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喜剧三种笑法

2015-07-06佚名

华声 2015年14期
关键词:王晶陈佩斯周星驰

佚名

逗你笑,那些自成一派的喜剧

1、1970-1990年代,中国喜剧的风貌

代表作:《瞧这一家子》

导演:王好为

主演:陈佩斯 陈强

改革开放以后,内地喜剧以带有反思和更多积极乐观精神的喜剧面世,如《瞧这一家子》、《甜蜜的事业》、《喜盈门》等作品,都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精神面貌……

港台的喜剧片就相对轻松欢快一些,以周星驰、王晶、朱延平等演员和导演为代表,他们的喜剧作品极尽搞笑之能事,已经属于疯狂喜剧的范畴,比内地喜剧的轻松幽默形成强烈的反差。

2、冯小刚出手 渐成气候

代表作:《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没完没了》、《手机》、《非诚勿扰》、《私人定制》

《甲方乙方》的“好梦一日游”公司就有荒诞的风格,这种替人实现白日梦的公司在过去的中国影视剧作品中未曾出现过;《不见不散》不仅走出国门拍摄,还因为片中新潮的服饰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让当时的观众感到新奇……

《没完没了》尝试和台湾演员吴倩莲合作,也给冯氏喜剧融入了港台腔的风味。冯小刚的喜剧在当时来看很潮,很别具一格,所以在市场上抢占先机,票房步步提高。直到今天,冯小刚的喜剧《非诚勿扰》已经达到轻松突破3亿甚至4亿的高度,市场难逢敌手。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当中国内地的观众已经习惯了在周星驰无厘头的搞笑方式之后,内地导演冯小刚逐渐形成气候。冯小刚的喜剧吸收了无厘头的元素,但也有内地电影一贯的矜持和言之有物,是结语国产电影和港产片之间的全新风格,在疯狂和沉稳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

最初冯小刚的贺岁喜剧三部曲:《甲方乙方》(1997)、《不见不散》(1998)、《没完没了》(1999),就呈现了和过去国产喜剧完全不同的风貌——荒诞、潮范、港台味。

3、一代喜剧宗师周星驰

周星驰是香港喜剧的代表人物,而今堪称一代喜剧宗师。站在内地观众的角度来看周星驰的电影历史,最初《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百变星君》等影片的引进……

虽然有票房斩获,但也伴随着不少争议,看惯了国产喜剧的中青年观众一时接受不了周氏喜剧的疯狂恶搞,唐伯虎的绝世武功、孙悟空到处留情、花花公子成百变星君,情节太过离奇。但这些都无碍周星驰在内地越来越高的受欢迎程度,毕竟青少年是他的忠实铁杆粉丝,当70后、80后开始步入大学和社会之后,周星驰的影响力也提升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段时间内,不会说那段著名的“一万年”的台词,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年轻人。

冯小刚和周星驰的喜剧在市场中最受追捧,他们二位的喜剧是能够让观众发自内心去笑的作品,且并不一味迎合,有自己的风格体现。冯氏喜剧的强大在于接地气,他能够捕捉到内地时下最流行和民众最关心的事物,而且他搞笑手法很高明;周氏喜剧在于周星驰个人超凡的魅力,他本人自导自演,而且打磨一部喜剧要用去2-4年的时间,想不成精品都很难。

挠你笑,水准不稳的港产喜剧导演

与周星驰慢工出细活相反,很多北上的香港導演以短平快的态度来制作喜剧,有的还是翻拍自己的旧作,让观众感受不到导演的诚意和水准,这一类喜剧只能说是“挠你笑”的作品,你不笑,就装疯卖傻挠痒痒,除了难以消化外,看这种喜剧还有一种对过往港式黄金喜剧的叨念和悲伤。

1、王晶式的固步不前

王晶也是香港喜剧片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是电影多面手,编剧、导演、演员都能手到擒来,确实是一个很有才华的导演,不过王晶更是一个精明的商人,他的保持了一个很高的电影年产量,平均一年3~4部的作品数量,也很难保证每部都是精品,诚意和新意欠奉也是在所难免。

王晶的喜剧大多以恶搞为主,近年的作品《大内密探零零狗》、《财神客栈》、《无价之宝》、《嫁个100分男人》等,都是属于疯狂喜剧的类型,人物表演和电影情节较为夸张离奇,和他早年间在香港拍摄的喜剧作品《精装追女仔》、《鹿鼎记》、《城市猎人》相比有不小的退步,搞笑手法是一致的,都是当年用过的招式,所以王晶的电影票房也是忽高忽低阴晴不定。在口碑方面,基本是极少好评。

2、刘镇伟式的频吃老本

刘镇伟的情况和王晶类似,水平发挥极为不稳定,《情癫大圣》和《越光宝盒》可能是因为借了《大话西游》的东风缘故,看起来还不错,但是其它的作品《机器侠》、《东成西就2011》就相当失败,完全没有诚意。

