塔村是孟加拉移民在伦敦东部的聚居地,这里没有白人的踪影,但作为伦敦多元文化大都市的一部分,塔村人必然受到白人主流文化的影响,因此砖巷里孟加拉移民形成了一种“第三空间”的混杂性身份。

从故乡达卡到“文化飞地”砖巷

从孟加拉(原东巴基斯坦)达卡区的迈门辛县到伦敦东部的文化飞地“砖巷”,家庭、社群及宗教在主人公纳兹奈恩的文化身份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纳兹奈恩所生活的社群里,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把认命、隐忍挂在嘴边。母亲听天由命的思想从她出生的那一刻起就一直萦绕着她。她出生后极度虚弱,而母亲没有带她去医院,反而把亲生女儿的生死交给了真主:“我们千万不能跟命运作对。无论发生什么,我都接受。我的孩子可不能浪费精力与命运作对[2]。”纳兹奈恩的姨妈在丈夫有了外遇后向母亲诉苦,母亲却流露出要默默忍受的思想:“我们只不过是女人,我们有什么办法?”姨妈也无奈地默认:“我还能做什么呢?[2]”伊斯兰教深深地印在了她们心中,她们深信一切都由真主决定,人,特别是女人,无须抗命。在达卡,纳兹奈恩遵循着孟加拉社群和宗教的规范,从未考虑过自我意识和身份问题。

纳兹奈恩婚后跟随丈夫来到伦敦东部孟加拉移民聚居的文化飞地——砖巷的塔村。“文化飞地是殖民主义与本土文化冲撞造成的独特的物理——心理空间,也是被殖民者本能地在陌生环境中寻求自身安全,确认自己的文化身份,保持自己文化传统的一种空间形象。在这类特殊的海外文化飞地中,蕴含了某个特定民族或族群的空间意识,折射出某种文化传统内的人际关系、宗教信仰和民俗风情。[3]”随着地理空间的转换,纳兹奈恩的人际交往圈逐渐扩大,思想渐渐得以解放,女性自我意识慢慢觉醒,并开始反思自我身份问题。

从静默到发声

父权制已深深嵌入纳兹奈恩的骨子里,她将男权思想内化于心。在达卡,她顺从于父亲的婚姻包办。当父亲想让她看看未来丈夫的照片时,她表现出对父权的盲从和认可:“阿爸,你给我挑选丈夫,挺好。我希望我能当个好妻子,像阿妈那样。[2]”在英国砖巷,她顺从于丈夫的安排,天天待在家里,做饭、洗衣、打扫,甚至为丈夫割鸡眼、理发、剪脚趾甲等。她毫无怨言,静静地接受着自己的命运,无条件地服从男性霸权。由此可见,纳兹奈恩早已习惯并认同了男性话语,认为女性本该依附于男性,没有发言权,应该是静默的。

然而,地理空间的变化为她重建文化身份提供了契机。在达卡,丈夫绝对不允许妻子工作,而在英国砖巷,丈夫查努失业后同意纳兹奈恩在家做衣服以贴补家用,他为纳兹奈恩之后的经济独立和自由选择创造了条件:“你做什么,我不拦你。现在我已经西化了。你嫁给一个受教育的人是你的福气。这可是一种好运气。再说,要是你在孟加拉,你是不会出去的,到这里来,你不会失去什么,只会增长知识”[2]。经济上她靠缝纫养育两个女儿,贴补妹妹,还偿还了高利贷,经济上的独立促使纳兹奈恩发现了自我价值。在重新建构完整的女性身份过程中,情人卡里姆发挥了重要作用,促使了纳兹奈恩身体和政治意识的觉醒。他引导她加入“孟加拉虎”组织,她的投票使卡里姆以一票优势胜出:“我给了他胜利。她觉得那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举举手,或不举手,她竟然能改变她一无所知的世界大事的进程。[2]”小说结尾处,当两个女儿问纳兹奈恩她们是不是必须跟父亲返回孟加拉时,她回答说:“我们决定该怎么办。留,还是走,那要看我们仨了。[2]”纳兹奈恩最终摆脱了男权、宗教、社群的束缚,发出了自己的声音。

正如英国文化学家斯图亚特·霍尔所言,我们应该把身份视作一种“生产”,它永不完结,永远处于过程之中[4]。在达卡,家庭、社群、宗教及男权的影响使得主人公纳兹奈恩将男尊女卑的思想内化于心,失去了自我。抵达英国砖巷后,文化碰撞为她开启了“第三空间”,帮助她重建自己的身份归属。纳兹奈恩从达卡到伦敦的身份一直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具有流动性。

后殖民女性不是一个同质的群体,内部差异较为明显,其身份建构具有异质性。纳兹奈恩与母亲、姨妈生活空间的差异造成了她们各自身份建构的不同。纳兹奈恩的丈夫查努毕业于孟加拉国著名的高等学府达卡大学英文系,这一教育背景决定了他不同于传统的以父亲和姨夫为例的孟加拉男性。纳兹奈恩和查努及卡里姆并不完全是对立关系,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

结 语

后殖民女性主义理论家钱德拉·莫汉蒂在其《在西方的注视下》(1984)一文中批判了白人女性主义的话语霸权,指出父权制不是女性受压迫的唯一根源[5]。在研究第三世界女性身份问题时,如果只把性别维度作为研究视角,强调男性中心主义,很容易造成男女两大性别的对立,陷入互相攻击的境地。在考察纳兹奈恩的文化身份时,我们只有综合考虑性别、宗教、社群、种族等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纳兹奈恩的文化身份建构问题。丈夫同意她做缝纫的工作,情人对她身体、政治上的引导,都不同程度地促进了纳兹奈恩自我身份的反思和重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当代英国流散小说研究”(12YJC752039)。

参考文献:

[1]Castile,George Pierre,and Gilbert Kushner,eds.Persistent Peoples:Cultural Enclaves in Perspective [M].Tucson: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1982:3.

[2]莫妮卡·阿里.砖巷[M].蒲隆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

[3]张德明.流散族群的身份建构——当代加勒比英语文学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34.

[4]Hall,Stuart.“Cultural Identity and Diaspora”[A]. Identity:Community,Culture, Difference [C]. Ed.Jonathan Rutherford.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90:222-237.

[5]Mohanty,Chandra Talpade. “Under Western Eyes:Feminist Scholarship and Colonial Discourses”[J].Feminist Review(Autumn 1988):333-358.

作者简介:

赵 静(1977— ),女,山东淄博人,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在读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西方文论。

猜你喜欢

达卡飞地孟加拉
孟加拉允许贸易商进口70万吨大米
洪涝造成孟加拉损失25.4万吨大米
全省首批南北共建科创飞地揭牌
『绿色海堤』扮美『飞地渔村』
孟加拉 难民
水上集市
泥石流
“飞地经济”起飞还需助力
着急回家
孟加拉船只“罢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