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学习的个性化研究
2015-07-06李玲
李玲
一、解读初中语文新课程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
二、分析现状
我们积极进行课改,但是在已有的教学习惯和考试制度的压力下,不少课堂还是习惯老师讲什么,要求学生听什么,记什么,完成什么作业。教师拿着考卷教学生的现象很多,学生没有自主充分阅读、自主探究的时间,因此难以形成探究思维、创造的能力,他们囿于三年程式化的训练,越来越感到枯燥,阅读能力得不到显著提高。大部分学生被动学习。优生习惯不加深思,抢着说;中间生习惯跟着老师转,听优生的声音;学困生越来越茫然无助。这种教育方式极不利于各层次学生的发展。
三、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
1.看教师编制的自学指导书,是否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发现、质疑、思考、探究,学生在预习中是否生成个性化问题。
2.看课堂诊断学习,看教师是否关注学生的问题,由老师认为讲什么转变为学生需要老师讲什么。
3.看是否凸显小组合作交流,有组织,有分工,有评价,解决问题,生成问题。
4.看教师设置展讲的问题,看师生评价能否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四、围绕高效课堂和个性化学习,从语文新授课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方式等方面对课堂进行观察。对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理性反思
语文阅读教学的难点在于学生信念品质和自主意识的缺失,繁重的作业造成的快餐式的学习习惯和方式。而这正是我们要突破的问题。
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特别是课堂上的学习方式是我们重点关注和研究的。由此明确听课观察记录点:
●通过学生学习诊断或预习单看自主学习成果,了解差异
●观察讨论交流环节,倾听学生发言,观察每个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课堂行为
◆观察学科长的组织作用
◆观察小组成员是否积极参与、发言人具体的表述、听者的专注度,记录小组讨论学习情况,包括声音的适度,发言的规范,举止的大方,语言表述的优劣、完整性、准确度、深度。
◆看教师的指导作用
●记录展讲环节
◆学生展讲声音是否洪亮,思路是否清晰,表述是否明白,板书如何,是否生成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评价。
◆看教师能否智慧导学,引发学生思考、质疑、追问、补充,直到问题深入解决对语文新授课教学模式的充分思考。
新课程标准提到学习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应深入和以更丰富的形态存在于语文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中。而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因此合作交流和教师点拨应是课堂的主旋律。自主预习是课堂学习的保障。
1.预习
教师在课前下发自学指导书,指导学生预习:
(1)明确预习的方法,借助字典、词典来解决字、词障碍,掌握必备知识。
(2)运用圈点读书法加深对有关知识的认识,独立感知并初步理解课文内容。运用写预习笔记的方法对有关知识加以归纳、整理等。
(注:自学指导书的内容设计需根据教材特点进行调整,力求突出基础知识和旧知的巩固和运用,在难易度、深度上引导学生质疑。要有明确的学习任务,有效的方法点拨,能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引导学生围绕训练重点,由浅入深地理解课文,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谈自己的阅读体验。设置“问题”一栏,方便学生积累预习中的疑问,为课堂合作学习准备,同时利于老师了解学情。自学指导更应该是一种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养成。根据语文的学科特点,习惯可以取代课前指导书直接呈现在书本上。)
2.合作学习
通过生生、师生双方信息的交流、反馈,达到深入理解课文、突破难点、准确掌握知识、提升能力、共同发展的目的。
(1)合作互助
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学时遇到的问题,仍解决不了的做好标记。
②教师巡视,随时帮助学生解决个别问题并发现共性的问题,以便集中讲解,将学习内容引向深入。
(2)展讲
小组合作后针对重点内容组织进行学生间的对话交流。结合板书展示、使用自学指导书展示、口述展示。如何确定展讲内容,教师要根据文本和学情预设、生成问题。
3.点拨评价
针对小组学习中普遍性的问题和展讲过程中的问题,教师及时进行点拨评议,促使学生认识过程的完成。并对重点语段进行点拨讲解,将学生在讨论中的一些模糊认识明确化,帮助学生排难解惑,加深理解。
模式不能成为一种束缚,语文的特点注定她“情”不得已,忽视了语文的情感熏陶,文字也就失去了魅力。学生的读、说、品应是贯穿课堂的最美声音。
对课堂教学深入的思考和来自教师日常教学实践的可贵经验促使我们自身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思想。
参考文献:
陈利平.初中语文课堂学生个性化教育的实践与探究[J].新校园:理论版,2011.
编辑 段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