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血与山川共碧

2015-07-07周晓丹

文化交流 2015年7期
关键词:富春江郁达夫

周晓丹

在风景佳绝、一川如画的富春江畔的鹳山上,耸立着一座飞檐翘角、玲珑古朴的五角亭,那就是纪念郁华、郁达夫两烈士的“双烈亭”。亭上方悬挂着茅盾1980年手书的匾额:“双松挺秀”。亭柱上镌刻着赵朴初、俞平伯题书的楹联,前者苍劲,后者雄浑;亭北两侧嵌有当年富阳县人民政府所立的两块镌有烈士肖像和小传的石碑。两帧白描肖像出自著名画家叶浅予手笔,形神兼备;肖像上方有双松对峙,象征英灵与青松常在。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批准郁华、郁达夫为革命烈士。“双烈亭”俯临大江,为美丽的富春江增辉添彩。

郁华,字曼陀,生前是一位守正不阿、伸张正义的著名法官,其弟郁达夫则以新文学大作家而饮誉中外。他们虽然职业不同,但都在烽火弥漫的时代,勇敢地投身抗日救国的行列,最后都死于日寇的屠刀之下,以身许国,名耀史册。

郁曼陀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一直在司法界任职。1932年郁华到上海担任江苏高院二分院刑庭庭长,主管刑事诉讼案。当时上海白色恐怖笼罩,郁华执法如山,正气凛然。郁华利用租界法权,坚持司法尊严,以维护民族利益,保护爱国人士,严惩民族败类。1933年廖承志被捕入狱,郁华坚决拒绝南京政府军法处的引渡要求。后经郁华等多人营救,廖承志終于被释出狱。何香凝为此画有一幅《春兰秋菊》图赠郁华留念。对为非作歹的日寇汉奸,只要落入法网,郁华总是严加制裁。

郁华曾拒绝无数次贿赂,多次拒绝过日本人、伪政权要他出任伪职的威逼利诱。为此收到过附有子弹的信:“如再不参加我们的组织,你的生命难保。”郁华则斩钉截铁地说:“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民族气节决不能丧失。” 当时有人劝他暂返故里避祸,他则说:“国家、民族正在危急之中,怎能抛弃职守?我当做我应做之事,生死就不去计较了。”

那些群狐狗党早把郁华当作眼中钉,欲置之死地而后快。1939年11月23日,风萧萧,雨霏霏,郁华早餐后出家门正欲驱车去法院,突然遭日伪特务枪击,胸部连中三弹,当即倒卧车中,以身殉职。一位正义的法官就这样倒在日伪敌特的枪口下,成为我国司法界在抗日战争中为国牺牲的第一人。

1940年3月,上海各界人士为郁华举行盛大追悼会,远在新加坡的郁达夫寄来亲笔书写的一副挽联:

天壤薄王郎,节见穷时,各有清名扬海内;

乾坤扶正气,神伤雨夜,好凭血债索辽东。

可是没过几年,1945年秋,郁达夫也在印尼的苏门答腊被日本宪兵杀害,应到了“各有清名扬海内”之言。

郁达夫这副挽联,既悼念颂扬大哥郁曼陀正气凛然的一生,也是他自己投身抗日精神的写照。1937年,他被推举为“福建文化界救亡协会”常务理事长,主编《文教周刊》和《救亡文艺》,撰写抗战政论,揭露日寇侵略罪行,号召民众“加深团结,加强抵抗”。1938年3月,他来到当时抗战的中心—武汉,见到了周恩来。周恩来留他在三厅担任“设计委员”,同时他又被选为“中华全国文化界抗敌协会”理事。他精神振奋地投身于抗日救亡的洪流,到台儿庄等地劳军,并冒着敌人炮火,到浙东、皖南前线察看,写过许多激动人心的战地报告和鼓励抗日的文章。

不久郁达夫前往海外宣传抗日救亡。在新加坡,他曾三次发起稿酬捐助运动和文稿义卖周,为国内文艺界筹措抗战宣传经费。他前后主编过1l家报纸副刊和杂志,最多同时编8种。他在兼任《星洲日报》代主编期间,平均隔日写一篇社论。郁达夫身负“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和“星洲华侨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的重任,出入于枪林弹雨之间,动员与组织华侨抗击入侵的日军,战斗到新加坡即将沦陷的最后时刻。

