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在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2015-07-07宋小飞伍银爱吕鹏飞施召才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5年4期
关键词:预案化学品应急

宋小飞,伍银爱,吕鹏飞,施召才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在高等院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

宋小飞,伍银爱,吕鹏飞,施召才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与能源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

随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水平实验室的建设,大量精密设备投入科学研究,为了保障实验室的财产和人员安全、避免科研成果不必要的损失,建立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应急预案迫在眉睫。主要阐述建立实验室标准化应急预案,包括编制依据、具体策略、风险分析与评估、应急启动、应急终止等方面内容。

应急预案;标准化;实验室管理

应急预案是针对具体设备、设施、场所和环境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或事故,在风险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为降低事故对人身、财产与环境等所造成的损失,就事故发生后的各种应急救援的设备、方案和措施,事先制定的科学而有效的计划和安排[1-2]。为了能明确安排事故发生时各应急机构的职责、人员、技术、装置、设备、物资、救援行动等,明确在突发事故发生前、发生时、结束后,谁要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以及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等。在制定应急方案前需对潜在的危险、事故类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及过程、事件的后果以及其影响程度做出正确的辨认和评估[3]。

应急预案广泛应用于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公共突发事件等,甚少应用于实验室管理中,但是实验室是高校、研究所、医院和检测机构等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事故(如危险化学品泄漏,有毒气体泄漏等)频繁发生的地方,并且随着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高水平实验室的建设,大量精密设备逐步投入科学研究,保障实验室的人员和财产安全、避免科研成果不必要的损失,建立标准化的实验室管理应急预案迫在眉睫。所以,研究应急预案在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具有必要性和迫切性。本文旨在阐述建立实验室标准化应急预案,包括编制依据、具体策略、风险分析与评估、应急启动、应急终止等方面内容,为高等学校及科研院所的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

1 编制总则

1.1 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

建立健全实验室突发事件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对科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事件的预防、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控制、减少和消除突发事件的风险和危害,降低实验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努力将突发事故对人员、财产、环境、社会造成的损失降至最小程度,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1)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在《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中提出的编制应急预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政府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4]制定应急预案是法律法规要求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第十七条中规定:“国家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的实验室应急预案是建立健全的国家应急预案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在第二十二条中规定:“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人民政府或者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5]《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都对制定应急方案做了相关的规定。实验室作为高校和科研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存在一定的风险,建立属于自己的应急预案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是有必要的。

(2)预防和减少实验室事故发生。在编制应急预案的过程中,通过对实验室的全面调查,可以发现平时实验室内存在的安全隐患与不足之处,然后可以及时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内事故的发生。

(3)保障实验室操作人员生命健康,减少财产损失。制定应急预案使在事故发生时能以最快的速度做出反应,可以及时有效地控制事故的进一步发展,把人力、物力等救援资源发挥到最大的效果,有秩序地进行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主席令第70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2007年8月30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05年1 月)

《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06年1月)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08年8月)

《危险物质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剧毒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等8部门公告2003第2号)

《危险化学品名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腐蚀性鉴别》(GB 5085.1—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急性毒性初筛》(GB 5085.2—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GB 5085.3—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易燃性鉴别》(GB 5085.4—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反应性鉴别》(GB 5085.5—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毒性物质含量鉴别》(GB 5085.6—200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5085.7—2007)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HJ/T 298)

1.3 编制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处置,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理念,提高各部门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宣传普及环境应急知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建立和加强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切实做到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快速反应、及时控制。

(2)明确个人分工,落实个人责任。在学校、科研机构等的领导下,由实验中心统一管理,明确各实验管理员和实验员的任务,根据应急预案的指示,做好突发性事故发生时的应急处理工作。

(3)依靠科学,快速反应。不断完善应急反应机制,强化人力、物力、财力贮备,增强应急处理能力;依靠科学,加强科研指导,规范业务操作,实现应急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

2 实验室危险源分析

根据事故类型、性质及危险化学品的存量、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的初步判定,将实验室突发性事故分为3 级:①特大事故;②重大事故;③一般性事故。

2.1 火灾性事故

实验室火灾性事故发生的原因有:①设备或电器等电源忘关,长时间通电,使温度过高,引发火灾;②仪器的超负荷使用,供电线路老化、短路,使线路发热,引发火灾;③易燃易爆品的存放、使用或处理不当,与火源接触,亦会引起火灾;④烟头乱扔,接触到易燃品,同样会造成火灾。

