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5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成功召开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发展全解析

2015-07-10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常务副秘书长吴学松

建筑机械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工业化装配式现代化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常务副秘书长 吴学松

2015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成功召开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发展全解析

CBCI Annual Conference 2015 held successfully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常务副秘书长 吴学松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主办的2015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于2015年10月22日至24日在中国建筑之乡——江苏海门隆重召开。本次年会主题为“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与发展”,由建筑工业化领先企业——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中南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协办。

当前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现代化进入了重要发展机遇期,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已经成为了建筑业关注的热点,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为适应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指导和帮助建筑设计、生产、施工企业了解和掌握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构件生产与现场施工技术,进一步提高预制建筑施工质量及效率,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2015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聚焦“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与发展”。会议邀请了政府主管部门、中国建筑学会等领导出席会议邀请了装配整体式建筑研究、设计、施工、构件生产等业内专家介绍相关政策和发展趋势、分享经验,共同研讨如何改变传统设计习惯、施工方式适应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大会共安排13位专家做主题报告或技术交流报告。

2015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是本年度建筑工业化的一次行业盛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叶明、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顾勇新、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纪迅、海门市副市长施渠平、南通市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建筑工程管理局局长沈卫星、合肥市政府住房管理局住宅产业化中心主任张大传等领导出席会议并致辞或发表演讲。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工毛志兵,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黄强,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建研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副院长刘子金,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龚剑,北京住总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杨健康、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甦,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祖新,江苏中南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侯海泉,河南土木建筑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泉,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叶浩文,中建三局总工程师张琨,中建四局总工程师令狐延,中建七局总工程师焦安亮,及国内主要建筑施工企业技术人员等230余业内精英出席了会议。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子金在“积极发挥学会作用 助推建筑产业现代化”为题的建筑施工分会2015年会工作报告中指出“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建筑是新型建筑工业化的重要结构形式之一,是当今世界建筑业发展之潮流。住建部和各级政府纷纷出台文件和支持鼓励政策,使预制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先后批准了11个产业化试点城市、56个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全国新建预制构件厂近60家,至今实施预制装配整体式施工的建筑面积已达数千万平方米。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一些瓶颈问题,如预制构件生产企业任务不足,建筑成本偏高,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设计施工一体化问题、预制构件生产与市场销售的监管问题、现场预制与装配施工质量控制问题等”。

本次会议总结发展经验,直视存在问题,深入交流了国内外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前沿技术和研究成果,总结了装配化施工关键技术、构配件生产技术与设备研究成果,对推动适合国情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成套技术,提升建筑工业现代化技术水平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是分会工作职责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工程师 毛志兵

建筑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是新常态下建筑业关注的共同话题,如何创新发展才能实现建筑业企业的提质增速?国际建筑业的发展趋势告诉我们,中国已到了加快推进建筑工业化的重要历史时期。建筑工业化是克服传统生产方式缺陷、促进建筑业又好又快发展的主要途径。新型建筑工业化是建筑业传统模式和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是建筑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是建筑行业提升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2014年以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北京、上海、河北、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深圳、沈阳等30多个省、市纷纷出台鼓励性政策,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常务副理事长、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黄强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建研院建筑机械化研究分院副院长刘子金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龚剑

北京住总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杨健康

中国建筑学会副秘书长 顾勇新

同济大学现代预应力/预制结构研究室主任 薛伟辰

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 李晨光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居住建筑事业部总工程师 张守峰

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丰

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彦军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思达建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郝志强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施工分会理事长、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总工程师毛志兵在2015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开幕致辞中指出:对于装配式建筑,特别是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我们国家过去几近停滞了二十年。近三年,特别是去年以来,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在全国的发展形势非常火爆,大有席卷全国之势。好的一面是,这股热潮大大地推进了工业化建造技术的研发投入,促进了预制构件厂建设,为进一步发展工业化提供了基础,也促进了我们对目前设计与施工分离的体制弊端的反思,加快了建筑业改革步伐。

大力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目的我们永远不要动摇,这不仅是政府的号召,而实实在在是提升我国建筑业发展质量,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然途径。新型建筑工业化不等同于装配式建筑,更不等同于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像搭积木一样造房子”的全装配式建筑是工业化建造的“极致”和“特例”。装配式建筑技术的研发和应用能够有效地推进工业化建造技术整体水平的提升。但我们同样要注意,对不同类型建筑,施工技术和手段的适用性是一个非常关键和重要的问题。我们“不能为了装配而装配,不能为了工业化而工业化”。在装配式建筑研发和示范方面我们要勇攀高峰,提供各种可能的技术手段和解决方案;在工程应用上,我们要慎重选择,要采用符合工程实际,适用、好用的技术组合,实现业主、企业和社会的共赢。

