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时间都去哪儿了

2015-07-06王立群

意林绘阅读 2015年7期
关键词:树长索契成语

王立群

时间是很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但完全可以感受到。《时间都去哪儿了》就是通过“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满头白发”这些可见可感的生活现象朴实地表达了时光的流逝以及无奈。

成语“夙夜在公”“夙夜不懈”,均源自《詩经》,讲的是关于时间的成语。“夙”是“早”的意思,说早晚都勤于公务,一刻也不懈怠。

古今存大志、成大事者,莫不如此。

孔子为推行自己的仁政,实现自己的理想,周游列国十九年,每到一处,座席未暖,又急急他往,这就叫“孔席不暖”“席不暇暖”。墨子为了实现世界和平的理想,到处宣扬他“兼爱”“非攻”的思想,每到一处,烟囱尚未熏黑,又辗转他处,这就叫“墨突不黔”。后人常把这两个伟人的事迹合并起来,说“孔席墨突”“黔突暖席”,意思都一样,比喻世务繁忙,到处奔走。

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2月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俄方媒体采访时也如是说:“我个人的时间都去哪儿了?当然是都被工作占去了。”据媒体记者大致统计,自中共十八大至今的近15个月里,习近平国内考察调研、出访、参加各类会议共80余次,足迹遍及国内三分之一的省份和世界五大洲,可谓“日理万机”。有这样“夙夜在公”“席不暇暖”的国家领导人,我们有理由对未来充满信心与期待。

不管是无所事事,还是席不暇暖,时间是无情的,它就那么面无表情地逝去。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真的都需要问一问自己。

猜你喜欢

树长索契成语
部首搬家成新词
复式公寓里的居民
猜成语
树与河的丈量
2014年(第22届)索契冬奥会科技备战工作总结报告
“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