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写精气神

2015-07-08邓丽云董奇阳

荣誉杂志 2015年2期
关键词:王骏字画书画

邓丽云++董奇阳

王骏先生自幼随父学习书画,熟读四书五经,师从多名书法大家,有所成就。在生意起落间悟出人生大道,专注投身艺术。创作中因循古意又加以创新,自成一家风格。独创行草、行隶之“综合体”,书法创作尤其考究气势,用墨善用“疾涩”之法,既喜流畅又好浑重,故作品既有气吞山河的奔放,又有灵动妩媚的娴静。他注重艺术作品的“美感”,希望书画走进寻常百姓家。教学传承艺术,促进各地文化交流,亦积极投身慈善,用一己之善良诠释艺术家的仁厚情怀。

艺术家风熏出一代书法家

王骏先生生於河南的一个书香世家,其祖爷是当时有名的书画大家,父亲亦深谙琴棋书画。受家庭环境的熏陶,王骏先生自幼就对中华传统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於是,年仅6岁的他开始学习书法,並学有所成,18岁就在河南老家开办个人书画展。

年岁的增长意味着生活的担子渐渐落在了自己身上,为了照顾家庭,王骏先生开始尝试做生意。生意上经历了一起一落的变化,亏败的他来到广州闯荡,几年的打拼过後生活和家庭都归於稳定。这个时候,处境不同,想法又发生了改变。王骏先生想,做生意有亏有赚,有风光无限的时候,也有一败涂地的时候,这都是一种生活,但赚再多钱也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所追求的是做自己喜欢的事,早已将财富看得很轻。於是,王骏先生放棄了打拼多年的生意,一心一意投入到艺术创作中去。

艺术之道,没有捷径,唯一的路就是勤学苦练。王骏先生就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在艺术之路上行走着,在书法和绘画领域均有所建树。他的书法风格是从古法中演变而来且又有所创新的,每幅字画都融入了他独特的智慧和感悟。最早,他学习“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後又沿袭汉简、米芾、王铎的书法,将诸位大家的风格融合起来加以传承,並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形成一己之风。这对他的书法路是一个铺垫,也正印证了他自己所说的,书画创作一定要有优秀的传统作为基础,真正的书画大师都是从传统中演变出来的,有传承才能有进一步的创新。“不乏有些书画创作者,大笔在纸上一挥,外行人看他的确是龙飞凤舞,而内行人一眼就能考究出其用笔、用墨和结构的把握是否足夠火候。”

在字体的选择上,王骏先生颇为讲究风格的与众不同。他的字体大体上分为两种,一是行草,二是行隶,即将行书和草书、行书和隶书的风格杂糅一起,组成综合体的文风。如他的一副作品“厚德载物”,就融合了隶书的字形和行书的用笔,厚实自然,又没有一丝刻意交融的痕跡。他的行隶风格,与其老师张海先生的肃静文风不同,显得较为厚重,但始终没有丢失书法的内涵,他说他眼中的书法就应当写气质,写精神,写意志,写品德。

书法最引人入胜的特点在於气势,要麽浩瀚磅礴的大气,要麽含蓄畅永的隽秀。而王骏先生的书法,可谓两者兼收並蓄。欣赏他的作品,既可以读出娴静舒雅,又有着一份气吞山河,结构奔放,笔力苍劲,行文间能将对生活的感悟和内在的情感一泻无餘,形成饶有张力的雄放明逸,隐约间又透出别样的灵动妩媚,自成一家。

让字画走进寻常百姓家

可以说,墨是书法的灵魂之所在,一幅作品的好坏,墨的运法显得尤为重要,而其往往由笔势的快慢、强弱和顺逆等因素所决定。在用墨方面,王骏先生主张“书法艺术讲究墨之乾枯浓淡粗细之变化”,墨的变化是他作品的特色之所在。在用墨中,他常取“疾涩”之法,疾笔求其劲挺流畅,涩笔求其凝注浑重。因循古意而又不守常规,大胆求字中之险,骨劲而气猛。将涩、辣、焦、浓浑然一笔,有力穿透书法艺术之精气神。

在王骏先生的书法作品中,最能凸显神采的是对中华吉祥“龙”字的艺术创造。此作品为龙年独创,左边是“龙抬头”,将龙的刚正、气量铿锵有力地凸显出来。续笔是“龙摆尾”,一笔带出蜿蜒的“龙尾”,形神合併,弯曲的笔势变化中又如涛浪翻腾,竟不失磅礴大气。最独特的是,王骏先生以《易经》中的经典“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填充龙的“背脊”,内容上表现出自强不息的精神,於章法上又与“龙”字大小並至,刚柔相济。龙尾处,他又精妙地一笔迂回,很好地诠释了书法艺术收放自如的境界,使得整幅作品又极富婉转的气韻。

