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与石的对话
2015-07-09王乙亮
王乙亮
自然中有道,道中有自然。在大自然中寻觅到一颗较有型的或是自己喜欢的石头,刹那间想着如何找出石头美的正面以呈现主题,再如何加上台座,是站立还是更美的表演。选择台座是门基本美学,材质、方位、高低、色泽、稳重、夸大强调或轻巧细柔,方能完成一颗赏心悦目的单一雅石作品。欣赏体会“自然中有道”的感觉。石头是自然美学,台座、底板、花架布局搭配看创作收藏者的功力。单一美、自然美、整体美;有故事性、生命、剧情性等组合布局搭配,不外乎中国传统美学秀美、悲壮、怪诞、抽象四大美学的布局原理。我们玩石从单一石头进展到两颗以上的石局,少不了花草、树木、字画等配件,以及禅趣、童话、神话等多元化题材,也逐渐加入布局摆设,其中“木”与“石”是离不开的,板、竹、席亦是以木为主,“木”是最中庸的最温柔的,静静搭配着美石的表演。
近年来石文化交流迅速,进展非凡,已将中华奇石文化推至高峰。联想到日、韩赏石法,日本赏石文化中,布局单一庄严、整齐划一,进入室内设计、室外展场均是精神可嘉,称之为“水石”。韩国赏石文化布局亦将石头融入茶道、花道及居家生活中,称之为“寿石”。而中国赏石文化渊博广大、布局多元化,然仍不离“木”与“石”的结合,展现石头美学的表现,由单一石头条件之美延伸到“线”、“面”至“整理设计”,不外乎堪舆、太极、两仪、三元、四象、五行、八卦、易经等之内在美感。先以底架谈起,如古董花架,案桌或展场、居家摆设应以上等木质为主、自然风化板架为底,长、宽、厚视石头整局表演考量;底板上的花架亦以上材木料视石头搭配,花俏或朴素之木质花架。
近代美学以返朴归真、禅境抽象、复古风趋势等主题展演石头,往往是加上一块自然风化的老朽木板,衬托石头之年代风华、独特性及大地苍拙之感,禅境石以自然风化木或木瘤之类摆件或壁饰来衬托,才是意境非凡、相辅相成地展现巅峰的布局。山水景观石,除小盆景、字画、钓鱼、凉亭、人物搭配局部景之特写外,为了使视觉更大或更巧妙,亦可配上自然风化木、用站立的小盆景架,做背景设计或悬挂于主石壁上合适的方位,来拉大三度空间,使感观更强烈,而主景、主题不离主石的表演。木质的柔软度、柔和度、中庸度适合硬、沉的奇石,又不抢主石之展演,包含任何山水景观、人物、抽象、禅味或组合式、故事式之光彩,更加完成奇石“面”的完整布局。
当然木头之条件首先应以上等木材,自然风化,皮肤、肌理可亲性高,可触性高,不尖锐,自然而非上色,发挥原木跟石头之瘦、皱、漏、透、雄、秀、丑条件,老沉中带韵味及抽象形体者为上品。再依主石之条件方位表演之动机,加以酌情布局演出,视底板、花台台架、背景、双边配景或融合壁饰、花草、崖壁迎松、飞鸟、人物、大树、茅舍、花墙、神化教育、民间故事典故等。自然上等木因其毛细孔未封闭,展场或是内里自然散发天然原木香味,观赏奇石时,自然芬多精或柏、樟、梢等之原木清香味,由嗅觉提升到视觉感受,“和、敬、清、寂”的茶意及观、思、凝、悟、省的赏石禅境。
“木”与“石”的结合是老祖宗自古承传下来的,我们这一代最幸福,在美学开放的21世纪里,大自然的石头及木头已躺仰在大地;风吹雨打、水洗日晒、腐蚀风化、历尽沧桑……只留下其精华及美丽的一面与我们相见。
自然的美是感动的美,自然的美是喜悦的美、自然的美是启发人类内在的美,自然的美是无可取代的美——提升“木”“石”文化再创新生命;新美学,是我们东方人内在美的骄傲,赏石文化的骄傲,也是往后中华奇石文献的骄傲。
大地自然皆有情,无才可去补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