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歌舞文化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的初探①
2015-07-09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李倩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李洁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院王婷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 李倩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 李洁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院 王婷
佤族歌舞文化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推动的初探①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李倩
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李洁
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院王婷
摘要:前人对佤族歌舞文化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将从社会学的角度对佤族歌舞文化的内涵进行挖掘,即佤族歌舞文化是在佤族人们漫长岁月中形成的,是具有佤族文化背景与古文化遗存的佤族歌曲与舞蹈的有形部分与无形部分。有形部分如歌舞本身与舞蹈展演的组织形式、运作方式;无形部分,如有形部分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习俗、象征、体制、人际关系、态度、信念取向和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对佤族歌舞的开发,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体现了祛魅到复魅的过程,增加了佤族人民的民族认同,对国家安全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希望通过文献法、访谈法总结出佤族歌舞文化开发的历程,并使得佤族歌舞文化得到更好地开发和保护,促进云南多民族地区的社会安定和文化繁荣。
关键词:佤族歌舞 社会学 祛魅 复魅
佤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佤族文化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对佤族地区的安定团结、佤族群众的幸福祥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一首《阿佤人民唱新歌》唱遍大江南北,让全国人民感受到了佤族人民面对新发展机遇的欢乐,佤族人民是充满欢乐的民族,佤族生活的地方洒满了欢声笑语,欢乐的源泉来源于佤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美的发现和升华,而升华后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就是佤族歌舞的形成和流传。
1 佤族歌舞文化开发的层次
从图1看出,佤族歌舞文化得到了国家—省—县—乡纵向的开发,学校—企业—社会横向的重视,佤族歌舞文化特色鲜明,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都起到了较大的影响。
图1 佤族歌舞文化开发层次图
2 佤族歌舞文化开发的必要性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佤族是我国56个民族之一,佤族文化历史悠久,古朴自然,对佤族地区的安定团结、佤族群众的幸福祥和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大量佤族歌舞元素如插秧、纺线等来源于生活的动作运用于堪称艺术精品的全国首部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映象》中,足以证明佤族歌舞的魅力和生命力。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是佤族的主要聚居区,其中沧源县《重彩佤山》荣获2009年第十届全国舞蹈“荷花奖”。门佤艺术团在全省老年文艺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夕阳红民间艺术团在2006、2007两年全市民间打歌比赛中连续两次荣获一等奖。《司岗里狂想》、《激情司岗里》、《生命司岗里》等剧目,在四十年县庆暨首届狂欢节以及后几届狂欢节开幕式上演出后,受到领导、来宾及观众的好评,在临沧市及云南省上下引起巨大反响。西盟县《木鼓甩发》荣获第八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白马峪温泉杯民族民间大赛特别奖;打击乐《佤山鼓韵》和舞蹈《甩发舞》分别荣获云南省第七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比赛的金奖和银奖。
