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芣(fú)苢(yǐ)说说古诗与学生写作的距离

2015-07-10文化

阅读与作文(初中版) 2015年3期
关键词:薄言古诗语文

本期论题

学生如何学习中国古代文化

嘉宾

孙立权:东北师大附中教师、吉林省写作学会副会长。

王帮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教师、吉林省编长春版语文教材编委。前一段时间,上海市小学一年级第一册语文教材删除全部8首古诗的事儿被炒得沸沸扬扬。

经典诵读在长春市的中小学中开展得相当广泛,好多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可以背诵120首左右的古诗,而且是相当流利的。张女士的女儿今年上小学三年级,按照学校的要求已经开始背诵古诗了,“我真的还不太清楚,孩子有必要费这么大的劲儿背诵这个吗?”她说。

张女士的不解也是很多家长都有的疑惑,这两天,记者找到了孙立权老师和王帮阁老师,一起聊了聊这个话题。

“近些年各地掀起了不同程度的国学热,作为普通语文教学工作者,我们也一直在思考,古代文化对孩子语文素养与语文能力形成之间应有怎样的联系。阅读张中行先生、周振甫先生的书你会发现一个共同的观点:古诗文的认读关键在于诵读,读书多了有了书底,书就会自注,你就懂了。老人家们是在用自己的平生所读告诫读者。”王帮阁说。

经典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记者:好多家长认为,让孩子死记硬背这些所谓的经典没有什么意义,那都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和我们现在的生活没有什么关系。

王帮阁:说到这,我想起了我学生写的一篇文章。我平日喜欢读读《诗经里的植物》,便越来越觉出《诗经》里的妙处来,从生活角度看,这些诗中的生活离我们似远而近。一次上课,给学生讲起了动词的抒情性表达,不觉地就想到了《诗经·芣(fú)苢(yǐ)》这首诗,诗人仅以简明的动词变化就把一个劳动场面写得欢快活泼令人难忘。说起芣苢可能很多人连这两个字都不认识,可是要是和你说芣苢就是车前草时,你是不是就会会心地一笑呢?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王帮阁老师讲完《芣苢》后,鼓励学生通过自然的认识与感受,表达自己的体会。

他的学生杨樾博很上心,在老师讲完之后,和爸爸去南湖公园认识、采撷芣苢,回家后加以品尝的经历写成一篇习作。

“孩子只是小小的初一学生,灵气、纯真、可爱,没用什么成人的关联与逻辑,但却本真地表达了生活。”王帮阁说。

芣苢的味道

深秋时节,大多数植物的叶子都渐渐地枯黄衰落,门前的树叶哗哗地响,风卷着枯黄的杂草,那些无辜的杂草被一阵阵狂风甩到墙头,唯独有它们,一株株芣苢,正在昂首挺立,一簇簇地在为人们奉献着绿色。

芣苢,即使环境再恶劣,它们也能快乐生长,它们是深秋中能够保持翠绿的植物,在自然界里生长的芣苢,也叫车前草,有牛舌草、车轮菜、猪耳朵棵子、五更草、田灌草等有趣的名字。

记得跟着爸爸到野外去采摘芣苢的情景。

看!在树林里,小路旁边,墙根,它们都在踏踏实实快乐地生长,那一副和善,让人有一种想靠近的冲动。

在深秋的野外,我能够轻而易举叫出名字的就是芣苢了。那卵圆形的叶子,一片接着一片,每片互不遮挡,就像大车的轮子,给人们展示更多的绿色,这也许是人们叫它车轮菜的缘故。绿绿的,那深而明晰的叶脉,记忆着芣苢一生的沧桑,因为只有它能够在寒秋保持着绿色,和自然亲近,受大自然的养育,和大自然和谐相处,这就是芣苢。

品味芣苢,终需轻轻地去摘,细细地去品。采撷盈兜,乘兴归家,细细地漂洗,再用慢火轻煲,盛在盆钵中,欣赏翠绿盈瓯的雅趣,饱享那一缕缕清新、一缕缕甘甜,芣苢之趣尽可在我甜美的梦中荡漾开来。

芣苢的一生几乎都在奉献。在深秋为人们奉献着充满生机的绿色,种子可以清热解毒,那一年又一年,周而复始,默默地奉献着。其实人生就和芣苢一样,经历了千辛万苦之后,最美好的就是奉献,虽然心中会涌出一丝丝的悲凉,但是最后转悲为喜,因为学会了奉献,就像芣苢一样默默地生长,同时也在为别人无私的奉献,不求回报。

品尝芣苢,那就是奉献的味道。

王帮阁:看了这些,你还觉得经典离我们很远吗?

孙立权:读经典也难也易,就看怎么读。

如果把经典当成文物,与现代阻断,把自己古代化,经典就难懂。但如果把经典当做现代新书,把古人现代化,经典就不难懂。

什么两千年前的话,一百年前的话,经史子集里的话,都当成今天的话,把经典看做包含各种含义的符号,读者用自己的密码表去破译经典,经典就容易读了。

从理解到运用还有很长距离

记者:老师,很多人都觉得学了这些古诗、学了这些经典根本就用不上啊。

孙立权:我20岁时读过屈原的《涉江》,特别喜欢“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两句,这两句的字面意思、内在含义我也都自认为懂,但我从来没在文章中运用过这两句诗。直到从教19年后,有一天我要表达对语文教学的感情时,忽而想到这两句诗并郑重地写下来。我觉得没有其他的语言能比屈原这两句诗更恰切地表达我对语文教学长久不衰、矢志不渝的热爱之情。———这就是说,我20岁时理解的两句话,45岁时才被我运用,其间相隔25年之久。可见,从理解到为我所用可能还有很长的距离。特别是语文上的事儿,常常需要时间和阅历的积淀,常常需要等待,甚至是漫长的等待。

记者:老师,您的这段话,让我想起了一段龙应台阐述文化是什么的文章。有一天台北演出“四郎探母”,她特别带了85岁的父亲去听。同去的人多是中年的儿女们带着坐在轮椅上的老父亲。龙应台的父亲这样的老兵,16岁在去市场的路上碰上国民党招兵,就随着去了。此后七十年,再不曾见到来不及道别的母亲。当四郎跪在地上对母亲痛哭失声:“千拜万拜,赎不过儿的罪来”时,老人家泪流满襟。而一同看戏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及老人们的儿女们都有一种莫名的默契,她在文章里写道:“中年的儿女们彼此不识,但是在眼光接触的时候,沉默中仿佛已经交换了一组密码。”

这是遥远的10世纪时的事情了,但一样可以引起大家的强烈共鸣,并找到了和自己有相同心理感应的人。语文上的事儿,确实需要时间和阅历的积淀。

王帮阁:

对于我们中小学的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是抓住学生们的记忆黄金期,尽可能多地接触我们民族遗留下来的经典,即使不能成诵,哪怕读读也好,习染多了也会有些亲近。

猜你喜欢

薄言古诗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热情的劳动颂歌
“拟古诗”之我见
《周南·芣苢》
王力《古代汉语》中“薄言”注释的商榷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乐观豁达的好植物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