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几点尝试
2015-07-06李晓婷
李晓婷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着力促进教育的发展和改革,已经成为世界各国迎接挑战的主要对策。新形式、新情况,带来了新任务、新问题,呼唤着新思路、新对策,更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我国教育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怎样用新理念指导教学,让学生对数学课产生兴趣,积极地参与到数学的学习活动中呢?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创设情境,感知学习乐趣
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而又真实的学习情境是非常必要的,有利于激发学生探索求知的欲望。
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导入环节,课件:懒羊羊、暖羊羊等4只小动物站成一排做投球进桶的游戏,每人站在自己的位置上投球,比一比谁进得多,他们玩得可开心了。这时熊大、熊二、沸羊羊、美羊羊也来了,当轮到美羊羊投球时,它停住了,为什么呢?通过事件的发生,让学生感知活动的不公平。“你认为这些小动物应该怎样站,投球才是公平的?”抛出问题,引发思考,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小动物围成一个圆形(课件随时展示投球进桶的圆形画面),从而引入新课。动画的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知点与线的关系,为教学圆的特征做了铺垫。
二、方法多样话、个性化培养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兴趣
新大纲提出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写入了前言不凡,并作为一条主线贯穿于大纲全文。我认为要让学生多尝试、多探索,鼓励方法的多样化,相信人人都能成才。数学的奇异美则指数学所得出的结果给人以出乎意料的一种美,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去发现、创造奇异美。
如,在教学“统计”时,设计了一个“巧克力倾倒”的问题情境,由“怎样知道三种形状的巧克力各有几块呢”激活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兴趣,产生了强烈的学习欲望,唤醒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学生通过多媒体所展示的生动形象、富有童趣的画面,产生分一分、记一记、数一数的愿望。在学生的统计过程中,有的是报一个,记一个;有的是分类排一排,有的是用1、2、3……来表示,有的说用“-”来表示……这些方法各有特色,都是书上内容的合理补充与拓宽,这一切都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萌芽,感到学生的潜能的确很大。
三、动脑思考,领会学习方法
数学学习的过程是让每一个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能力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的、开放的去探索,去发现,再去创造有关数学知识的过程。面对五六十人的大班额,传统的教学,学生不能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教学,学生的积极情感得不到体验,这样的教学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此现状下,小组合作学习便成为重要的教学手段。
如,在教学“合理安排时间”时,小华双休日想帮妈妈做事情:洗衣机洗衣服用20分钟;扫地用6分钟;擦家具用10分钟;晾衣服用5分钟。经过合理安排,做完这些事至少要花多少分钟?学生读题思考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说、画、议,产生了组内答案,随后组间交流,抛出本组的答案和构思,出现25分钟和21分钟两种答案,会是谁呢?生说:“我组认为:在洗衣服20分钟的时间内,小华可以完成扫地(6分钟)、擦家具(10分钟)、晒衣服(5分钟),共计21分钟。”“我组认为:在洗衣服的时间内,只能做扫地和擦家具两件事情,因为晒衣服要在洗完衣服之后才可以,所以是25分钟。”
……
学生在争论中,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关注了生活中的细节,合理地安排了时间。
新一轮数学课程的核心是创造适合儿童发展的数学,即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如今数学课程更关注人的发展,关注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更加注重联系现实生活与社会。如果我们将抽象枯燥的数学命题转化为形象直观的教学材料让学生感知,教学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此可见,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展示教材教学之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在教师不断地努力下,学生一定会在快乐中收获更多的知识,体会知识带来的无穷魅力。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