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评

2015-07-09

中华奇石 2015年5期
关键词:天公红水河古韵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喜欢寄情山水。 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足见古代圣人早已把对山水的喜好与人的内在品质融合在一起了。山水之境如能合以心,达以情,明以志,便可以说是天人合一了,此种佳境若非出自画家之手是很难遇到的。然而,非画家之笔绘之,还会有什么奇迹出现呢?看看眼前这块美石,你就会明白,什么是天公作美。

有诗为证:

天公墨韵醉终呈,

峰随意走一气成。

脉联穿翠空雾漫,

瀑布阵群磅礴劲。

风景如霞千里尽,

俯瞰江山万世情。

—— 诗/玄霞道

酣畅淋漓地吮吸乌江石的母色,又无比艰辛地孕育出“厚古薄今”的大器。流畅、柔和、婉约的轮廓线所承载的沉静、厚重、圆柔的视觉审美,使其从容地穿越千万年而回返到乌江“上游”,也让在石界始终屈居红水河之下的乌江,有了一方令红水河仰视的经典。因为仰视,那一条曼妙的腰线,不仅仅演绎出黄金分割线的神奇和魔力,且出离同类尽情演绎的纷呈纹样,以最直接最简洁最迷人的线条艺术,直指幽不可见的内涵层面,直达汉唐,赤裸于一种天成本然的古韵之美。

以此方“古韵”为参照,可检验征集中的《中国石谱》的审美视野,如同乌江干流1037公里的上游、中游和下游。

猜你喜欢

天公红水河古韵
珠江流域红水河珍稀鱼类保育中心正式成立
红水河之百里画廊
古韵今和
古韵今和
古韵今和
古韵今和
红水河有三十三道湾
盛世瑰宝黄龙玉 天公作美水草花
气象与战争趣话(下)——巧借天公之力出奇制胜
敢问天公脾气几何?——宝山气象局参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