从2008年开始专业从事书法创作,及至後来连开几家画院,王骏先生的艺术路走得既坎坷又快乐。他的画院以经营自己的书画为主,可以说,考量一个书画家作品的优劣,不单单是从艺术的角度加以评鉴,市场的反馈也是极具说服力的。香港是座艺术氛围相对浓厚的城市,部分字画收藏者对艺术作品颇有考究,因而对艺术家创作水平的要求也较高。王骏先生的字画在香港市场颇受欢迎,亦有多幅作品被粤港澳领导、书画爱好者收藏。

艺术要服务大众,这是王骏先生提出来的一个理念。他说,任何书画作品首先要给人一种视觉的冲击力,带给人最直接的美的感觉,让人赏心悦目、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书画创作最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在自己的作品走向市场时,王骏先生更注重它所具备的“美”的功能,而他亦希望这种美是没有贫富等级之分的。因而,纵使他的字画在市场定位上价值不菲,他卻依然以大部分人能接受的价格卖出,坚持大众路线,真正希望书画能夠走进平民百姓家,让普通的家庭都能挂得起字画。

渗透在艺术间的仁厚情怀

几十年的艺涯,俨然让王骏先生多了几分人生的沉淀。都说字如其人,艺术家作品的风格也会随着人心境的转变而转变。王骏先生回忆道,年轻时的文风略微有点漂浮,这与当时不羁的心境有关。现如今,作品摈除了年轻时的浮气,多了几分沉稳和厚实,十分精到,这是人生的沉淀,心境的升华。

艺术,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这句话深深地影响着王骏先生。在艺术创作中,艺术家常常会遇到瓶颈,如当艺术水平到达一定层次和高度了,应该如何提升自己?再或者,在完成一幅画的时候中途突然止笔,不知道该如何画下去?每每这时候,王骏先生就会多出去走走,去观摩名家的创作,走进大自然,增加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体验,把生活跟艺术真正融合起来,书写大文章。“艺术从来不是脱离生活的,艺术家要善於走进生活,从生活中提炼有价值的创作对象,再用艺术手段加以升华,唯有这样,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未来,王骏先生还会继续坚持,研习出更多好的作品,力求在书法和绘画上取得更大突破。

每有餘力,王骏先生就会将所学教授给学生,力所能及为传承中华文化做出奉献。他说,书画传承最主要是授业,儘管没有专门开班教学,仍有一批弟子跟随着他学习书画创作,也有许多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有幸得到他的指导,这大概就是孔子所倡导的“有教无类”。对於弟子,他提出了几点要求,一是人品好;二是对书法要有浓厚的兴趣和爱好;三是修养和悟性要高。他认为,艺者,以德为首,领悟力为其二,这才是对艺术的真正呵护。

能将喜好的艺术经营成一种事业,对王骏先生而言,无疑是人生中最大的快乐,这让他的生活更加充实而丰富多彩。为了让人生活出更大的意义和价值,王骏先生还积极参加各种慈善公益活动,募捐书画作品给宋庆龄基金会、红十字会、狮子会等慈善机构,迄今累计达300多幅,所拍得的书画善款,尽用於救孤助学。

王骏先生还担任中华书画院院长、中华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多个社团要职,在促进各地艺术交流方面取得卓著成绩。尤其是对比香港与广州的艺术现状,他颇有见地地谈到:“香港的艺术氛围很好,香港政府对文化产业也极为重视。而在广州,前些年只有懂收藏的人才会收藏字画,现在书画在广州已经普及开了,小至一个家庭和企业,随处可见各种派别的字画,这是很好的转变。”

坚持在一个领域耕耘並最终有所成就,王骏先生的动力很大一部分来源於他的家庭。让他一直感恩在心的是家人,尤其是妻子对他的支持,当初即使生意亏败,跟着自己吃苦他们都毫无怨言,这才坚定了他坚持不懈的信念。而今,他的几个孩子受他影响,都在书画上学有所成。画画之餘,他喜欢打乒乓球,因为书画创作主要靠手臂和手腕的力度,乒乓球正好可以锻炼到这两个部位。

“修身如养性,积善胜遗金。”这是王骏先生创作的一幅对联,渗透着他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命价值的思考。所谓“修身如养性”,大概说的是每个人都要通过一门喜爱的艺术或者生活方式,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而“积善胜遗金”,意为行善积德比送人黄金福报还要大。这是笔者透过王骏先生的艺术创作,所感受到的善良、仁厚的情怀,而这种情怀,正是他在艺术路上一直所追求与坚守的。

【王骏先生,号清雅居士,忘我斋主人,广东文化网艺术总监,王骏艺术馆馆长。担任中华书画院院长、中华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艺术品推广中心副秘书长、香港中华文化艺术名家协会理事等多个社团职务。书法创作主张在传统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有所创新,作品多次参加国内书法大赛並获奖,多幅作品被粤港澳领导、书画爱好者收藏。於2012年创作《百龙图》,获“成者为王”世界纪录,被评为“中国十大最具潛力书画家”。】

猜你喜欢

王骏字画书画
RNAGCN:RNA tertiary structure assessment with a graph convolutional network
豆腐里的爱
《CT成像:基本原理、伪影与误区》已出版
组字画
考眼力
古旧纸本字画孳生霉斑的鉴定
组字画
真情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