和以上丰硕的佤族歌舞文化艺术果实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沧源西盟两县的经济发展状况。2006年沧源和西盟县的佤族人口分别为135595人和58532人,占全国佤族总人口的48.95%。西盟县是“国家重点扶持县”,就是全县绝对贫困和低收入人口仍有61537人,其中:绝对贫困50297人,低收入11240人。2007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排在全省129个县(区)的最末位。西盟县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西盟县2012年全县生产总值为64000万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12673元和4055元,年均增长15.2%和30.3%。中新网从云南省沧源县政府获悉,2011年,沧源县社会生产总值达17.4亿元,2011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达3780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13590元。国家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考虑我国国情,从十个方面形成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准,其中两条重要的标准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和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佤族地区的经济状况不容乐观。本文旨在通过对丰富的佤族歌舞文化的开发,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保护。
3 佤族歌舞文化开发的成就
3.1 祛魅到复魅的过程
当下,神不仅不再成为人之为人的根据,同时也不再成为社会政治制度的设计支点,更加不再成为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内容和行为正当与否的判准。这一变化,被马克斯•韦伯简要地概括为“理性祛除巫魅”(任剑涛,2012)。佤族长期处于原始社会,大多数人信仰原始宗教,佤族将神视为最高崇拜,佤族认为木鼓是通天神器,木鼓敲响是与神对话。木鼓同原始宗教巫术、猎头等习俗有密切的关系。木鼓是一种原始文化的遗留,是一种原始特点鲜明的文化元素。佤族先民生存环境恶劣,为了消除紧张与恐惧和驱赶野兽,常用敲空心干树桩的办法来镇邪除害,防止野兽侵袭,渐渐地便发明了木鼓代替树桩进行驱恶除邪。木鼓最初的作用是在祭祀时通晓神灵和娱乐神灵的。祭祀活动由魔巴主持,他边念咒语边敲木鼓,告知神灵人间发生的事,然后剽牛乃至猎取人头祭鼓,以保村寨平安,谷子丰收,人丁兴旺。基于佤族曾有的猎头习俗和佤族对木鼓的崇拜,曾有地方政要扬言,“谁站在木鼓上跳舞,就要砍谁的头”,古时“木鼓一响,人头落地”,但时至今日,佤族不但男性举起木鼓跳舞,女性也能够站在木鼓上唱歌,翁丁的木鼓任随游人敲击,成为一种旅游吸引物。木鼓舞在各种场合都可以敲击。《木鼓舞》中木鼓打击的节奏也一改传统的庄严、神秘,加入了灵活、多变的节奏特征,技术性突出,动作设计张弛有度,展示了佤族热情粗犷、奋发团结的民族精神,除去了祭祀活动中落后习俗和非理性的原始宗教的糟粕,保留了人民积极上进的面貌和对未来幸福生活憧憬的精髓。由此可见,佤族歌舞文化的开发是一个“袪魅”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的处境中,人们不得不面对他们似乎难以面对的心灵撕咬、现实困苦、权钱压制、贪污腐败、社会不公、前途堪忧、拯救无望之种种折磨。人心秩序的重建,尤其是为使人心离开让人浮躁的极端功利欲求,重新归于安宁和谐,复魅运动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出路(任剑涛,2012)。佤族歌舞文化的开发不仅能将原始思想的糟粕去除,重要的是有破还需要有立,佤族歌舞文化的开发与保护还能“复魅”,即让人们重新建立起理性的、积极向上的精神意识,有利于民族的安定团结、和谐发展。云南省为了佤族歌舞的传承,设立了民间传承人,如课题组采访了沧源县永和村鲍叶内(云南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鲍叶内一家是从佤族民间挖到的艺术世家,鲍叶内和家人均表示,只要能跳舞,大家就有和悦的心情,她家的理想是“以后自己组织一个团队跳舞,不要求什么待遇,自己快乐就好”,鲍叶内自己用竹子等原材料制作乐器,不仅自己家跳舞,还教村里的老人和小孩跳佤族舞,并且在村子里需要的时候进行表演,如永和村教堂贺新房时就进行表演,促进了永和村子的欢乐和谐,让村寨的氛围更加祥和,人们心境更加豁达。佤族历史上就是感恩、爱国的民族,以前对党和政府的政策宣传,只要用高音喇叭一喊,全村的老少都会出来开会听取政策,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形式不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聪明的佤族干部认识到,佤族能歌善舞,善于用歌舞进行佤族文化的传承,于是现在对政策制度的宣传,则通过举办一个晚会,通过县上的文艺骨干,把党的政策,如计划生育、三个代表、十七大、十八大、民房改造、幸福工程等县委政府的发展思路等思想编成佤族歌曲、舞蹈这些佤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到村公所表演,达到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作用。为此,西盟县文学艺术届联合会和西盟县音乐舞蹈协会联合出版了《佤山飞歌》一书,此书不仅记载了许多佤族原生态歌曲,还包含了大量反映、歌颂佤族人民爱党、爱国,拥护和支持党的政策的歌曲,如《党的光辉照边疆》、《阿佤永跟共产党》、《改革开发就是好》、《解放阿佤是一家》、《和谐春风进佤山》、《佤山卫士》、《祝福祖国繁荣富强》、《科学发展促“三农”》、《山歌唱给国税人》、《阿瓦文化能兴县》等。这些佤族歌曲的开发使佤族群众的思想高度与时代并进,和中央统一。
