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本无痕

2015-07-07黄巧雯

户外探险 2015年7期
关键词:张宇排泄物登山者

黄巧雯

当你回忆起自己的登山时光时,你会想到什么?除了自己的英姿勃发、山峰的无言美景,是否想起自己留在山峰上的垃圾?享受山峰带来的挑战快感时,你是否想过自己应负的责任?

这个警钟终于有人亮亮堂堂地敲响了,第二次。

由成都领攀登山培训学校发起的第二届山峰卫士—四姑娘山三峰公益活动在全国招募了10个志愿者,众筹了活动所需经费,协调了当地向导和景区管理局一同参与,于2015年5月23日~30日完成了一次关于山峰环保的前瞻实验。

看得见的是,团队改造了两个环保蹲位、安置了七个指示路牌、四个特制的金属垃圾桶、捡了30袋大号编织袋垃圾、提供了2000个生物排泄物收集袋。看不见的是,环保理念与LNT法则都深深地扎在了参与者的脑中,种子播撒完毕,只待春风来。今年40岁的老付是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的登山协作,已有生命中几乎所有的岁月都在四姑娘山的美景里浸泡着。20年前,他是采药人,几乎每天都有10小时疯跑在山上,一天最多也只能碰到四五个同村的采药伙伴。没有游客的山上,雪线之上,洁白耀眼,雪线之下,红杉林、沙棘林、柏林、川杨林、胡柳林按海拔的顺序将山峰装点得绿云如聚,五彩斑斓,安静的清晨,白日穿透雾霭,林子里闪着光的必定是露珠。

今年5月27日,当老付扛起路牌与山峰卫士们一同在四姑娘山三峰徒步时,国家自然风景保护区四姑娘山的游客数量已经接近每年七千人,而登山者占据其中的70%。“最少时一天也能碰见三四批几十名登山者”,山林里经常反射出强光的变成了各式各样的金属废弃物,比如易拉罐拉环。随着海拔从低到高的上升,蓝色的紫堇、紫色的报春、黄色的绿绒嵩各自燃烧生命,入侵的外来物—矿泉水瓶、金色的红牛罐子也在一旁看岁月渐老。“岁月是把杀猪刀”,20年后,老付觉得,原来这句话对山也适用。

扛路牌的老付身后,有一个叫“山峰卫士”的团队。今年5月23日~30日,第二届山峰卫士公益活动在四姑娘山三峰进行,和老付一起上山收拾残局的,还有八位当地的登山协作,十位来自各省市的山峰卫士志愿者,来自无痕山林(LNT)的高级讲师莲花(自然名),以及发起者领攀登山培训学校(以下简称“领攀”)团队。最终下撤时,三峰大本营留下了两个环保厕所、七个指示路牌、马帮扛回了30袋L号编织袋装的垃圾,还有2000个生物垃圾排泄袋留给了四姑娘山风景区管理局。

缘起:“人类必须回馈山野”

“是时候让登山的人为山峰尽一点责任了。”10年前,项目发起者、领攀负责人、美国登山家曾山就隐隐生出了这个理念,2004年8月,他和另外六名国内攀登者首登并命名了雀儿山,让这座原本无人涉足的未登峰出现在国内登山爱好者的视线中。两年后,重返雀儿山的他却发现原本纯白的冰川沾染了各种人造垃圾:塑料袋、排泄物、炉头甚至绳索。“Guity”,他挑了这个词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

“山野是我们的学校,人类在不断攀登,挑战极限的同时,必须要回馈大自然。”2013年5月,在半脊峰的攀登活动中,曾山的理念与之后成为领攀市场负责人的张宇一拍即合,张宇当即决定要加入领攀登山培训学校,合力发起这项在曾山脑子里盘旋了多年的回报山野的全国性公益活动。曾山说,英文名我已经想好了—“Mountain Responsibility Team”,张宇则迅速回应:“中文名不如就叫山峰卫士。”“山峰卫士”推行野外无痕(Leave No Trace)的登山理念,活动内容主要为“定期组织山峰垃圾清理、登山路径维护、修建原生态环保厕所等”。其中,最核心的元素是人。“山峰卫士”活动每次都面向社会公开招募志愿者,协助地方管理机构围绕登山及户外活动设立有效的环保机制,推动环保理念的传播,这是曾山和张宇最为看重的环节。