2.2 爆炸性事故

实验室爆炸性事故发生的原因有:①压力容器(如氧气罐、氮气罐、氢气罐、高压反应釜等)的使用操作不规范而引起爆炸;②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设备老化,存在故障或缺陷,导致易燃易爆物品的泄漏而引起火灾;③易燃易爆物品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他作用而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发爆炸。④因火灾而造成设备、药品的爆炸。

2.3 毒害性事故

实验室毒害性事故的直接原因是:①在有毒物的实验室里吃东西,造成误食中毒;②由于设备设施的老化,导致有毒物质或有毒气体的泄漏而造成中毒;③管理不善,操作不当或违规操作,实验后有毒物质处理不当,造成有毒物品散落流失,引起人员中毒、环境污染[6-7]。

3 应急响应与终止

3.1 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成立应急处理组织和日常管理机构,明确各组织机构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明确事故发生前、发生时、结束后,所涉及的各环节中各参与部门的工作与任务。

3.1.1 应急处理机构

实验室应成立风险事故应急指挥部,任命总指挥员、副总指挥员、灭火组指挥、疏散组指挥、处置组指挥和抢救组指挥[8-9]。

总指挥:指挥及组织全面的应急救援工作。

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为总指挥提供决策参谋,总指挥出差无法履行职责时,集体代行总指挥职责。

灭火组指挥:调集灭火组成员,判断火灾形势、化学品类型,准确运用灭火器类型组织灭火。

疏散组指挥:调集疏散组成员,判断泄漏扩散情形,或火灾形势,指挥人员和物资疏散。

处置组指挥:调集处置组成员,判断泄漏化学品类型,做好处置组成员防护用品发放,正确指挥泄漏化学品的清理工作。

抢救组指挥:调集抢救组成员,第一时间抢救伤员,根据泄漏情况及上级指示随时准备进行物资抢救。3.1.2 日常管理机构

实验室也需成立应急处置日常管理机构,安排管理员定期对实验室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并及时向上级汇报实验室的安全状况。

3.2 应急响应的实施

各应急部门接到应急警报后,根据总指挥命令,立即赶赴事故现场,按照应急预案规定职责分工合作,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迅速开展救援工作。

3.2.1 可燃气体泄漏事故

(1)实验室内发生可燃气体泄漏事故时,疏散组应及时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同时设立警戒区,并设断路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控制火源,在警戒区内严禁火种,严禁开关电闸,现场禁止使用非防爆型的对讲机及移动电话等通信工具,并且要及时救出受困人员,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抢险组通过必要的、安全的手段进行现场检测,以准确判定现场空气质量安全状况,确保发生异常情况下抢险救灾人员的撤离行动得以及时实施。

(4)进入现场的抢险人员必须做好防护工作,佩带防护面具和穿防护服、工作靴等防护用品。泄漏量小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组织现场抢修,堵住泄漏点,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扩大,同时等待外部救援。

(5)当泄漏量很大,经判断无法堵漏时,总指挥应下令全体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带,同时封锁控制现场,等待上级救援[10]。

3.2.2 化学品泄漏事故

(1)实验室内发生化学品泄漏事故时,疏散组应及时组织现场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域,对泄漏区域进行隔离,同时在楼梯口建立警戒区,设置断路标志,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2)控制火源,在警戒区内严禁火种,严禁开关电闸,现场禁止使用非防爆型的对讲机及移动电话等通信工具,并且要及时组织力量救出受困人员,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3)抢险组通过必要的、安全的手段进行现场检测,以准确判定现场空气质量安全状况,确保发生异常情况下抢险救灾人员的撤离行动得以及时实施。

(4)进入现场的抢险人员必须佩带防护面具和穿防护服、工作靴等防护用品。根据化学品性质、泄漏量大小及现场情况,分别采取相应的处理手段。发生量小液体化学品泄漏时,对有机溶剂可迅速采用活性炭、高岭土粉、沙土或其他惰性材料吸收;对酸、碱等腐蚀性试剂,采用中和法(强酸可用碳酸钠、石灰、大理石粉等中和,强碱可用醋酸、草酸中和);对固体化学品的破碎泄漏,清扫后用塑料袋妥善包装密封,交相关单位处置,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对泄漏点进行洗消。

