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5-07-10梅向东
梅向东
(安康学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梅向东
(安康学院 陕西 安康 725000)
图书馆作为文化信息收藏中心和知识传播中心,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担负着社会教育的职能,既能够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掌握最新的生产信息和生产技能,而且能够陶冶人的思想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然而从当前我国现代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利用效率不高,图书馆内部管理方式落后与读者的需求,以及读者自身文献检索能力的欠缺是影响开发利用效率的关键因素。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人类逐步迈入一个知识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现代图书馆作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献信息收藏中心和先进文化传播中心,承担着提高人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的重担。图书馆的职责不仅仅是收藏,更重要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文献信息资源,因此新形势下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而积极研究和探索更有效地开发利用图书馆的文献新资源显得至关重要。
1.当前我国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现状
现阶段从我国现代图书馆原始文献馆藏数量来看,我国每年出版文献十一万余类,期刊文献八千余种,专利申请十万多项[1]。虽然我国现代图书馆文献资源相当可观,但是我国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尚处于起步时期,文献开发和利用能力相对较弱。据有关报道指出,虽然我国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设备领先于亚洲各国,但是我国的信息能力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此外我国的信息资源开发能力、人口素质以及国家对信息产业的扶持力度也都位列于世界各国的底层,我国有效文献的利用率仅有30%,就连我国各大高校的文献信息利用率也仅仅只有50%。从我国的文献信息数据库现状来看,我国现有的文献数据库仅有1038个,文摘类数据库315个,题录类数据库271个,而类目齐全的数据库只有6个[2]。此外这些数据库大多是内部使用,文献信息更新慢,文献不齐全,权威性和可靠性较差。
2.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2.1 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问题
(1)文献资源建设缺乏科学系统的购置体系,导致馆藏图书结构不合理。我国当前的图书情报网络虽然在开发专业型和综合性文献检索服务系统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比如“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化工信息”等。但是当前我国图书情报网络整体建设仍然存在模式分割的局限性,使得某些文献信息资源形成垄断,导致用户检索和使用起来存在困难。此外现有实体图书馆内部管理体制沿袭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很多工作人员错误地认为图书馆文献资源开发效率与自身的切身利益没有关系,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落后,专业素质欠缺和管理能力不强,他们往往看重图书财产有无损失、馆内卫生是否良好等等,而馆藏图书常年睡觉,尘埃加厚却无心关注。管理层对文献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对图书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并不熟悉,又没有科学完整的顶层设计,造成图书文献资源的开发利用很难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
图书管理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对馆藏图书结构缺乏科学系统的顶层设计,导致文献建设盲目混乱,遇到就买一点或者是有资金了就多购置点,资金少了就少购置或不购置,造成藏书极不合理,缺乏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造成专业图书以及新购买图书管理混乱;二是图书期刊文献资源的购置建设缺乏系统性、连续性,时常出现断层或连接不上等现象,不利于读者查阅和利用。三是受资金等客观原因的影响,图书更新缓慢。由于文献建设经费投入限制,面对物价持续上涨的压力,购置书刊的经费严重不足,导致图书馆书刊订阅量持续减少。一些地方图书馆为了减少图书购置经费开支,停止订购一些综合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书籍,使得我国绝大部分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匮乏。据读者反应,图书馆馆藏图书陈旧,新书更新速度缓慢,书目少品质差,涉及的科技文化知识面较窄等现象在基层图书馆已是常态化。还有由于读者在日常生活中从事的生产活动和接受的专业教育千差万别,他们的读书需求是多样化的,而图书馆馆藏资源的断层以及更新缓慢,很难满足读者的多样化多层次的阅读需求。
(2)文献信息检索手段落后。在发达国家绝大部分图书馆都实现了文献资源编码的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但是我国还有很大一部分图书馆仍然沿用传统的手工检索方式,特别是一些基层县市,这种手工检索方式依然是其主要的的工作方式,使得我国大部分图书馆的文献利用效率低下,无法构建新旧图书进出和使用的文献数据库。
2.2 用户读者方面问题
(1)用户自身信息意识淡漠。随着21世纪新科技革命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迈入信息高速发达的新时代。然而我国的信息服务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距,全民信息意识淡漠,市场竞争意识不强,信息需求意识薄弱,知识产权意识不强,行为上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整体上缺乏新时代所需的创新精神。
(2)用户自身信息检索能力不强。面对日益庞大的文献资源数据库,文献信息浩如烟海,用户自身在面对庞大而复杂的文献信息时,由于受到自身阅历和知识的局限性,缺乏文献检索的专业能力,找不到自己所需的文献资料,只能通过机械式的浏览查找,不能准确定位文献信息位置,从而影响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阅读视野。
