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学超

2015-07-09九月河

中华奇石 2015年1期
关键词:汉水汉江襄阳

九月河

说起老淼子这人

老淼子(笔名),听起来就有道行,如临浩淼大海一般;王学超(真名),也名符其人,其视野开阔、学识广博,善于学习,且学有超越!

虽然重诚信,讲感情,但他骨子清高,性格含蓄矜持,慢条斯理的作派,我行我素的风格,还有点儿死心眼子,让人初交时感觉傲气难近。尽管如此,在这德行搁浅、铜臭泛滥的年月,他居然台前台后都能混得风生水起,这多半儿靠他个人的能力加魅力,也仰仗了上天赐予他的些许运气……在古城襄阳文化圈,老淼子跳出三界,横跨五行,早就是个大名人啦。他的名气源于他的才气,为其添枝的是他的正气,加叶的是他的锐气。

从外表看老淼子,清影知性,中等身材,一身书墨味儿,满脸学识范儿,讲话不温不火,骨子里不卑不亢,吵架也悠然有度,做起事来运筹帷幄、善于决断,有人说是老谋深算,哈哈哈……

“饮酒不知茅台味,吸烟不识玉溪香,独钟情汉水文化,工作之余踏水寻石,滩头调研,拜访市井农夫,笔录荆楚文化,墨抒满腔情怀。”这是老淼子的自嘲,也是他生活的真照。

汉水石文化第一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喜爱摆弄花鸟、盆景,收藏书籍的老淼子,得空就喜欢往汉江边跑。他说,一到江边,尽寻幽静去处,听汉江水声,淼淼如歌;看看江滩奇异卵石,犹入僧院,心绪坦然又超然。纵有多少难题,甚或哽咽与不平,统统荡然无存。老淼子说,汉江是杂念沉淀、心灵洗礼的地方,他处无可替代。他自言是汉江养大的,汉江是他心中的母亲河,他是汉江的儿子,魂魄已经融入了汉水,骨血与汉水是掰不开的。

二十多年来,老淼子闲暇里一步步地“丈量”汉江。从秦岭发源地到汇入长江口,浅滩深湾,无处不留脚印,心里惦的、眼睛盯的、手中捡的都是汉江石。虽爱石如命,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探求汉江石的成因、成分、类别、文化赏点与地域文化的结合上。对汉江水墨石、釉光青、火爆石、金钱石、蜡石等石种,从形成的地质条件到形成原因、从成分结构到物理特性,从赏玩要素到文化内涵等,多角度地分析、推敲、命名、阐述,给汉江石的追随者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和文化引领,为汉水石文化做出了无人能比的贡献。

同时,老淼子在汉水文化的人文历史、书画艺术、民间手工艺,甚至民俗等许多方面造诣颇深,发表了大量的文章、诗词,看他的《荆襄古寨堡与历史怪圈》、《荆楚历史上的轶闻趣事》、《浅谈年画与字画收藏》等作品便可管中窥豹。他将上下五干年华夏人文、荆楚大地的历史渊源以及文学艺术等有趣地融入到他的汉水石文化论著之中。读其作品,不仅在赏石方面受到启发指导,还了解了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人文知识,可谓寓教于乐,赏石界的名人大腕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他新近出版的《汉水石语》中,收录了《石人梦徊,千里汉江地名记忆》等70篇有关汉江石文化的力作。“悠悠三千里汉江,汇集羌沔褒旬堵丹粉淯诸水,越秦巴,牵神农,切武当,带荆蛮,沿途卷金裹银,浩浩荡荡,蜿蜒而出……”越、牵、切、带、卷、裹,这出神带劲儿的动作,撩动着读者的心弦,牵动着读者脚步,使其迷醉在老淼子的千里汉江,还可顺手拾得许多风土人情,汉水典故。无独有偶,他在《襄阳,汉江石与米芾》中写道:“荆山到处是顽石,被周王封在荆山的楚子,在这孤山野洼的石缝里,披星戴月,披荆斩棘,终于变汉界为楚河,开拓出一个男人衣冠楚楚、女人楚楚动人、唯楚有才的新局面。”这拟人的手法,让他玩味到了极致,可谓妙语连珠,珠珠如玉!笔者感觉,读老淼子的作品,犹如听司马迁在孟浩然的田园里讲读米芾的《研山铭》,杨丽萍在石涛的山水长卷中舞动孔明的羽扇,郎朗在蒙娜丽莎家的花园里弹奏莫扎特的交响曲——赏心悦目,美轮美奂!老淼子的文章不乏襄阳的方言俚语,本地人读来亲切,外地人读来如品襄阳特产。所以嘛,《汉水石语》获襄阳市年度文化大奖,是靠实力说话的。

