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画”说 纸上得来终觉浅
2015-07-09杨靖
杨靖
对石头的欣赏其实与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一样,没有扎实的基础训练,亦即大量石头的过眼过手,是不可能真正达到高水准的。当然,参观一个画展,听一场音乐会,是轻松的。不过那只是优雅或故作优雅的玩票。要成为真正的画家音乐家,就非下真功夫不可。
写过字,画过画的人,应该都有体会,只有亲自拿笔练过,再看那些大师的作品,才真正体会了笔墨抑扬、色彩阴影的妙处。石头也一样,对任何石种的浅尝辄止,都不可能真正理解石理石性,就不可能有深刻到位的把握。这就是为什么我常说,对某一具体石种来说,当地石友才是真正的专家。当然,这是指技术层面,但艺术层面的欣赏,毕竟离不开石头的物性前提。
对我个人而言,近十年各地采访的浮光掠影,也不如最近三年间在长江边的耳鬓厮磨。
画面石,古论涉及少,即使偶有论及,也不过只言片语,从古人那儿,我们难有更多借鉴。
当代石界,赏形、赏质,是前二十余年的主流,对画面的研究,远远不够。现在大家主张借鉴绘画,当然有道理。但我想对绘画的借鉴,更多应是对画面审美的理解、把握,是美学素养的积累,而不是拿人为的纸上绘画的规律,来对天然生成的石头简单套用。
举个例子,所谓“行七坐五盘三半”,常被用来衡量人物石的比例。“留白”,“居中”,“对比”,也似乎成了颠扑不破的审石真理。这些条条框框听起来都不错,但如果以此为标准,对照石头实践起来,怕就有暴殄天物之嫌。
很简单,石头不是按标准生长的,就像人是活的,景也是活的,当代美人的头身比例,就是以1:8为美,她还会跑,会躺,会倚门回首……同样,两朵云,一层雾的朦胧,也许比天地分明更有诗意。
不真正见识石头丰富的、不可思议的表现,你无法领略石头超越想象的独特语言。同样,没有一颗充实而敏锐的审美之心,这样的石头放在面前你也会视而不见。所以机械的、想当然的标准,既是缘于内心储量的有限,又是由于赏玩实践的不足。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石头要玩得有点意思,这两条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