故事情节和人物表演也谈不上搞笑,纯粹是在挠着观众胳肢窝笑,自娱自乐的精神很客观,但观众并不会从这类喜剧片中得到满足。刘镇伟作品的问题还是态度,不严谨,炒冷饭,作品不讲求质量,产出的自然是败笔之作。

3、黄百鸣式的炒冷饭

黄百鸣的情况比以上两位好不了多少,他作为曾经香港电影大公司新艺城的创始人之一,与徐克、曾志伟、麦嘉等伙伴合作出《最佳拍档》系列、《开心鬼》系列、《家有喜事》系列等众多卖座的喜剧作品,几乎是改变了香港80年代的喜剧潮流。

如今黄百鸣来到内地发展之后,作品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过于追求作品产出的速度,并且一再对过往旧作进行翻新,《家有喜事2009》、《最强喜事》、《开心魔法》、《八星抱喜》等作品虽然有的也成就了高票房,但并没有收获高口碑,炒冷饭和缺乏创意是黄百鸣近年来喜剧的通病。

以上三位导演是香港喜剧导演北上后的代表人物,他们作品的问题几乎如出一辙,追求短平快且态度不够严谨,作品结构松散,翻拍占主导并缺乏创新。这些问题当然不是香港导演独有,华语片的很多导演都有类似的问题,所以我们今天的喜剧片很少有能获得观众一致肯定的作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喜剧的悲哀。

笑不笑,北方曲艺和喜剧片的争议结合

代表作:《定军山》

中国电影和曲艺表演向来是紧密结合,摄制于1905年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由京剧大师谭鑫培主演,这应该算是一部戏曲纪录片,拍摄了京剧《定军山》的30分钟片段。

之后梅兰芳、程砚秋等京剧大师也都参与过电影制作,拍摄了一系列京剧电影,在大银幕上留下了他们的表演精华。

早年间的相声大师侯宝林曾主演过电影《游园惊梦》、马季曾出演过电影《笑破情网》,质量都不低。冯巩、潘长江、赵本山、等相声小品演员的跨界演出也表现不俗,《站直啰!别趴下》、《绝境逢生》、《幸福时光》是他们的代表作品,有的可堪称杰作。

随着时代的发展,京剧已经不是一门大众的艺术的,是较为小众的艺术形式。1980年代以后,相声、小品、二人转目前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演,银幕上也可常见相声、小品、二人转出身的曲艺演员跨界演出,收获的反响当然是有褒有贬,一直伴随着不少争议成长。

在曲艺和电影之间,陈佩斯是一个异数,因为他是1970年代开始出演电影,在80年代凭借《夕照街》、《父與子》、《二子开店》等众多名作走红,成为当时中国少有的喜剧明星。

同时在1984年开始,陈佩斯登上春晚的舞台,一个小品《吃面条》让他和朱时茂被更多电视观众熟悉,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他在春晚舞台表演到1998年,大家这些年来一直认可陈佩斯的小品演员身份。陈佩斯喜剧电影的成就很高,《傻帽经理》、《赚他一千万》、《孝子贤孙伺候着》等作品从侧面反映了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侧面,他饰演的小人物可笑又可悲,是最能打动观众的一种角色,并且他的作品大多立足于现实,完全不走恶搞夸张的路线,更容易令观众接受。

郭德纲在相声表演方面的才华似乎无法带入电影之中,他出演的电影《三笑之才子佳人》、《大胃王》、《车在囧途》都是平庸之作,虽然郭德纲参演了很多影视剧,但至今未有代表作品,可见他并不会严格选择自己出演的影片,导致影片质量难以提升。

小沈阳演电影的起点比较高,张艺谋执导的《三枪拍案惊奇》是他的电影处女作,当时全国票房2.5亿,这部惊悚喜剧带有强烈的二人转风尚,所以该片在北方地区票房较高,南方观众的反响则较为平淡。

第二部电影《大笑江湖》也卖到1.5亿,虽然作品票房好,不过他的表演始终摆脱不了二人转的舞台风,没有办法真正融入角色,也是他目前电影表演的一大软肋。

以曲艺演员为代表的喜剧电影现而今已经不太成气候,因为相声小品的不景气,也就缺乏有号召力的相声小品演员,从正面来说,电影还是需要相声小品二人转演员的输入,毕竟他们给电影带来了不一样的风格,是喜剧多样化;从反面来说,目前的相声小品二人转演员电影表演功底较差,无法区分电影表演和舞台表演,很难把观众带入剧情,这也是一个弊端。

究竟笑与不笑,还是留给观众裁决吧。

摘编自映象电影综合网

猜你喜欢

王晶陈佩斯周星驰
“他太自洽了”
陈佩斯不上春晚,只为多陪陪父亲
Pitman–Yor process mixture model for community structure exploration considering latent interaction patterns∗
王晶作品
票房大卖的秘诀,王晶说是:“别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
Cell therapy for spinal cord injury with olfactory ensheathing glia cells(OECs)
周星驰:你的孤独,虽败犹荣
周星驰 岁月没有饶过我
从来都不会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
从周星驰电影看香港无厘头电影的发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