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石头卖给达·芬奇
2015-07-09黄永边
黄永边
外界看我们都是很浅的,没什么文化,感觉你们表达不了什么深刻的主题,一旦拿到现代艺术的平台上,却上不了台面,因为说不出更深层次的话。
把石头卖给达·芬奇,不是别人,是达·芬奇。他是文艺复兴的杰出人物,是艺术大佬。要想做大石头事业,首先是要把石头做成这个时代杰出的作品,这是我理解的做大。
但是,一般人很难独立完成杰出作品,一定要让艺术大佬掺和进来。所以,把石头卖给达·芬奇是一种值得探索的路子。卖给达·芬奇的意思不一定是说从达·芬奇那里赚钱,而是与他发生关系的意思,关系越深越好。如果咱们能从习惯的“买卖”语境里逃脱出来,咱们可以将“卖”字换成“送”、“丢”、“借”、“当”、“讹”……
石界现在有几种“做大”的方式。一是自我做大,拿单个的石头去拼命宣传炒作。第二是组织做大,热衷于搞协会,把协会办得规模很大,什么人都拉进来。
第三种是产业做大,是咱们需要的一个方向。关键是产业做大之后,我们似乎还缺了一些什么东西。
咱们一直不太重视石语体系,只重视单个石头的解读,把自己的一个石头解读的很好,文字配的很美,就认为已经做到很好了,但其实咱们只是做到了第一步,后面表现石头的语言叙述与展示策划都往往被忽略了。
咱们见到的许多展馆其实是没有策划的,就是东西摆进去而已。咱们的石语体系建立起来之后要干嘛?就是建立石头的人格形象,没有人格形象的塑造,石头的艺术是不成立的,它在社会上是不可能通行的,人家也不可能认识你,也不认同你,咱们经常是在石界自己说话,这个好,那个好,其实艺术界根本听不懂,根本没有进入他们的眼界,因为你的表述是没有人格化形象的,人和石头是分离的。你夸奖别人的孩子聪明可爱,其实是言不由衷的,夸奖了这一个,也可以用同样的语言夸奖另外一个,不是自己有感情在里面。没有人格力量。我们要把它们统一起来,就像夸奖自己的孩子一样。你夸奖自己的孩子肯定带有很深的情感,因为你将毕生梦想都寄托在自己孩子身上。咱们什么时候有人把毕生梦想都寄托在了石头上?很少有人。我看到过很多人,都是很想急着告诉你,我这个石头很好,急着卖给你,你不买,我想着这价是不是出高了,你买了,我惦记着是不是价钱出得够高了。
塑造石头人格形象,就要塑造有精神内涵的石头人格形象。
我经常听到讲某个石友的故事,或者某块石头的故事,倒是很少从点连成线,没有持续去关注,没有去建立这种长久的内容。我举个例子,说说“黄白黑”这个形象的深和浅。
从生活角度讲,黄白黑其实走得很深,他走了很边缘的地方,比如青藏高原的某个角落,一般人进不去的地方他会去,甚至很多人生感悟的东西,带宗教色彩的东西,人与自然沟通的东西,甚至带有诡异色彩的东西,他都感受到了。但是从人生意义角度,其实还是可以继续深入挖掘的,挖出人生很普遍的意义,让人一看到就感觉“黄白黑”与“我”的关系,看到“我”与石头这样建立的感情关系,如果能达到这样一个层面,那么咱们石头的人格形象就可以走向社会。整个社会也会像解读一个很精彩的故事一样,去解读咱们石头的人格形象。
所以说要用文学的手段。咱们现在没有介入文学手段,最多就是停留在民俗手段上面,很多解读都还是在重复解读的层面上,达摩、观音,没有深入到更具体的地方,我们整个历史人文那么丰富的东西为什么不能利用呢?因为自己首先没有沉进去,所以外界看咱们都是很浅的,没什么文化,感觉你们表达不了什么深刻的主题,一旦拿到现代艺术的平台上,就上不了台面,因为说不出更深层次的话。
咱们也可以在民俗的道路上走出文学性来,有这几个人物可以做参考。
三毛,体现了命运与时代变迁,咱们解读石头的时候,我没有发现有几个人把他的命运和时代变迁解读进去,你解读的这个石头有没有命运感,有没有时代背景?往往是没有的。把整个中国文化当时代背景那往往是很笼统的。
一休,他有一些人性的冲突在里面,为什么大人爱看小孩也爱看,每看一集都会让你感觉到这个小孩太智慧了,为什么智慧,因为人文历史的东西都沉淀在这里面。
比如阿凡提,他是社会正义的化身,每一集故事都是很具体很形象的,因为他把很多民族文化的东西融合在了一起,而且那种幽默感,特别有阿拉伯文化的特点。
济公,善恶纠缠,很有佛教文化的特点。
我的意思是,咱们可以把对奇石的解读,跟文学作品联系在一起,和这些文学形象进行一个对照。
好,现在回到正题。怎么把石头卖给达·芬奇,怎么卖,走几步路。