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建筑业的客观发展规律,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相关技术研究储备不足,研发和工程经验还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部分地区发展过热,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片面追求装配率等错误指导思想;很多装配式项目存在造价过高,工期长,质量没有保证等种种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急需开发符合工业化建造思想的各类新型高效的工业化建筑体系,并系统解决其设计与规模化工程应用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有需求就有创新,群策群力,协调创新,解决建筑领域中的技术问题,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是中国建筑学会工作的职责。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大力发展为我们建筑施工领域的科技工作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进路径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 叶明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处长叶明在“建筑工业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报告中,分析了建筑产业现代化背景与状况、建筑产业现代化内涵与特征、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现阶段发展面临问题与对策。

叶明认为,建筑工业化不等于装配化,也不等于传统生产方式+装配化,用传统的施工管理模式进行装配化施工不是建筑工业化。新型建筑工业化需要创新发展模式,整合优化整个产业链上的资源,解决设计、制作、施工一体化问题,使其发挥最大化的效率和效益。在建筑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多种发展模式并存,目前有以下几种模式:以房地产开发为龙头的资源整合模式;以设计、开发、制造、施工、装修一体化建造模式;以施工总承包为龙头的施工代建模式;以工程总承包(EPC)为龙头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建筑工业化更提倡EPC即工程总承包模式。

装配化施工中的核心在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两个层面,特别是管理层面,工业化运行模式有别于传统形式。相对于目前层层分包的模式,建筑工业化更提倡“EPC”模式,即工程总承包模式,确切地说,这是建筑工业化初级阶段主要倡导的一种模式。作为一体化模式,EPC实现了设计、生产、施工的一体化,使项目设计更加优化,利于实现建造过程的资源整合、技术集成,以及效益最大化,才能在建筑产业化过程中保证生产方式的转变。通过EPC模式,能真正把技术固化下来,进而形成集成技术,实现全过程的资源优化。

新型建筑工业化推进路径:要处理好全面推进与重点发展的关系。目标不仅是建设数量,而重点是培育企业能力。要从实际出发,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逐步推进,协同发展的路径。

点:要建立一支专业化的、协作化的建筑工业化的工程总承包队伍。在研发设计—构件生产—施工装配—运营管理等环节实行 一体化的现代化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

面:通过建立这支专业化队伍的探索和实践,来影响和带动全集团乃至全行业的发展。

现阶段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第一,做好顶层设计。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要理念一致、目标一致、步骤一致,要从全局的视角出发,对各个层次、各种要素、各种参与力量进行统筹考虑。国家层面要进行总体架构设计,做好总体规划,不是简单喊一个口号,应出台指导意见。各地政府应在制定推进政策、措施的同时,要结合市场条件,适度引导企业合理布局,循序渐进,不可盲目跃进,一哄而上。

第二,建立协调机制。建筑产业现代化涉及多个行业以及科研、设计、开发、生产、施工等各个环节,是系统性工程,覆盖建筑的全产业链、全过程,产业链长,系统性强,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及,更不是有的部门抓“住宅产业现代化”,有的部门抓“建筑产业现代化”。建议要加强宏观指导和协调,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统一调动各方面力量,统筹推进,协调、有序发展。

第三,重视管理创新。建筑产业现代化有两个核心要素,一个是技术创新,另一个是管理创新。在推进过程中往往我们更多地注重了技术创新,忽视了管理创新,甚至有的企业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开展技术创新并取得一定成果,然而在工程实践中运用新的技术成果仍然采用传统、粗放式管理模式,导致工程项目总体质量及效益达不到预期效果。现阶段管理创新要比技术创新更难、更重要,应摆在更高的位置。

第四,培育企业能力。企业是主体,没有现代化企业支撑就无法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当前,建筑产业现代化处在发展的初期阶段,企业的专业化技术体系尚未成熟,现代化管理模式尚未建立,社会化程度还很低,专业化分工还没有形成,企业在设计、生产、施工、管理各环节缺技术、缺人才、缺专业化队伍仍具有普遍性,市场的信心和能力尚未建立。因此,能力建设显得尤为重要,能力建设的重点是培育企业的能力,包括设计能力、生产能力、施工能力和管理能力。

