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与石的通感
2015-07-09
不会看画,会看石头。画,画得好不好不知道。石头,画得好不好,逮一眼就知道。图一比图二懂石头。图二作者估计是照着假石头画的吧,孔洞极不自然,没石性。
什么也不像、看起来却能引起内心的波澜或让人安宁的,才是供。因为供是个经常被谈起的话题,什么是供,供有哪些类型,又什么“云头雨脚”的标准,实在无聊至极。无所像、有所指,就是我心目中的供。与苏东坡前后两篇《怪石供》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图片来自微友新作的油画作品)
看石头上的画,与看画家画是不同的。譬如今天这枚苟兄转让的石头,乍看如八大、苦禅花鸟,从画理看,在墨色分层、布局构图等方面似不如人工精巧,然而细细品味,能从鸟背取象,不见其眼而能为其神者,颇出意料,惟造化能之。所以很多画家反向石头寻灵感。看石头不能单纯从画技上来辨高低,而应取神忘形,得其意趣。总结:天生石画无成理,工法精微写以情;繁简浅深皆味趣,何须白眼向清明。
艺术上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核心的问题,一个艺术实践者,或评论者,如果对核心问题不能潜心研究,其作品往往流于表面,没有自我思想,抄袭的东西就多,燥乱光怪在现代所谓“新文人画”、现代艺术等等中比比皆是,虚假充斥整个社会,因为艺术修为是相对私自的事,山人只是提出问题,而谁能更早、更细地静想这些核心内容,其所领悟的将会更广。这只是一种弱弱的提醒,这种提醒的影响力是微乎其微的,就如四时之变,日与日间的感觉往往是积聚的,至于一夜东风或一雨入寒还是要让看官自己成就。(图中有两幅是当代新水墨,三幅是古代文人画,山人随手粘贴,不带任何刻意想法)
欣赏画面石,自然要用欣赏绘画的思维,当然也要有欣赏绘画的能力。赏画是要看整体气韵的,有谁会割裂开来,只谈宣纸画布,墨汁颜料呢!可是到了石头这,却常常机械地拆分着形、质、色、纹,并为某个色块,某根线条而沾沾自喜。如此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实在不可取。
欣赏奇石与欣赏绘画有许多相似处,也有不同处。比如奇石具象者价高,绘画则意象者贵。我认为,具象者也好、意象者也罢,但必须有意境、有趣味,缺少这两点将大打折扣。
此石,没有水面,没有渔杆,只有头戴斗笠、身披簑衣之高士,端坐在雪天中,一种苍寂之味浮上石面,给人以许多想象与联想。
喜欢这种简洁的画面,没一点多余,恰好能够到位,你有多少想法,就会有多少个意象。
石界为赏石艺术申遗成功狂喜不已,有没有想过非遗应保护的什么样的赏石艺术?把当代赏石嫁接到濒临绝境的传统赏石上,谈非遗保护,与假古董充文物一样经不起推敲,也失去意义。保护传统赏石的原生状态,是为发展现代赏石保护文化的源头。赏石艺术非遗保护的意义,是促进当代赏石无愧于自己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