“我们的最终目的不是组建一个捡垃圾、修厕所的团队,更不是每年做一场公益秀,而是希望播撒种子,将LNT的理念种到每一位志愿者、每一个管理者心中,再借由他们潜移默化地扩散出去。”在前往四姑娘山十八拐的国道上,曾山把活动比喻为“在安静的湖水里投一颗石子,然后等着涟漪一圈圈扩大”。

真相:“丢垃圾容易,捡垃圾难”

陈欣是热爱户外的重庆男青年,这次从海拔3200米的长坪村到海拔4400米的四姑娘山三峰大本营,路程不足五公里,往常轻装徒步最慢三小时就能完成,这次竟然耗时七小时。原因是,“路上的垃圾实在太多了”。

据风景区管理局的数据统计,每年用于清理垃圾的花费逐年上升,相比2013年投入的119匹马、76人,共58,000元;2014年截至9月就已经消耗了110匹马、70人,共56,000元。在四姑娘山风景区,相比大峰和二峰,海拔更高、登顶难度更大的三峰已经是污染状况相对较轻的了。而且,队伍出发的三天前,登山协作的团队就捡了一遍垃圾。然而,30人的团队仍是处于五步一顿的状态。与其说是徒步,不如说是排雷。

如果非要分等级,主路就是排雷的入门级,队员要学会用余光发现两旁植物根茎中、溪流里、红色土壤里,稀松半埋着的白色餐巾纸、小烟头、食物包装袋和各种罐头、水瓶。每个登山的岔路口、平台区则是升级版,打包掩埋的垃圾袋和路餐垃圾都将在这里密集出现。3800米海拔的树线上,陡坡处的杜鹃林、沙棘林灌丛则是当仁不让的重灾区—垃圾会被大风卷入密集的矮木里,无法逃离。矮且密的根茎下,宽敞之处仅能容入一个娇小女性的身躯蹲爬潜入,浓密之处,手指都无法抵达。在海拔3900米的牛棚子(第六休息点),30人的团队像四散的玻璃球,身着颜色鲜艳的冲锋衣埋身在密林里无法自拔,捡拾的垃圾足足装满了五个垃圾袋。曾山在这里捞出了一个过期五年的陈年红牛罐,已经停产的方便面品牌的垃圾袋也被队员挖了出来……

最严重的“垃圾掩埋地”非三峰大本营莫属。在看似整洁的砾岩地表下,垃圾清理组发现了三个埋在大石后、砾岩下的垃圾掩埋洞,眼看着积攒多年的垃圾重见天日,难过、震惊与成就感等比例出现。

来自山西一户外俱乐部的志愿者杨霄睿说:“我们平时组织活动都会强调让队员把垃圾带走,这是我第一次带走别人产生的垃圾,也是我第一次那么仔细地搜索一座山峰—表面的青山绿水下竟然埋着那么多垃圾。”

没有被无缘无故扔下的垃圾。人生经验各异的队员脑补了三种主要的扔垃圾理由:一、自然自带降解功能,扔一点不是罪;二、高海拔徒步负担重,下山过程中体力不足只能就地掩埋;三、没有找到垃圾桶。

针对第一点,深谙垃圾降解之道的莲花沿途科普,在自然的条件下,常见垃圾降解所需的时间分别为:烟头—5~12年;非降解塑料袋—450年;塑料瓶—10~20年;铝罐—200~250年;玻璃瓶—永远不会!就连产自山林的苹果核和橘子皮也需要1~2个月的时间才能降解完毕。而在极寒低氧的高海拔环境下,降解的时间更是被大大拉长。因此,有意或无意留下的垃圾都是沉重的负担。

“在环保意识这点上,日本登山者是做得最好的。”四姑娘山管理局主任马毅说。90年代,日本登山者雇佣了当地的协作上山,对于国际登山者,协作们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到达休息点后,协作终于放松下来抽了一根烟,烟毕,一抬手将烟头扔下陡坡。结果,登山者格外生气地冲过去说:“你今天没有服务费了!”协作不忿,但是一路观察下来竟不得不服—他们抽烟时都会小心地将烟灰弹落在两个火柴盒大小的小铁盒中,烟蒂更是从无旁落。无论上山下山,都会沿着主道行进,不小心踩塌了植物还会就地扶正埋土。真正是不带走大山的任何东西,也不留下记忆以外的任何痕迹。“当你看到一个外国人对你故乡的一草一木都发自内心地珍惜时,作为主人翁,我们是没有办法不被触动的。”