(3)庞大的信息量影响读者的决策能力。在庞大的图书文献资源和自由泛滥的网络文献资源面前,读者极易产生焦虑、盲目、精力涣散等问题,很多文献信息完全超出自身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范围,从而影响读者对信息的决策能力和处理能力[3]。
3.提高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的措施
3.1 构建具有特色的图书情报网络,完善内部管理体制
馆藏资源是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开发的和新物质基础,为了有效解决经费欠缺带来的文献更新缓慢和文献类目断层问题,现代图书馆必须要立足于地方特色和读者的阅读需求,构建富有特色化的图书情报网络,重新定位图书馆的文献方向,最大限度地利用经费购置最有价值、利用率最高的图书资源。比如笔者所在地安康学院,学院的定位就是“服务‘三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办学指导思想。而安康的地方经济又是一富硒资源、水资源、茶叶、蚕桑资源为主。因此图书文献资源的建设也就应该围绕硒资源、水资源、茶叶蚕桑资源为取舍进行文献建设,从而积极开展相关的信息服务研究,继而推动地方相关产业的现代化发展。构建特色的图书情报网络还必须靠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加以协调,现代图书馆必须革新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将图书文献资源利用效率与馆员的切身利益挂钩,馆员自身必须转变管理思想,为提高文献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献计献策。
3.2 团结各大图书情报机构,合理开发文献信息资源,实现共建共享
为了解决我国当前各大文献资源数据库条款分割问题,我国应该从国家层面进行顶层设计,采取联合联办共建共享的方式,联合各大图书情报机构,组建“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团结协作”的统一化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一个单一的图书情报机构无法将世界每年出版的文献资料购置齐全,个人的文献购置和开发能力是有限的,但是读者的阅读需求是存在巨大差异的,只有通过联合联办共建共享的方式,才能有效发挥各个图书馆内的文献优势,最大限度地利用开发利用文献资源。
3.3 强化网络文献资源的加工处理,实现文献提取利用的高效化
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完善,大大提高了网络文献资源检索和加工处理效率。现代图书馆打破传统的手动检索和文献处理模式,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的计算机文献资源检索和加工技术。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中逐渐开发出与文献信息检相关的技术服务系统,比如数据库存储技术、云计算数据库技术等,同时能够对文献数据进行二次、三次开发,形成目录型、知识条目型、内容摘要型等方便检索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并将相关文献录制成光盘资料进行超链接设置,方便读者提取查阅,从而实现文献提取利用的高效化。
3.4 加强读者信息化意识的培养,以读者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层次服务
在信息时代高速运转的新形势下,信息传递和信息利用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极其重要,人们每天生活在大量信息的包围之中,人们既需求大量信息帮助决策,却又容易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迷失。因此读者自身需加强信息化意识的培养,转变信息利用观念,重新认识信息的作用,强化市场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而图书馆作为重要的文献信息收藏中心和先进文化传播中心,必须充分调研读者的阅读需求,结合本馆的特殊情况组织方便简洁、实用性强的大容量建数据库,为读者开展多样化、层次性的网络信息服务[4]。
3.5 落实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
针对馆员业务素质能力偏低问题,各类图书馆必须进快培养或引进一批信息管理的专业人才,加快工作人员对网络文献资源检索整理和加工组织的技能培训,积极研究和掌握信息服务的各种技能,提高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始终保持主动热情的服务态度,提高馆员的服务意识,以适应不断提高的信息资源服务要求,满足读者信息服务的各种需要。
4.结束语
鉴于以上分析,我管现有大多数基层图书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图书情报机构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馆藏资源陈旧、信息检索手段落后、馆员综合业务能力偏低;从读者用户层面来看,主要问题是:信息意识淡漠、信息检索能力不强、面对庞大的信息量没有果断决策能力。为了提高现代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效率,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构建具有特色的图书情报网络,完善内部管理体制。二是采用联和共建共享方式,扩大文献信息资源;三是引进先进的网络文献信息加工处理技术,实现文献利用的高效化;四是加强全民信息化意识的培养,开展以读者为需求的层次化服务;五是落实图书馆管理队伍建设,提高馆员的综合业务素质,使我国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上一个新的台阶。
[1]韩风华.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北政法职业学院图书馆为例[J].情报探索,2010,(4):58-60.
[2]韩红予.如何提高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访质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11):96-71.
[3]刘华.以读者为主导的文献资源建设美国学术图书馆读者决策采购(PDA)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2,(3):89-93.
[4]许明程.出版新趋势下的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143-145.
作者信息:梅向东,男,陕西汉中人,安康学院图书馆馆员,本科学历,研究方向:文献组织与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