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国企海外投资的原则

2015-07-09谭浩

中国经济信息 2015年11期
关键词:国网公司相关者国际化

谭浩

为了在交易之后成功整合并购资产,国企的海外投资并购还特别需要考虑投资所在国除了项目出售方以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立场。

在“一带一路”战略下,我们可以预见,世界将迎来中资企业对外投资的新一轮高潮。在这轮“走出去”的大潮中,中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实力雄厚,在能源、交通、电力等战略性行业举足轻重的大型央企将会扮演重要作用。但是它们“走出去”,历来面临国内、国外双重信任问题。

前不久,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新州)举行的大选中,中国国企对当地电网的潜在并购成为选战的一个焦点。显然,为了证明中国国企的境外投资决定既不是基于政治原因,也不是出于企业决策者的个人私利,国企需要提供令人信服的、基于市场逻辑的理由。

什么样的理由是符合商业逻辑的?一般来说,企业的国际化扩张出于两个商业动因:要么是利用企业在国内市场已有的竞争优势,通过在海外市场的复制和规模化经营获得利润;要么是通过进入海外市场获取新的资源、技术和知识,培育企业新的竞争优势。这些是私营企业国际化的主要考虑,也理应成为国企决定是否海外投资的原则。

前不久由悉尼大学研究人员撰写发布的“澳中2014贸易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化工集团在澳洲的投资案例,对以上提供了有益的注脚。

中国化工集团在2008年收购的澳洲Qenos公司,是一家在职业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SHE),特别是在生产过程中危险物管理方面,具有世界领先技术和经验的聚乙烯生产商。通过对这家公司的收购和运营,中化集团得以学习这些经验。通过对管理系统的移植和人员的互通,中化实现了将Qenos公司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在集团内部中国其他工厂的扩散和转移。这样的海外投资,起到了1+1大于2的作用。

回过头来看,国家电网近年来对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意大利、中国香港、澳大利亚等地的电力市场均有大笔投资。截至2014年底,境外资产已达到298亿美元(约合1850亿元人民币)。该公司认为,这些海外投资基于公司的技术优势和战略目标,具有充分的可行性。比如,它强调其开发掌握的以特高压为代表的先进技术,可以成为其海外市场运营的竞争优势。同时,该公司近两年来成功发行总额分别为55亿美元和10亿欧元的数笔海外债券,用它的话说,做到了“利用境外资金投资境外”。

然而,从上面提到的企业国际化原则来看,国网公司似乎还需要提出更加令人信服的理由来支持它的海外并购决定。

比如,特高压技术是一项需要巨大投资的、长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这一技术在可预见的未来还看不到经济的可行性。而国网公司在海外发行债券,主要应该是基于融资成本的考虑,与筹集资金是不是需要用于投资境外项目,没有必然联系。即使是在境外举债,也不能降低该公司投资海外的财务风险。

为了在交易之后成功整合并购资产,国企的海外投资并购还特别需要考虑投资所在国除了项目出售方以外其他利益相关者的立场。这些都要求国企的海外投资决定是真正的市场行为,能够经受市场的检视,并且带来多赢的结局。在这一方面,上面提到的企业国际化的两个原则提供了一个思考的视角。endprint

猜你喜欢

国网公司相关者国际化
聚焦港口国际化
基于信息系统建立业务凭据管控体系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本科教学中教师调课现象审视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国网公司资金集约化管理研究
基于ERP下的国网企业会计基础工作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相互作用大学共同治理机制研究
XBRL的传播对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的影响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模式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