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石的素材与表达
2015-07-09杨松
杨松
相对其他收藏而言,奇石收藏还处于幼稚期,赏石的鉴评体系还有待建立,对此,石界争论不断。有争论是好事,说明石界还是一潭活水。虽然众说纷纭,但我认为,赏石活动还是有规律可循的,石头有良莠之分,赏石水平有高下之别。良与莠、高与下的区别在哪里?我想最主要的,就在于赏石的素材选择与表达方式上。下面我就自己的理解谈谈看法。
个体认知与赏石活动的共性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赏石,赏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我认为,赏石就是将石头自然之美映射到内心,并通过场景、语言、文字等加以抒发,从而产生一种精神愉悦的过程,赏石活动能够持续存在的理由,从表面看是交易,但最终来看却是审美,是对自身精神境界提升的要求。
其次,为什么赏石会出现分歧和争议?
任何石头都必须通过赏石主体的认同,才会被纳入视野。因此,赏石活动是一种非常自我、非常个性化的活动。由于每个人的生存环境不同,接触的知识体系有别,偏好不一样等等,都会对石头鉴赏产生分歧和争议,问题就在于“个体认知”上。赏石理念的差异,最终都体现为个体认知之间的差异。
第三,寻找赏石活动的共性。
在千差万别的赏石实践中,赏石的步骤和目的却大体相同。观赏石收藏一般要经历搜集、立意、命题、配座、置景、组合、配文、配图等过程,赏石的内容与形式就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建立了联系并相对固定下来。而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用作为素材的石头来表达赏石主体对自然和自身的感悟。
赏石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
基于以上三点认识,我们就不难知道为什么对相同的石头评价不一,对不同的表达理解有分歧了。也为我们寻求相对容易被接受的鉴评体系打下了基础。我认为,赏石活动的基本要素只有两点:
一、观赏石的素材要能具备审美的基本条件
早期人类将石头用于装饰时,文字还没有出现,赏石理论就更谈不上了,但并不妨碍人们花费大量精力将石头用于与生存无关的装饰上。这说明,人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是与生俱来的。山川、云彩、生活场景等都是人类最易感知的存在,也最为直观地为人类提供了审美的参照系。那时的人们“但知美之为美”,只要形态、色彩、质地等能给人以精神愉悦的享受,就可以接纳。
随着人类思维方式的发展,出现文字这一载体,通过文字的记载和传承,逐渐发展出各种学科,不断完善了审美的内涵,出现了一些抽象的概念,越往后,观赏石的欣赏方式会发展得越丰富。所以赏石只能在当时的知识体系下感受和逐步发挥。古代士大夫认可的石种少,一个“瘦、皱、漏、透”就指导了近千年的赏石方向,但应用于现代就远远不够了,当代采石渠道之多、石种之富是古人难以想象的,于是又补充了“质、色、形、纹、韵”等概念,以后还会有发展。但这些概念都只是指出了石头的表征,并不具备实际的指导意义。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观赏石作为素材,一定要在某些方面符合公认的美学标准,要有美感。什么是美感?就是人类头脑中出现过的愉悦记忆。美是抽象的,但却与现实生活中某些事物相对应。你可以在自然界、美术、文学、哲学,甚至考古、天文、地质、建筑学等诸多已知事物和知识中,在物态和精神层面寻找能提供美感的参照系。如果石头能够具备被一些群体认同的美好特点,它就具备了一定的赏玩条件。如果能够激发人们欣赏或创作的冲动,那么,它就能称为好石头。
但是,好坏不是绝对的,你的美学造诣越高,对石头的选择就越主动,敢否定的石头就越多,同时,能够肯定的石头也越多。
二、运用优秀的表达将赏石活动上升到艺术层面
由于人的思维个性化特点,同一个素材会衍生出完全不一样的审美结果。比如一方精美的山水图案石,有人“见山是山”,为之陶醉;有人会与绘画相比较,分析天然图案是否符合透视、留白等作画原理;有人会为之题咏赋诗;有人会考虑场景配置和展开组合……同一形式却会造成巨大的情绪差异。同样,有些石头单独作为素材看似平淡,一经妙手融合,立刻化腐朽为神奇,甚至达到禅道之境——这就是赏石的魅力所在,你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精神空间里自由创造。
但是,任何文化都需要群体参与,否则就会灭绝。赏石活动也需要与其他人进行交流。才能实现内心和外界的平衡。因此对石头的表达又不能天马行空,毫无拘束,你只有一个指向——就是作为素材的石头,我们必须顺应它的形态、构图、比例、质感、气局、神韵进行发挥。它不应是孤立的,而是思想和石头的有机结合。
在我看来,优秀的表达一定会具备以下特征,即深入、优美、和谐。
深入,就是能够抓住石头的特点,以形取神。顾恺之有言:“凡画……迁想妙得也”,运用到赏石实践中,这个“迁想妙得”,就是特色提炼、究其神韵。
优美,就是在赋予石头内涵的过程中,高明地运用语言、文字、场景、呼应等艺术手段,使素材的美感得以强化。
和谐,就是客观地看待素材的层次,恰如其分地加以表达。让素材与表达之间相同相成、相辅相成、相反相成,同时避免牵强附会,过度解读。
结 语
石头是锦,展示手段为花,素材提供了基础,再用表达加以升华;整体为主,局部为辅,抓住石头的“神”,才能生动地解读;多定性,少定量,燕瘦环肥,怡情为佳。只有实现素材与表达的完美结合,石头的展示才可以称为“作品”,才能达到“人石合一”的境界。以前的赏石注重“发现”,未来一定是以融入人文理念为方向(顺便提一下,我非常反对为石头打分和估价,数学是无法评判美学的,这种事就交给市场和每个人衡量吧)。
无论是素材的选择还是奇石的表达,关键在于赏石者个人的素养。每个人都应该练好内功。练内功的方法其实很简单——“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多学,多练、多体悟,多交流,于是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