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2015-07-06张儒

新课程·中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学习效果情感教育初中语文

摘 要:社会在不断发展,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语文教材在设置上也有了些变化,课文篇目有所更新,内容上更侧重于情感的教育。这些课文有的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有的表达了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理想的追求,有的则表现了对社会问题的深刻谴责。这些文章贴近生活,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也更适合教师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学习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可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塑造美好的灵魂,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我们语文教师应该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真正深入到“此情此景”之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才能真正地被强烈的艺术感染,受到情感的熏陶。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进行情感教育,让情感融入学生的学习中。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呢?

一、善于设计课堂导语,创造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情感交融点,让学生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热情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课文,有对自然的赞美,有对人生和社会的感悟,这些课文都凝聚着作者的思想和感情。针对这些文章,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教学理念,要作为一个引导者,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让学生带着一种期待走进作者营造的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发生心灵的碰撞。“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导语设计上下工夫,采用多种形式,创设课堂情境。如,在学习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联系之前学过的古诗中有关乡愁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些耳熟能详的诗句,能让学生迅速进入作者的“乡愁”中去,体会作者的情感。当然,也可以将这种情感的渗透放在学完课文后。比如,在学习了胡适的《我的母亲》后,就可以让学生写一篇日记,描述自己和母亲的生活故事,增进和母亲的感情,从而促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样也会使学生更加了解和爱自己的母亲,在

对作品情感的体验及对自己情感的再体验中使自己的情感得到升华。为了让学生有更加形象的体验,我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比如,在讲授古诗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作为创设情境的条件,将古诗中所描述的画面展示出来,然后指导学生观察画面,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再配上适合的音乐,让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有感情地朗读这首古诗,沉醉其中,这样更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从而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二、教师要转变传统的角色,通过多种手段引导学生,从而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不会有任何特色。”可见,教师在引导学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喜欢某一学科,可能是喜欢这科的任课教师。一个有着独特的人格魅力的教师,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终生受益。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可以通过动作、语言、神情、笑容等传达给学生,这样学生在感觉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信任和肯定后,一定会燃起学习语文的热情。语文教师可以用点头表示理解和赞许,用微笑流露出对学生的鼓励和期待。通过这种互动,增强了教师和学生的沟通,学生会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信心,从而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凡是经常把爱和期待给予学生的教师,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凡是喜欢和尊重教师的学生,都是得到过教师鼓励和帮助的学生。

新时期语文的内容不断更新,增加了许多外国作品、介绍科普知识的文章等,这就要求教师始终不断求索,引领学生一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探索……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会使师生间心灵相通、情感愉悦,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沟通交流的氛围,以此优化学习效果

语文学习是一种群体学习活动,需要学生之间相互沟通交流。学生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当这些不同在一起碰撞之后,每个学习者的体会和认识就会更深一些,从而形成一种以自主为前提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地引导、诱发和激励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并有所收获。在语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对于一般的课文,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一遍课文,对作者的情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可以采用默读、朗读、分角色读、复述等多种方式,这样不会使学生感到单调。

2.在学习古诗文时,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汉字的构造特点以及诗文节奏感强、富有音韵美的特点,在朗读时,可借助字音、字义、词形的停顿特点,读出节奏,在抑扬顿挫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使学生有更深的体会。

3.在小说、剧本等的教学中,可以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来进行表演,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的揣摩,更好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人物的情感。如,学习《石壕吏》一课时,可以把课文改成一幕短剧,运用想象把诗人隐去的情节补充进来,再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表演,丰富人物形象,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的主题思想。

总之,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将是一种极大的开放性的活动。相信经过语文教师的不断努力,情感教育会逐步走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学生也会在语文课堂上受到情感的教育和熏陶,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刘国锋.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浅谈[J].新课程学习:上,2011(12).

作者简介:张儒,出生于1980年12月24日,女,汉族,辽宁大连人,学历:本科,职称:中学一级,就职于大连瓦房店市实验中学,研究方向:语文教学。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学习效果情感教育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百词斩”对于大学英语四级词汇学习效果的实证研究
莲心宝宝有话说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