“我们都只是过客,只有大山是千秋万世的,我们不应、也没有权力破坏它永恒的美丽。”这句话,曾山感性地说了两次。

真相:排泄物在高海拔是有毒之物

这次活动最具突破意义的是环保便袋和蹲位。

每座山峰的营地附近都修建有简易的厕所,排泄物会堆积在将近三米深的坑位下,等待自然降解。然而,随着中国商业攀登和民间自主攀登的兴起,排泄物的问题逐渐变成了不可承受之重。四川的半脊峰、雀儿峰、大峰和二峰都面临着“满坑”的尴尬,这次选择状况相对较好的三峰作为公益活动的站点也是出于未雨绸缪和实验的考虑。这个尴尬挑战的不仅是登山的舒适度,更有冰川和环境污染的治理现实。

“我们知道人类的粪便是可以自然降解的,为什么我们非要将高海拔的人类粪便带下山?”莲花说,人类的粪便若是通过堆肥可以作为肥料使用,但是高海拔地区极寒低氧,自然分解的速度极其缓慢,随着时间的累积,一个不断有登山者入住的大本营,粪便污染将变得不可控制。此外,人体粪便重量的30%是细菌,并且包含很多外来食物的残渣,如果登山大本营的位置正处在居民生活用水水源地的上游,人体粪便经过自然降解后,细菌就会随着水流去往下游,污染下游居民的饮用水源,引发疾病。

“商业攀登的重镇、尼泊尔地震之前的珠峰大本营正遭受着非常严重的粪便污染。”曾山说,被风化的粪便颗粒会飘散在雪山、冰川之上,取雪化水的登山者都很难逃开腹泻的命运,经年日久,居民用水的状况也不容乐观。

当然,这样的尝试,这次活动绝不是第一个,也不是第一次。在美国的Mt.Rainier国家公园,公园方就强制要求上到Rainier冰川上的游客用管理部门发放的粪便收集袋将自己的排泄物带下山。在三峰的公益活动之前,2014年10月领攀的初级登山培训就在高山的各个营地让学员收集个人的排泄物,并在最后集中运往山下处理。

与当时简陋的收集袋相比,此次尝试推广的收集袋经过领攀团队,尤其是张宇非常多的尝试和改进。收集袋和木制的坑位均为独家设计,收集袋中还配有四处对比寻觅而来的除臭剂和凝固剂。在试验过程中,曾山曾经献出家中的猫砂,张宇曾经试过国外的可降解收集袋,坑位和收集袋的大小,都经过多次设想、试验和组合,最终的结果是通过这套装备,可以基本实现无臭无渗漏地将排泄物运下山了。张宇打趣地说:“我曾经还想过是不是要申请个专利。”

考虑到登山者的心理接受能力,本次公益活动中,领攀决定为有心理顾虑的登山者留一条“执行的缝隙”:三峰大本营现有男女各两个坑位,分别改装一个,给大家留下选择和适应的余地。

期待:总有一天,想的会变成真的

在这次山峰卫士公益活动中,当地的登山向导、协作、管理局人员和志愿者同坐一堂,探讨了四姑娘山的变化,畅想了各自对四姑娘山的期待。总结起来,一共有四条:

一、希望山峰河流美好永续;二、希望游客环保意识变强;三、希望可以传承和发扬藏文化;四、四姑娘山户外运动产业有更高的专业度。

这些看上去干巴巴的字眼在海拔4400米的三峰营地上,清晨的白雾升起充满山岚时,云彩如练的星空月夜下,突然变得格外具体和生动。

在山峰面前,一切语言都是苍白。今日的一切,只是一个开始。希望山林无痕的责任感与善意,能与山峰和时间一样坚强、永恒。

猜你喜欢

张宇排泄物登山者
有点“二”的女生也很可爱
娱乐圈神秘贵妇,拒绝刘德华后将丈夫捧成巨星
诱惑
诱惑
诱惑
攀登世界之巅
蜗牛的“便便”什么色
张宇背后的大女人——十一郎
丹麦惊现700年前的厕所
牛排泄物制能源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