(5)若发生火灾,应根据化学品性质,使用对应的灭火器材,迅速扑灭明火,同时继续加强周围场所的冷却,直至温度降至常温。

(6)当泄漏量很大,经判断无法堵漏时,总指挥下令全体人员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同时封锁控制现场,等待上级救援[11]。

3.2.3 受伤人员的现场救护

(1)化学品溅入眼内,眼睛受污染时,应坚持自行就地处理的原则,立即拉升眼睑,使溅入物流出,同时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冲洗时应将眼睑提起,注意将结膜囊内的化学物质全部冲洗掉,同时要边冲洗边转动眼球,冲洗时间不少于15 min,严重时立即送医院就医。

(2)应急中毒时,应迅速将中毒者脱离事故现场,转移至空气清新处,注意保暖,解开领口,保持呼吸畅通,根据中毒者呼吸情况,及时输氧(鼻管给氧、密闭口罩给氧或帮助强给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立即送医院就医。

(3)皮肤被化学品溅到而灼伤时,应就地将溅落物吸除,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睛、耳、鼻的清洗,冲洗时间不少于15 min,严重时立即送医院就医。

(4)不慎食入化学品时,应用足量饮用水进行催吐或用植物油洗胃,严重时立即送医院就医。

(5)烧伤事故时,烧伤伤势应根据实际情况的严重性做好相应的救护措施,对轻伤者可用止血膏止血,再用纱布包扎,送医院救治,对严重者应立即送医院就医。

3.2.4 应急终止

事故救援工作结束后,经过检测现场情况,确认引发事故的各方面因素,以及事故引发的危险因素和有害因素已经达到规定的安全条件,由指挥部下达终止事故应急预案的指令,通知相关部门及人员事故危险解除。

3.3 后期处置

3.3.1 善后工作

事故应急救援终止后,首先要保护事故现场,重点保护相关数据资料,并做好事故过程、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及其他相关情况的整理记录工作,等待有关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事故现场调查完毕后,对现场进行善后处理,清理地面残留杂物,用无渗漏容器装固体消解剂、吸收了泄漏物的沙土等,并通知专门处理单位接收处理,洗刷、清洗现场地面;对损坏的设备、设施进行维修、尽快恢复正常科研工作。总指挥组织人员参加事故调查处理工作,认真总结经验教训。

3.3.2 事故处理

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必须坚持原则、分清责任,按事故等级上报各有关部门,及时查找原因。事故处理结束后,各有关部门、人员应按照整改意见和要求,积极修复破坏,尽快恢复正常的秩序。

3.4 保障措施

3.4.1 应急救援物资的准备及供应

(1)各类消防、清洗设备。这些设备是事故刚发生阶段控制其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工具,应确保其随时可用,要一直处于良好的待命工作状态;

(2)消防设备、灭火器材要有专人负责管理,落实责任制,对故意破坏消防设施的一切行为,要进行严肃的批评教育、处罚,后果严重的要追究其责任;

(3)平时实验室内要常备通用的急救器材与药品,如应急照明灯、空气呼吸面罩、棉花、纱布、止血药物、生理盐水、解毒剂等;

(4)防护用品,如自给正压式呼吸面罩、消防及防毒防护服等;

(5)应急通信工具,断路标志牌、尼龙绳等。

3.4.2 常备相关技术资料

实验室所在建筑平面图、各实验室功能图、消防设施配置图和周边社区应急保障力量(医院、消防队等)位置图;可燃气体和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互救信息资料等,需指定专门人员负责管理,并在抢险救灾现场负责提供使用。

3.4.3 应急预案与培训、演练

应急救援指挥部应制定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流程图(见图1),一旦发生突发性意外事故时,首先要做什么,然后要怎么做,再要做什么,要有明确规定。重大事故发生时,各有关部门应立即处于紧急状态,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根据对危险目标潜在危险的评估,按处置方案有条不紊地处理和控制事故,做到既不惊慌失措,也不麻痹大意,尽量把事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图1 突发事故应急预案流程图

意外事故发生得突然、扩散迅速,通常会由于人们的慌乱、处理不当引起二次灾害,因此,为防止事故发生时不知所措,相关人员要接受对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的职责分工和救援程序的培训和组织的演练。

组织实验楼管理人员和学生进行相关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识的学习,增强人们的危机防备意识,提高应急基本知识和技能。