由于佤族是跨境民族,沧源县西盟县与缅甸佤邦山水相连,同根同族,缅甸佤族与中国佤族之间经济、文化交往频繁,联系紧密。通过佤族歌舞的辐射与传播,缅甸佤族对中国政策有所了解,对中国文化加深了认识,对中国政府、中国领导人有了认同感,希望与中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于是,团结一致,和谐发展的思想油然而生,这种民族的认同促进了中缅边境的安全与稳定。
3.2 佤族歌舞文化初步实现再生产
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是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文化无论以什么样的形态存在,它一经形成就会凭借其极强的渗透力、借助多种方式进行传承和延续,从而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至于生存方式。经济学上把循环往复的生产过程称为物质再生产,文化传承这种周而复始的延续过程也可比作一种再生产,即文化再生产。佤族歌舞凭借其夸张的舞蹈动作、嘹亮的歌声、演员独特的外型特征,山地生活习俗背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佤族歌舞文化。远古的佤族没有文字,歌舞只能靠心记口传,世代流传,佤族群众们在日暮后,围在火塘边、打歌场自发地创作与传承。
佤族歌舞受民间力量的重视,发扬和促成佤族歌舞向市场迈进。西盟县最具代表性的新厂乡“小红米”民间佤族歌舞演出队已被邀请到过北京、上海等地演出,在西盟县也经常参加县委、政府组织的大型演出,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为佤族文化宣传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为村民演员带来了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临沧市的“桑嘎”艺术学校希望进入“桑嘎”的每一名学生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让佤山青年通过职业培训,走上艺术就业之路,把佤山歌舞搬出大山,走出云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佤山,走进佤山。随着临沧文化及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民族文艺表演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桑嘎艺术学校抓住这一机遇,针对旅游市场的需求,加强与国内各“主题公园”的沟通与衔接,建立长期的演艺人才供求关系,学校扎实有序地组织培训演艺人才不断输出。办学十二年来,学校已为深圳锦绣中华民俗村、欢乐谷、世界之窗、华强集团方特欢乐世界、桂林阳朔山水旅游开发公司、桂林乐满地、广州世界大观园、中山影视城、烟台市中华历史文化园,杭州乐园、大庆市旅游公司、珠海圆明新园、东莞丽城旅游区、青云山度假区、云南印象剧组等数十家旅游景区及艺术团队输送了36批合计3160名优秀的各民族演艺人才。学校所属的桑嘎艺术团6个分团,共256名演员常年在全国各地旅游景区驻演,展示着以佤族为主的各民族艺术魅力。通过桑嘎艺术学校对佤族歌舞文化人才的培养,扩大了佤族歌舞文化的影响,增加了佤族群众的就业,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佤族村寨、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郭锐.佤族木鼓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
[2] 陈美含.当代佤族木鼓舞文化变迁与保护性发展模式探析注——以西盟佤族自治县“佤族木鼓节”为研究对象[J].大众文艺,2012(1).
[3] 白永达.俗文化并不等闲[J].读书,1997(1).
[4] 高书生.文化再生产论——兼论文化和经济融合[EB/OL]. http://theory.people.com.cn/GB/82288/207260/207270/ 15193315. html.2011-07-19.
[5] 依托佤族歌舞资源,努力打造佤族文化名片——2009年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歌舞团工作总结[Z].沧源佤族自治县阿佤山歌舞团,2009.
[6] 佤族舞蹈职业艺术教育的推动作用[EB/OL].http://www.zhwdw.com/fenlei/minzu/6/9990 2.shtml.
[7] 樊华.传统与现代的互动——以沧源佤族艺术为中心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2011.
中图分类号:F7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15)07(b)-115-03
基金项目:①本文为20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基于文化再现理论的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理解教育研究——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的研究成果之一(EMA100453)。
作者简介:李倩(1980-),云南省建水县人,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旅游管理、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李洁(通讯作者)(1959-),云南大学工商管理与旅游管理学院,教授;王婷(1982-),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