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
2015-07-06肖志军
肖志军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成为学校以及教师最为关注的话题,这既是素质教育对教育发展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实现学生综合、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教学态度;主体参与意识
众所周知,初中语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阶段,学生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更好地投身于其他学科的学习,这就要求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必须参与到实际教学中去,真正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进行了一系列论述,希望能给相关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借鉴。
一、影响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因素分析
新课改下,教师要想推动学生尤其是初中生的健康、长远发展,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本文就影响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因素做了如下分析:首先,教学中教师只一味地追求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忽视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使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下降;其次,学生兴趣低下,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上课的难度。初中生思想意识还比较薄弱,学习中根本就不能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在学生看来,语文学习可有可无。
二、提升学生主体参与意识的对策
1.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不能主导学生的学习。而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通常控制着整个课堂,笔者指出,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首先要做的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学习地位的方法有很多,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对课文提出自己的意见以及看法,也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去讨论、研究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并采取可行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等,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也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不断端正教学态度
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总有一些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对教师的课堂认可度并不高,在教师教学时就会选择消极对待,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并不能去批评学生的不对,相反的,教师应及时地做出自我检讨。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就是教师也不能将语文理解通透,教师如果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断地端正教学态度,就会影响教学效率的提升。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学会关怀学生,要将学生视为自己的朋友,及时与学生展开交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有可能出现的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陈小丽.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J].新课程学习:下,2013(05):6-7.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