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货运标准化技术研究与应用的思考
2015-07-08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张红卫
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 张红卫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公路设施建设和道路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截止到2014年,我国现有公路总里程达到446.39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1.19万公里,居世界领先水平。截止到2014年,我国营运汽车达到了1 537.93万辆,其中货运车辆达到1 453.36万辆,吨位达到10 292.47万吨位。
从道路运输货运量和周转量来看,2014年公路货运量已经达到333.28亿吨,公路货运周转量达到61 016.62亿吨/公里,整个道路运输货运量占到整个综合运输货运量的76.13%,道路运输货运周转量达到全国综合货物运输周转量的33.12%。在综合运输体系中,公路货物运输举足轻重,真正发挥了支撑和枢纽作用。
与此同时,与货运发展需求相比,这几年整个道路货运业仍然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是典型的“三低一高”,尤其是货运车型种类过于繁杂,不仅影响了货运车辆的运输效率,也增加了道路交通安全和道路货物运输的管理和成本。
道路货运车辆的标准化是保障道路货运车辆使用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节能减排,节约管理成本,满足综合运输需求的重要载体。造成我国道路货运车辆车型标准化程度低的因素较多:
第一,标准管理不健全。包括对车辆管理的部门比较多,从规划、生产、使用到报废等,出现“九龙治水”。标准体系多,有国家车辆标准、国家安全环保节能标准,也有各个行业的标准。标准内容交叉不协调,车型的分类有好几种,整车安全、综合性能检测方面标准也不一致。标准数量众多,但货运车型标准化技术体系不健全。
第二,标准技术水平低。围绕着现在热议的GB 1589的修订,我国现行的GB 1589标准在整车尺寸、质量和综合限值方面存在着与欧美标准以及与我国现实需求的不协调性,同时有关公路设施交通安全与运输效率的综合性和特殊性设计方面也有待改进。标准水平比较低主要反映在车辆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和车辆测评技术方面,对于提高货运运输效率的列车行车稳定性、制动安全性以及道路通过性评价与设计要求方面,有关设计、评价、检测标准比较缺失,有关运输车辆的使用维护和检测要求水平不够高。
第三,标准执行不统一、不到位,车辆一致性差。
国际车型标准化的经验借鉴
欧美车型标准化是模块化的车型结构和合理的质量限值相结合,在模块化结构中分为载荷单元、牵引车辆单元和挂车单元,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模式的挂车列车,进一步提高道路货运车辆的运输效率。模块化列车具有几个方面的优势,高效化、单元化、标准化、系列化、联运化。欧美模块化车型结构综合考虑了道路设施建设标准、车辆设计和生产标准、车辆使用安全与运输管理标准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创新车型的结构配置与要求,实现道路货物运输安全、高效和绿色环保。欧美日都有不同的有关道路运输车辆方面的法律,在法律框架下有着各自不同的技术法律体系。
从欧美日的车型技术发展经验来看,他们用法治思维完善运输车辆与使用管理、设施建设与维护等方面的法规标准体系,统筹相关的规划、政策、标准及实际管理。两种制度认证,还有召回性的管理要求,包括零部件和整车的认证体系、认证要求,以及行政技术方面的支持管理部门和支持机构,这些在国外的法治体系框架下能够明确管理职能与分工,能够严格法规标准的实施,发挥事前、事中、事后各管理服务部门的作用。
标准化助力“四个交通”快速发展
“四个交通”是交通运输部这两年来加强综合交通的发展,交通部提出综合交通、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发展理念。车型标准化和“四个交通”快速发展是直接相关,标准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条款的活动,是实现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货运车型的标准化主要包括车型结构标准化,技术性能标准化,测试评价标准化,运行管理标准化。现阶段我们认为,道路货运车辆的标准化就是为了保障道路货运车辆的使用安全,提高运输效率,促进节能减排,满足综合运输等相关要求所开展的法规标准体系建设。主要标准项目制修订和有效实施与管理,将通过有关法规制度体系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关键标准制修订以及有效实施与管理,保证道路货物运输安全高效,实现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和平安交通“四个交通”的发展目标。
一是推动落实深化改革总体战略的具体体现,希望通过这项工作能够对管理职能交叉、车辆管理断链以及有关社会突出矛盾得到有效解决。
二是车型标准化是推动现代物流业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通过货运车辆到运输系统层层标准化的贯彻落实来促进现代物流业的转型发展。目前整个道路运输实际现状就是这样,各种车型参差不齐,多种多样,各种不规范的运输,不规范的装载,个性化、差异化,各种各样的车辆严重制约了高效运输的发展。目前由于货运车辆的标准化率不足50%,货运车型2万多种,这些车型与货运站场、货运装备标准缺乏衔接,现在车辆结构、车辆尺寸、车辆配置性能也阻碍了多式联运和甩挂运输发展,厢式化率不足20%,远低于欧美80%的厢式化水平,制约了标准化托盘的使用,也不利于机械化、自动化装卸装备的使用。
三是道路货运车型标准化是综合运输的关键支撑。综合运输是指水运、铁路运输、民航、公路运输四种交通运输方式之间的有序协调,涉及到货物单元、装载单元的有效转运,如果没有高度的运输标准化是无法实现这些运输方式的有效切换和协调的。一个是标准化的货物单位,包括货运托盘、集装箱、可交换厢体、营运货车或厢式挂车,必须以标准化货物包装单元为基础,通过运输装备的科学设计、合理配置、以及基础设施配置实现与不同运输工具的有序连接匹配。