“难兄难弟同殉国,春兰秋菊见精神”。郁曼陀遭敌特暗杀后,夫人陈碧岑于悲痛之中将一件血衣保存下来。富阳地方人士于1947年4月,埋葬郁华的血衣于鹳山。1996 年,值郁达夫诞辰100 周年之际,重建了血衣冢。如今,“郁曼陀先生血衣冢”用青石护围,静静地躺在“双烈亭”的毗邻处。旁有“双烈园”石碑题记。

在“双烈亭”一侧便是“松筠别墅”,那里原是郁曼陀奉养老母的小筑。黎元洪赠郁母“节比松筠”匾额,郁曼陀因此命名其居为“松筠别墅”。一道低矮的粉墙,一个圆圆的月洞门,上方由著名书法家黄苗子书写的“松筠别墅旧址”匾额,进得月洞门只见几棵高大的芭蕉映衬着一座砖木结构小楼。现在松筠别墅已被辟为“郁曼陀、郁达夫烈士事迹陈列室”。

楼内窗明几净,显得十分宁静雅致。一楼两室陈列着郁曼陀、郁达夫生平、事迹的图照和当代名家为纪念两烈士精心而作的书画。二楼是郁母卧室和郁曼陀藏书室。1937年12月,日军入侵富阳,郁母陆夫人以女性之刚烈,绝食殉难于此。卧室壁上悬挂着她慈祥端庄的遗像。这是她绝食殉难前一年的留影,遗像已经有点泛黄,默立像前,似乎还能听到这位老夫人的声音:宁愿饿死,决不做亡国奴!

郁达夫得知母亲噩耗悲愤至极。时值他主持的“福建文化界救亡协会”被迫停止,国难家仇齐涌心头,他疾笔写下:“无母何依,此仇必报。”

郁华不仅是一位忠贞鲠直的法官,而且是造诣精深的诗人、画家、学者。他曾是“南社”诗人之一,身后有《静远堂诗画集》等行世。郁华吟诗作画每每不忘多灾多难的祖国命运,于书画诗文中寄寓自己愤世嫉恶的情怀。松筠别墅陈列室的玻璃柜中陈放着郁华《静远堂诗抄》《东京杂事诗》手稿等珍贵文物。

劫余画稿未全删,历历亭台忆故关;

烟影点成浓淡树,夕阳皴出浅深山。

投荒竟向他乡老,多难安容吾辈闲;

江上秋风阻归棹,与君何日得开颜。

这是在抗日战争初,郁华殉难前不久写给夫人陈碧岑的《忆松筠别墅示碧岑》诗。

抗日战争结束后,故乡父老在鹳山麓建了血衣冢,夫人陈碧岑在下葬血衣时,焚化了她用郁华前韵写的《和曼君旧作》诗:

残芜新莠待锄删,应忆松筠返故关;

两岸疏村江上树,一抔黄土宅旁山。

深仇未雪难消恨,大逆犹存莫等闲;

儿女归来同洒泪,血衣冢侧慰衰颜。

郁华女儿郁风承先父遗范,后成为当代颇有影响的画家、学者。

鹳山三面环水,山水相映,郁达夫故居,位于富春江南岸的郁达夫公园内。当时叫满洲弄,新中国成立后称达夫弄。故居坐北朝南,面临富春江,1998年因旧城改造移地重建。2003年2月,郁达夫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2002年以来,富阳市文物部门广泛征集资料、实物,对故居进行修缮与布置陈列。故居屋前有花园,植以花木嘉卉。室内陈列以实物为主,用图照加以衬托,充分反映了当时郁氏家族生活的情景。

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漫步在独擅山川形胜的“双烈园”,极目烟水空濛的富春江,缅怀英烈的抗日业绩,那亭子、小楼、帆影、钓矶、青松、修竹,唤起心中无尽的情思……

猜你喜欢

富春江郁达夫
杭州 富春江边富春山
富春江的绿
沁人的绿,醉人的美
富春江的绿
郁达夫在汉寿撰写抗战檄文
贵人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磁过滤技术改造
富春江之美
论郁达夫小说《沉沦》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