4 编制应急预案步骤

编制应急预案一般可分为以下5个步骤: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委员会、风险与应急能力分析与评估、应急预案编制、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的实施。

4.1 成立应急预案编制委员会

应急预案的编制、修改和到最后的实施都涉及到各行业的专业知识(如组织管理、安全、工程技术、医疗急救等专业知识),因此,参与编制人员应包含各行业的专业人员,他们负责编制应急预案中涉及他们行业知识的内容,并且在编制过程中和编制完成后应相互咨询、相互交流,建立有效、可行、科学的应急预案。

4.2 风险与应急能力分析与评估

(1)分析国家法律、地方政府法规与规章,如《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研究现有应急预案内容,如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应急预案、危险品预案、消防预案、疏散预案等。

(2)分析和评估实验室的潜在风险。分析实验室存在引发事故发生的各种因素,在一定条件下引发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通过辨别和评价这些可能引发事故的因素,可以识别实验室内的风险,确定哪些因素会引发特重大事故、重大事故等,从而可以有效防止和控制事故的发生[12-14]。

(3)分析和评估应急能力。在各种突发事故发生时,各种应急设备设施能否满足救援与抢险所需,外部援助在需要时能否及时到位,还有没有其他资源可以优先利用。

4.3 应急预案编制

在对实验室内各种风险和应急能力分析后,编写应急预案要全面考虑到事故发生前、发生时和发生后,每个人的任务、相应的策略和资源准备。编写要认真、细致,确保编写的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4.4 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

应急预案编制完后,交由评审专家评审,依据有关规定和要求,对应急预案的层次结构、内容格式、语言文字和制订过程等内容,对应急预案的符合性、适用性、针对性、完整性、科学性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评审。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公开发布,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并加以修改。

4.5 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批准发布后,实验室管理中心应组织落实预案中的各项工作,进一步明确各项职责和任务分工,并对实验员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定期组织应急预案演练,实现应急预案持续改进。

5 结束语

实验室作为高校、科研机构等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应根据自身情况编制一套科学的、可行的应急预案,使实验室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工作能迅速、有序、有效地展开,以减少实验室内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

References)

[1]刘吉夫,张盼娟,陈志芬,等.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I):完备性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2):5-11.

[2]曹羽,温家洪,景垠娜.我国应急预案体系现状及展望:以上海为例[J].灾害学,2010,25(3):112-118.

[3]刘铁民.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编制与管理[J].中国应急管理, 2007(1):23-26.

[4]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law/1086058.htm.

[5]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GB/1026/6195721.html.

[6]戴东情,尤雅婷,张秀,等.化学试验室安全管理及救护措施[J].江苏科技信息,2013(24):43-44.

[7]罗一帆,汤又文,孙峰,等.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47-149.

[8]郭铁男.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与消防综合应急救援力量建设[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06(12):3-10.

[9]上海市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办法[EB/OL].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319/node2407/node26170/u26ai27240.html

[10]张子民,周英,李琦,等.突发有毒气体泄漏事故应急模型开发[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20(7):151-157.

[11]许伟.区域危险化学品环境污染事故应急体系构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12]杨用君,刘祖德,赵云胜.我国危化品应急响应系统存在问题及改进[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7,33(12):36-37.

[13]黄晓玫.高等学校实验室技术安全与环保教育手册[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4]鲍敏秦,张原,张双才.高校化学实验室安全问题管理对策探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188-191.

Application of emergency-response plan in laboratory manage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ong Xiaofei,Wu Yin’ai,LüPengfei,Shi Zhaocai
(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angzhou 510006,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aborator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establishing the standardized emergency-response plan for laboratories is extremely urgent for protecting the personnel and laboratorial property from unsafe factors.This paper aims at establishing the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for the laboratorie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improvement of the laboratories management in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emergency response plan;standardization;laboratory management

X913.3

A

1002-4956(2015)4-0251-05

2014-09-23修改日期:2014-11-03

广东省环境科学与工程本科教学示范中心开放项目“高等院校实验室安全与管理”

宋小飞(1980年—),男,陕西西安,博士,实验师,研究方向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

E-mail:songxf@scut.edu.cn

猜你喜欢

预案化学品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核电网络安全应急预案考虑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防汛应急预案等3部应急预案的通知(下)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2016年版《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解读
紧急预案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