四是道路货运车型的标准化是智慧交通的重要载体——两化融合,下一步高效综合运输没有信息化的手段是完不成的。将来货运车辆的两化融合、车载终端、调度平台等都需要车型的标准化作为基础加以支撑。
五是道路货运车型标准化也是绿色交通的重要抓手。目前道路货运业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占交通运输业的83%,我国货运车辆百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国家高出30%,各种汽车排放也远高于国外。我们下一步在建设绿色交通中有很多工作要做,包括轻量化车型、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这些都需要通过标准化贯彻落实。
六是道路货运车型的标准化也是平安交通的基本保障。目前货运生产和改装企业多达800家,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的一致性较差,大多数企业车型自重超标,ABS装置减配,影响了车辆的交通安全,也影响了通行效率,降低了道路货物运输的正常通行秩序,非法超载运输也是比较严重。目前货车占全社会汽车保有量仅为10%,约有1 500万辆的货运车辆,但是它的交通事故占16%,造成死亡人数占总数26%,由此引起了财产经济损失占全社会的32%。可见以标准化手段促进货运车辆的安全水平的提高是刻不容缓,ABS、ESP、TCS等先进电子控制技术必须逐渐在货运车辆上推广使用。
推动货运车型标准化助力于“四个交通”的快速发展,也有利于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也是依法治国的新要求。改革开放以来,目前交通运输部在营运车辆上安全保障的职能定位上也提出新的要求,对全社会诚信体系进行建设和积累有关的工作经验。在这个形势下,交通运输部提出发展货运车型标准化的要求,目前已经通过几轮讨论,还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
标准化技术创新与应用的建议
第一,建立道路货运车型标准体系,指导标准化工作有序开展。1、从道路货运车辆“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服务与管理角度出发,梳理现有货运车型相关标准,完善经营性机动车的分类方法,构建涵盖车型结构、技术性能、检测评价、使用维护、运营管理等方面门类齐全、技术合理、现实可行的货运车型标准体系。2、以道路货运车型标准体系作为技术依据,严格道路货运车辆的准入和退出,提升营运车辆安全、高效与节能等方面的技术水平,为道路货运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支撑和保障。
第二,完善车辆装备标准规范,提升技术与管理的服务水平。1、研究制定《营运货车运行安全技术要求》等货运车型主动安全、被动安全、运行管理与应急保障等安全技术标准。2、研究建立我国货运车辆模块化系统,尽快形成《侧帘车通用技术要求》、《中置轴车辆通用技术要求》、《道路车辆牵引车与挂车间牵引耦合装置》、《双挂汽车列车结构与技术要求》、《驼背运输车辆技术要求》等标准化车辆与部件总成的技术要求和相关匹配连接协调性标准。3、以研究与应用的技术数据作为基础,攻克法律法规方面的阻碍。4、研究提出适于绿色交通发展的节能型汽车、新能源车辆选型要求,使用维护规范化管理机制,有效促进节能减排,提高货物运输能源效率。5、开展国际道路货物运输车辆选型技术要求研究,规范我国从事国际道路货物运输的车辆产品,为我国国际道路货物运输提供车型支撑,促进区域国际道路货运业及“一带一路”经济的健康发展。6、推动智能车辆、智能交通关键技术与标准研究及应用,在信息安全、车辆安全、通讯安全方面取得突破。
第三,严格标准的执行,确保标准作用的发挥。1、应建立完善道路货运车型标准化制度以及配套实施细则和操作规范,努力将交通运输部对营运货车的技术要求充分体现于车辆的公告管理、CCC认证管理、注册登记以及运输证发放和车辆报废等现有的管理制度中。2、生产环节要保障标准全面、有效的落实,保证产品质量性能一致性;使用环节更要注重标准参数、指标的合规、真实性,真正将车辆的性能、质量优势体现到运输管理中。3、建立基层工作人员教育培训的长效机制,提高基层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并建立现代化的考核与追责制度、完善执法信息反馈平台,使之成为货运车型标准化工作有效实施的保障条件。
第四,加强标准实施效果评估与改进,促进车型标准化发展。1、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就是通过有计划的质量活动,收集标准实施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修订的需求与建议等,为标准修订提供技术支撑。2、为有效监督标准的执行力和实施效果,应制定货运车型标准实施效果评价管理办法,建议每五年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对标准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3、行业管理部门和标准化管理部门提交标准制修订工作计划时,必须提交标准实施效果评估报告,规范标准复审、实施后评估等工作,有效解决货运车型标准缺失、滞后和老化等问题。
第五,以点带面、有序推动,为“四个交通”建设助力。1、以重点科研成果为支撑、标准化车型为先导、激励政策为保障、试点示范工程为依托,助力“四个交通”建设。2、结合GB 1589-2004《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和GB/T 26774-2011《车辆运输车通用技术条件》联合修订工作以及治超工作的落实,以商品车运输车、液体危险货物罐车、低平板半挂车、铰接汽车列车为现有车型优化和管理的突破口,以模块化的双挂汽车列车运输系统的建立为新装备研究应用的突破口,在规范现有车型标准化的同时,稳步推进新装备的标准化。3、依托重点科研成果,解决制约目前运输效率提升的标准、法规、技术难题,促进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4、重视经济政策引导作用,配套强有力的财政支持和鼓励政策,保障老旧重型货运车辆更新替换和先进货运车型及装备技术推广应用,推动货运车辆的更新升级。5、在JT/T 886-2014《道路甩挂运输车辆技术要求》、GB/T 29912-2013《城市物流配送汽车选型技术要求》实施的基础上,以欧洲双挂汽车列车与我国自行开发的双挂汽车列车作为同步试点对象,在完成强制性准入性能测试后选择合理省市和确定线路同步实施示范工作,根据车辆实际运行情况总结经验,稳步、有序推进和转化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