第五,树立革命精神。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生产方式变革。这种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将对现行的传统发展模式带来冲击,整个行业也将带来一系列变化,可以说建筑产业现代化是建筑业的一场革命,整个建筑行业将面临新一轮的改革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拿出革命精神和勇气去面对改革发展和由此带来的一系列挑战。

总之,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任重而道远。需要各方面支持与配合,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必须要在技术集成能力上取得新突破,在创新管理模式上取得新突破,在转变生产方式上取得新突破,在企业能力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在政府体制机制上取得新突破。

江苏推动产业现代化的关键措施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 纪迅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巡视员纪迅在会议发言中介绍了“江苏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思考与实践”。2014年5月住建部明确把江苏省、辽宁省作为建筑产业现代化的试点省。2014年11月,江苏省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了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任务及政策扶持。江苏推动产业现代化的关键措施包括:①总体设计、分步实施、有序推进;②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与绿色建筑、住宅产业现代化联动发展;③推动建筑产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发展;④充分发挥企业在建筑产业现代化中的主力军作用;⑤整合力量、加大扶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力度;⑥建设主管部门加强对建筑产业现代化引导作用。

纪迅副巡视员说,2015年,住建部陈政高部长提出要实现产业现代化的新跨越,作为建设部的试点省,我们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用新思维、新举措推动产业现代化上新台阶。当前影响建筑产业现代化迅速发展、实现新跨越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理解不到位。有些地区对建筑产业现代化认识比较狭隘,认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就是建筑工业化。实际上,建筑产业现代化包括管理信息化、生产工厂化、设计施工标准化、员工职业化、企业国际化。有些地区只注重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只注重建筑工业化机械式建设,而忽视了其他几化建设,这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全面发展有阻碍作用,必须克服。

2)行动不统一。建筑产业现代化涉及多个行业以及科研、设计、开发、生产、施工等各个环节,覆盖建筑全产业链、全过程,产业链长,系统性强,不是一个部门所能及。现在江苏省成立了省长牵头的领导小组,协调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厅、科技厅、质监局等相关部门共同推动,住宅产业化和新型建筑工业化,三位一体,联动发展,但很多市还是部门分割,有的抓“住宅产业化”,有的抓“绿色建筑”,有的抓“建筑工业化”,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缺乏统一工作协调机制。需要整合资源,调动各方力量,统筹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

3)改革不配套。现行建筑业管理体制还是改革开放之初制定的,经过30年的实践,已发现有许多脱节的地方。一是建筑施工与设计脱节。整个建筑过程分成两半,前半期是设计,设计之后再施工总承包招投标,不利于设计的深化和科技创新。二是建筑工人和建筑企业脱离。建筑工人大部分在劳务企业是农民工,没有享受到建筑工人应有的待遇,也不利于形成一支现代化的产业工人队伍。现在要加强顶层设计,以改革创新精神,重新对工程建设领域的勘察设计、招投标、质量安全监管、建筑企业资质、监理以及竣工验收备案重新设计。

4)企业参与度不高。建筑企业是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的主力军。由于认识上的偏差和一些企业受经济下行压力影响,很多企业对建筑业转型升级认识不足,对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持观望态度。我们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快树立典型,推动绝大部分企业投身到建筑产业现代化之中。近期我们准备召开全省建筑产业现代化宣传会,树典型,促转型,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再上新台阶。

中建建筑工业化的思考与实施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 叶浩文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叶浩文做了“中建建筑工业化的思考与实施”的精彩报告。叶浩文副总工在报告中分析了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中存在的核心问题是没有推行和采用设计、生产、施工的EPC工程总承包的管理模式;没有形成预制构件设计的技术产品体系及其工法,而是将传统现浇建筑“拆分”成构件来生产加工。上述问题造成设计、生产、施工环节严重脱节,工期、成本增加,资源浪费严重,而解决问题的关键是实施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主体-装修一体化、EPC一体化发展,提高全产业链的整体生产效率和协同性。“预制+现浇的混合结构不是发展方向”、“发展装配式建筑不要卖构件,而应卖产品。”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工程师叶浩文表示,政府是当前建筑工业化的最大推动者,理应建立适应建筑工业化发展的管理机制,发挥生产线规模化、施工装配机械化大生产的优势。

为适应新形势下中国建筑业的发展,中国建筑成立了中建科技集团,作为“中国建筑”科技创新发展的产业平台、技术研发平台和投资平台,中建科技开展研发设计、生产加工、装配建造、信息化管理、新型建材、产业联盟、顾问咨询和投资,进行建筑工业化的研发设计和产业化发展。