第一步,把石头卖给他,你不要卖给别人,一百块买来,三百块卖给别人,没什么意思的,没有增值多少,那个石头还是那个石头。你如果把它卖个达·芬奇就不一样了,事情变得一切皆有可能。
第二步,达·芬奇将石头和《蒙娜丽莎》摆在一起,那么,达·芬奇摆的这个“摊”和一般的摊位是不一样的。他在向社会暗示,你的这块石头和蒙娜丽莎是等价的。
第三步,让石头变成《蒙娜丽莎》,就是说你那个石头,在达·芬奇的构思中,已经不是自然状态中的石头,而是艺术意味十足的艺术品。
第四步,跟达·芬奇的朋友们一起玩石头。达·芬奇是那个时代的领军人物,一大伙人都会和他玩在一起,所以你不要随便捆人,捆绑名人要捆正宗的,要捆就捆达·芬奇,真正被人敬仰的,有代表性的,代表一个时代或者地域精神思潮的人,有文化向心力的人,你判断对方是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是,你义无反顾地把石头卖给他,哪怕他不给你钱,你也卖给他。
《蒙娜丽莎》是一个时代的精品,而我们的很多精品石头,是被当成一般的商品卖的,所以要有《蒙娜丽莎》的概念,以后每卖一块石头,你想想看这个可能是《蒙娜丽莎》,说不定就不会那么急着去卖,你能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和你的石头联系在一起,你已经是一个艺术家了,你的展馆就变为一个有时代精神价值的精品馆,那就不是一般的东西了。
达·芬奇的这单“买卖”做成了,接下来就可以做这个“大作品”了。因为你有了文化“背景”。有了“蒙娜丽莎”这个艺术参照系,你就可以开始一般人没有开始的“创作”了。
一个时代的大作品,需要什么呢?
首先,你要是这个时代的表现者。咱们一般怎么做?就是罗列很多展品,和一个地方政府做业绩报表一样,做了什么,一个一个罗列出来。我们一般的展馆也都是这样做的,我这几年买了什么石头,卖了什么石头,都摆在那里让人家看,人家夸你,你也能满足。
其实你就是把石头拿回家了而已,并没有与石头建立什么联系,更谈不上感情。
其次,你要成为时代镜像的表现者。掌握生活或者社会变化的一种规律,用情感去表达他,你喜欢这些石头,外人只看到你的石头不错,却没有看到你与石头发生了什么感情,你只是向外人证明这块石头不错而已,所以要把感情带出来。
再次,你要是时代真相的表现者。你的石头展现要有明显的精神上探索的特点。看完一个展馆,咱们像看完一场电影一样,你会去思考,到底为什么是这样子的,它这样拍,到底要告诉人们什么东西,如果一个展馆让人家觉得主人有认真思考,是按照艺术的方式来编排石头,展演石头,那就不会被人轻易的否定。
单独几个导演拍出好电影是不够的,要有一群一流导演,电影才能让我刮目相看。
达·芬奇的朋友们,都是一个时代里有文化创作实力的一个群体,咱们要找这样的群体,比如你那个地方有一流的作家一流的画家一流的书法家,你要把这些人联合起来,进入奇石欣赏的领域里来,他们会共同产生一个文化效应,这个过程都需要这些人的介入,不是做好了请他们来看一下。看一下也没看懂,夸你两句走了,没什么更深刻的关系。
这个创作群体有自己标志性的精神现象,在充分解读的情况下从石头中走出来。咱们经常没有从石头中走出来,没有去表现社会生存状态的内容,没有艺术性,没有标志性的精神现象,咱们经常很满足于自己的石头摆出来,而摆的怎么样是真正考验我们水平的,咱们有没有后续创作力就看这个了。
什么叫标志性的精神现象?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精神现象。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报告文学,八十年代初的诗歌,八十年代中期的小说,九十年代后的书画复兴、持续多年的文物收藏热,都构成了这个时代的精神文化现象,石头文化也曾经几次差点出现在风口浪尖,但因为都处在文化大佬们的视野边沿,缺少评论界独具深刻内涵的文化解读,而一再丧失了它成为文化复兴标识物的机缘。
咱们放松一点神经,不妨娱乐一下,没有赢得引领风骚的时机,就回到文化生活的起跑线上,到路边去等达·芬奇,在通往罗马的必经路口,说不定就等来了文艺复兴的那伙大师们,咱们搞个小小的联欢,模仿评选什么最美某某,咱们评一组最美石头来玩玩,让大师们对着石头说:这个石头嘛,确实美得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