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晕墨画潦河石

2015-07-09

中华奇石 2015年10期
关键词:靖安石友赏石

今年,不仅产地市场有逆市的良好成交表现,潦河石的高端藏家也开始活跃于潦河石的宣传,在5月的北京国粹苑名家赏石精品展以及6月的上海得云轩小品暨组合石邀请展上,潦河石大放异彩。

在北京国粹苑展上,一方“大千山水”被评委、买家看好,安徽与柳州石友同时表达了购买意向,最终三万元易主于柳州石友黄时战。原藏者黄河清说,“第一次带潦河石参加北京的展会,能够获得金奖并现场成交,这对潦河石的宣传意义比较大。而柳州的平台对潦河石的宣传更有帮助。”展会后,即有柳州石友进入产地,一次购入十多块潦河石,并与柳州市场的石友展开了对于潦河石的探讨。

上海“得云轩小品展”上,潦河石首次在沪上成规模的组团参加,以水墨画面的特色引起关注。付国冰带去的既是“竹字”又是“竹图”的潦河石,引起了上海藏家的热烈反响,他们认为,这种新鲜简洁的画面美感,打开了一种新的审美视界。

《中华奇石》杂志从2013年开始关注潦河石至今,相继推出了多篇文章,追踪潦河石的发展动态。从产地市场,省内省外,石农藏家多角度见证了潦河石的发展历程。

夏山图

几树巅中显,

一片浮云梯。

风推花香远,

林遮黛山低。

初夏草木生,

欲邀远客来。

—— 张阳丹璐

紫 竹

冉冉紫竹相伴生,三两高低自妖娆。

萧风浅奏竹林曲,夜深月圆相照时。

—— 李文华

其实,潦河石的赏玩几乎与国内其他石种同时起步。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江西靖安、奉新和临近的安义、南昌等地,就有一批独具慧眼的民间艺人深入到北潦河上游河道,以拣石、收藏为乐事。一些老石友也曾走出江西,带着石头到各地奔波赶展,但效果一直难如人意。直到2007年3月,奉新县率先在最靠近产地靖安的干洲镇兴建起奇石一条街——石缘街,实行免税免房租等优惠政策,吸引了奉新、安义、靖安各县几十家石馆入驻,潦河石终于有了第一个对外展示的窗口。

石缘街带动了潦河石的早期发展。汇集了最早的一批捡石人,说起自己的石龄,没有十年也有八年了,家人曾骂他们“石疯子”,却又不自觉被拉下水。余石根就是一位,目睹了潦河石从不受关注到渐入佳境,还有他那依然伫立在潦河畔大桥边最早的家庭藏馆,到现在已整整十年,这里不仅承载着一段记忆,更倾注了他与家人对潦河石执着的喜爱。还有李猛、郑德和、余达森等与潦河石一起被外界熟悉的老石友……

匡庐云根铮铮,

几多险峰,

尽飘渺雾中。

峥嵘山势又绰约,

计白当黑,

显郁郁松青。

岚带夕明,

云深醉卧,

何处是归程。

—— 吴蕊贤

潦河水墨国画石的主产地靖安,则呈现了启动晚而发展快的特点。据说靖安已经拥有了300多人的赏石队伍,手上有几百块石头存量的就有20多家。与干洲石缘街的专业经营不同,靖安石友多是在职员工,这让他们的购买和赏玩都相对更宽松灵活,有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因此储备资源迅速且品质整体不错。加上有熊悠靖、王雄儿、蒋波等一批眼光和经营能力都不错的主力,尽管缺少统一市场带来了诸多不便,外地藏家现下还是把总体水准较高的靖安当作了“主攻目标”。

三峰并起插云寒,四壁横陈锁涧盘。

雪岭界天人不到,天池耀日出奇观。

——熊悠靖

猜你喜欢

靖安石友赏石
防治水土流失 建设秀美靖安
本期石友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本期石友通讯录
石友天地
赏石·人
赏石·图
赏石·景
赏石拍卖新观察
江西靖安李洲坳东周墓考古拾遗 “一冢多棺”惊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