叶浩文作为中建科技集团董事长,在广泛调研国内外建筑工业化发展基础上,提出中建建筑工业化的发展战略:依托中国建筑品牌、资金、技术以及人才等丰富资源,通过设计先导,技术引领;合理布局,系统联动;产业平台,区域经营;EPC五化一体(设计标准化、生产工厂化、现场装配化、主体装饰机电一体化、全过程管理信息化)发展。 在EPC五化一体发展的模式下,建立以BIM模式为基础的互联网+建筑的信息平台,集成FRID、移动终端、云服务、大数据、3D打印等信息化创新技术,实现建筑在设计、生产、运输、建造以及运维全生命周期的信息交互和共享,提高全产业链的效率和管理水平,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确立智慧建筑的信息数据基础。集成新型建筑部品和建材产品,门窗、厨卫等部品采用模块化设计、工厂化制作及现场化装配一体化装修,提高建筑工业化整体建造水平。

中建科技与中建系统工程局、设计院及专业公司合作,以“资本、技术”形成纽带关系,充分发挥中建系统各单位的总包渠道优势、地缘优势和专业优势,建立建筑工业化的区域公司和专业公司(厂)。

2015年组建中建科技成都、武汉、郑州、合肥、上海区域公司,在北京、成都、郑州、武汉、福州、长沙等6个城市建厂。其中中建三局武汉绿色建筑产业园PC(预制混凝土)构件厂已揭牌并正式投产。

2016年继续组建中建科技区域公司,包括华南、长沙区域公司等,在上海、天津、合肥、广州、南京、杭州、深圳、济南、厦门、南宁等10个省会级发达城市建厂约10个。

2017年在东南沿海之外的主要城市建厂约6个。

2018~2020年,顺势陆续组建中建科技区域公司,在二三线省会城市每年约建2个厂,十三五期间计划在全国建设约28个厂。

中建科技各区域公司主要经营模式为EPC工程总承包模式。EPC五化一体发展,确定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的商业模式,推动通过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应用BIM信息化技术打通设计与生产、生产与施工、主体与部品部件及装修的各个技术和管理环节,推动建筑工业化全产业链的稳健发展。

龙信建设预制装配结构体系研究实践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祖新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祖新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研究实践”的报告中介绍了龙信集团建筑产业化发展历程、案例介绍和龙信集团未来产业化发展模式的探索。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龙信集团建筑产业化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1994年~2012年“全装修住宅的探索和实践”;2008年~2015年“CSI住宅体系的研究和实践”;2010年至今“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研究和实践”。龙信集团与日本鹿岛合作进行预制装配式主体结构的研究,并形成住宅和公建两种装配式结构体系:住宅中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公共建筑中采用预制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

陈祖新董事长通过龙馨家园老年公寓、龙信广场5号楼、南通政务中心停车综合楼等案例项目,阐述龙信产业化的技术体系和发展历程,提出龙信集团产业化发展“三步走”战略,即从自娱自乐到走进南通,面向南京,再到走出南京,面向全国。龙信集团实行以海门为本部、上海为管理中心、南京为产业化中心,沿长江经济带向龙腰武汉(荆州)、龙尾成都、重庆方向延伸发展的产业化战略布局,将形成以长江经济带为中心,以京津冀和珠三角为两翼联动发展,辅之以前景广阔的海外市场,建立龙信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模式,实现从“传统建筑承包商”向“建筑产业现代化整体服务商”的华丽转身。

会议期间组织参观的龙馨家园老年公寓为全预制装配整体式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CSI体系进行内装修的预制装配式公共建筑,地上25层,建筑高度88m,其结构施工已经完成。正在施工的龙信广场5号楼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地上30层,地下1层,建筑高度87.15m,该工程通过结构体系与施工技术整合创新,实现无外脚手架、无现场砌筑、无抹灰的绿色施工。主体结构中内外墙、阳台、楼梯均为预制装配构件,楼面预制叠合板。与会专家现场观摩了预制构件的现场吊装、装配施工。

