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语文课堂的本真之味
2015-07-06王唯亚
王唯亚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由于多媒体手段的大量使用,语文课堂不再沉闷与乏味,课堂活动丰富多样,一堂课往往在热热闹闹中度过。但凡公开课,没有多媒体的使用,没有画面与音乐的享受,没有小组的热烈讨论,没有对文本人文精神的挖掘,似乎都不算是一堂优秀的课。但是在热闹的背后,我看到的是浮躁与迷失,是语文本色的流失。繁华落幕后,留给学生的还剩什么呢?难道语文课仅仅演变成了政治思想道德的说教?难道语文课仅仅只是水面的浮萍?美则美矣,却毫无根基可言?不,语文课不该是这样的。我尝试从这种盲目的热闹繁华中走出来,尝试寻找语文的味道,尝试还原语文课堂的本色。
怎样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呢?笔者经过自己的实践总结出如下几点有效的方法。
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化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要做到这些,语文课就要返璞归真。什么是“返璞归真”的语文课呢?那就是“去掉外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的课”,亦谓原生态的语文课。没有更多的花哨的形式、生硬的解读,有的只是回归语文课堂的本真,还原语文的本色。朗读就是对语文味的回归。读是根本,没有读,就没有感悟和理解,就没有语感的生成、情感的熏陶、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就像清水芙蓉一样,没有多余的装饰反更能显出它本来的纯净与秀美,返璞归真的语文课才有语文味。
例如,我在教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先范读激起学生的热情,再引导学生推敲某些字词句该怎么读,如“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一句中的“荡漾”就通过动作来感知应该用拖音,有一种波动的感觉。整堂课,我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和学生一起讨论该如何朗读,为什么要这么读,然后就是反复地升华地读、配乐地朗读以至最后的朗诵。诗歌的内涵、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内心的复杂的情感就在这种推敲及朗读中被慢慢地发掘、静静地领悟,而我们就沉浸在这种美好的氛围中不觉时光的流逝。
二、咬文嚼字,品读语言
语文,顾名思义,就是语言和文字。所以,语文课堂必然不能离开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否则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致枯竭。一堂语文课如果只关注思想性,那么就演变成了政治课,如果只是分析内容,那么每一堂语文课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区别了。假如给你一份生物学的知识,语文老师还是能上出语文课的感觉,那就是有了语文味。语文课堂因为有了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文章才能真正被理解、感悟和鉴赏;课堂才不会显得浮华、浅薄;学生才能更好地读出味道来,才会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例如,我教学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时,内容的分析只是作为课堂板块的一个组成部分,品味台词才是我的重点。我分别选出夏洛克、安东尼奥、鲍西亚的几段经典台词,组织学生进行品读(修辞角度、铺陈等),分析莎士比亚的戏剧台词的特点。在品读出特点后,我又特意将莎士比亚其他戏剧中的台词和别的戏剧家的台词混在一起,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莎士比亚戏剧的台词,学生很快就辨别出来了。而且,学生还从这些台词中总结出了莎士比亚戏剧台词的特点,在反复的朗读品味中被他的艺术魅力所折服。可见,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能真正深入作品的灵魂,尤其对那些极具个人语言特色的作家来说,这种品读,这种推敲更是有必要的,也是有价值的。
三、腹有诗书气自华
学生的精神生命,是一个由无知到觉悟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教师不断地呼唤,而每一次呼唤,都会使学生的精神生命流光溢彩。语言,作为传输知识信息的载体,不仅是联结教与学的纽带和桥梁,而且是教师传情播情、诱发美感的最主要的手段。一个内涵丰富、气韵生动的教师必然会让课堂更加富有浓浓的语文的色彩,打上属于他自己的烙印。这样的课堂,是学生精神享受的过程,是为学生的精神生命铺垫底子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一千次的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情感和美的清泉,就不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才能为上出“语文味”的课奠定基础。
让我们静心修炼,提高自身文化底蕴,让诗意充满我们的心灵,让语文课堂散发语文的独特的清香!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