老淼子的汉水石文化系列作品,在大节上秉持着严谨的科学思想,但细节上融入了诙谐幽默的人文故事,给赏者藏家铺了一条轻松自然的赏石通道。用心讴歌,用情撒播,智慧驾驭着汗水,耕耘在汉江石文化天地,为荆楚文化、汉水文化乃至中国石文化填补了多处空白,被众家公认为——汉水石文化第一人。

老淼子脑袋睿智,行动快捷。2001年刚认知到汉江奇石所承载的内涵,老淼子便创办了襄阳汉江奇石网站,给石友提供了一个传播交流的平台;同年与旧友共同发起成立“襄阳奇石专业委员会”,之后执掌“襄阳市赏石研究会”,继而支撑“襄阳市观赏石协会”,让爱石者有了组织,藏石者有了通道,大家不再孤赏,视野不再偏狭,共同交流提高赏石文化和水平;其间还数次参与湖北省赏石组织的筹备工作。

他潇洒地将自己的感情与精力投进了汉水石文化,执着追求,无私奉献。

从藏品看其文化品味

老淼子不离身的黑色挎包里,除了老掉牙的破手机和几款玻璃片片(眼镜、放大镜、显微镜)外,就是各种各色的汉江小石头。

人类学家说,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通常是爱上另一个自己,爱石亦如是。他写石:“石体坚贞,不以柔媚悦人,孤高介节,君子也”,这其实是他性情的写照。他赞石:“石头是一位智者,他静静地躺在山川河流,经受风霜雪雨,吸吮大地精华……”这是老淼子精神的写照!石头对于老淼子,如同徐悲鸿灵魂里的马,郑板桥骨子里的竹,周敦颐心中的莲。

单单汉江奇石,老淼子十年前就收齐了一百零八个水浒人物,他收藏的三国人物让石界惊羡,却让家人埋怨不解——重石头轻人头。因此老淼子在外人面前谈起他的美石,眉飞色舞,激情四射,但在子女面前,却深藏歉意。在亲人面前,他夹起尾巴,主动讲四大名著里的人物故事,每天一个不重样,但总会杜撰到石头上来。他那漂亮媳妇也是个性情中人,很快便听出兴致,这时的老淼子,再去品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宋江兄弟们、三国的英雄们,这间屋子就装不下《水浒》、《三国》里外的故事喽!

不想结束的结束语

远看襄阳老淼子,犹如一颗经年滚磨的籽料,他质润皮老包浆厚。作为湖北省观赏石协会顾问、千里汉江石友俱乐部发起人、汉江石文化研究会主任、襄阳市观赏石协会常务副会长、襄阳市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襄阳市风景园林学会副会长以及众多书刊杂志的顾问、特约高级撰稿人等等(累死我啦,名头太多!),他没有高人一等的官气,也没有迂腐文人的酸气,倒有一股汉江雅石的灵气与硬气。拿得起,放得下,是老淼子的人格魅力,虽然知足常乐,若能稍稍折一下他那形弯而神直的腰,真不知道能混到哪里喽。

猜你喜欢

汉水汉江襄阳
襄阳市第七中学
碧血丹心铸青史 汉水浩荡祭英魂
汉江春晓
襄阳销售打响春耕攻坚战
汉江,为你梳妆
守望汉江
歌曲:龟山苍苍汉水汤汤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汉江之歌
汉水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