中南建设NPC核心技术体系

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 董年才

江苏中南建筑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董年才介绍了中南建设建筑产业现代化推进历程与NPC核心技术体系。中南NPC技术核心就是上下层预制剪力墙、柱竖向钢筋的浆锚连接。即下层预制构件的竖向钢筋通过插入上层预制构件预埋的金属波纹管内,并通过在金属波纹管内灌注高强无收缩灌浆料形成锚固,达到上下层竖向钢筋之间的搭接。水平向则采用叠合梁板技术通过现浇层混凝土形成结构的整体性。墙柱等预制构件的水平方向连接则通过在竖向设置现浇节点实现整体性连接。采用NPC技术建造的项目,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缩短工期近1/3,每平方米耗水量比传统施工方法减少63%,木模板使用量减少87%,建筑垃圾产生量减少91%。此外,还具有降音、降噪、防尘等特点,这项技术为国内建筑转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2013年中南NPC技术体系真正走向市场,先后承接了苏州花样年项目(75%装配率)、上海青浦泰禾项目(45%装配率)、沈阳万科春和里等一批外部业务,在中南自己开发的海门中南世纪城、南通花城等项目中也有多栋采用了装配整体式建筑结构,目前中南建筑工业化累计施工面积110万m2。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参观了在建的中南集团总部员工宿舍楼,该工程采用NPC技术建造,预制率80%以上,其建筑高度99.2m,30层。

分析目前预制装配整体结构发展中的瓶颈,董年才总工认为主要原因是:第一,现阶段预制构件较现浇成本增量35%,每平米指标造价增加20%;第二,预制构件赋税重叠征收,出厂要征收17%增值税,到工地后再征收3.48%建筑税;第三,由于各地产开发商设计的多样性,很难实现设计的统一性,预制构件标准化设计还没有形成,非标准化构件种类过多,导致工厂加工边模等周转材料耗费过高;第四,市场刚刚起步,恶意竞争的局面却已经形成,导致整体质量得不到提升。

发展缓慢不单单是成本问题,还存在研发费用问题,凭企业一己之力无法带动整个市场走入健康循环,由于外部房地产企业追求的是“过低成本”,且由于国内设计惯例,钢筋越细越密,受力越合理,户型选择是为满足营销需求,往往忽略建筑工程全寿命周期成本,这对NPC推广影响极为严重。

迎接建筑工业化新的机遇与挑战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公司总工 李琰

上海建工五建集团公司总工李琰代表上海建工介绍了上海建工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及施工工艺、建造关键技术等。2014年6月17日,上海发布《上海市绿色建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要求各区县政府在本区域供地面积总量中落实的装配式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2014年不少于25%;2015年不少于50%;2016年,外环线以内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建筑原则上全部采用装配式建筑,装配式建筑比例进一步提高。

2015中国建筑施工学术年会的精彩报告还有: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现代预应力/预制结构研究室主任薛伟辰“新型整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研究”,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李晨光“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与发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居住建筑事业部总工程师张守峰“设计施工一体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思达建茂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郝志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技术要点”,河北新大地机电制造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韩彦军“混凝土预制构件工厂规划及设备选型”,廊坊凯博建设机械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振丰“预制整体式混凝土构件钢筋加工技术与设备”。这些报告分别从结构体系研究、设计、施工、构件生产、生产设备等方面多角度、多视角解析了整体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热点问题,给与会代表带来丰富的最新研究成果。

结 语

目前建筑产业现代化、装配式建筑在顶层设计、技术标准、全产业链打造、关键技术等方面仍存缺陷,这是全行业必须正视的客观现实。大力创建我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建筑通用体系与部品技术,发展装配式建筑,突破传统生产建设模式、促进建筑产业技术升级换代,应当成为当前我国建设行业发展方式转变的科技攻关目标。

全国有许多省市出台了推进住宅产业化的政策,在各项政策中,面积或容积率奖励最为直接,各地基本为按装配式建筑面积奖励开发商3%的容积率。虽然多个省市出台了类似政策,但目前3%奖励真正落地的寥寥无几。政策不完善的另一个方面,是所有奖励均给予开发商,对设计、施工等缺乏考虑。鼓励政策应能吸引更多的企业进入装配式建筑行业,而不仅仅是开发商。

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是中国建筑业新常态下一项重要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部署。国家相关部委将推动建筑工业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各地方政府积极出台相关鼓励政策支持发展建筑工业化;早期一批企业积累了相当有益的经验;随着市场环境不断改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的陆续出台,发展建筑工业化已是大势所趋。

让我们抓住机遇、与时俱进,奋力开创建筑产业现代化工作的新局面。

本次会议进行了全程录像,全套有12张DVD高清光盘,全面记录了嘉宾现场精彩报告;另有部分会刊,收录了所有精彩发言内容。如有需要邮购,光盘1600元/套,会刊定价150元/本,均可以开具发票,联系电话:0316-2311425。

猜你喜欢

工业化装配式现代化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边疆治理现代化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