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成教育“整乡推进”模式探索

2015-07-06罗长庚

俪人·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全乡行为习惯文明

罗长庚

大安乡位于河池市西北部,2012年被列为市开发扶贫“整乡推进”示范区。行政区域面积212.3平方千米。总人口 21151人,其中移民人口8900人,占42.1%,是河池市典型的移民人口大乡。全乡共有12所学校,其中4所完小、8个教学点;小学生总数1351人,其中移民子弟806人,占59.7%;留守儿童483人,占35.8%。教职工共有97人。近年来,学校以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为德育工作总目标,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探索出一条养成教育“整乡推进”的新模式。

一、课题研究,整乡提出。为进一步推进以德治校,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改进学生的道德教育,帮助广大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从全乡整体移民子弟学生群体流动性大、农村留守儿童多、行为习惯差等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全乡整体开展《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然后将这一母课题分解为小学生良好文明礼貌习惯的养成研究、小学生良好读书学习习惯的养成研究、小学生良好行为道德习惯的养成研究等三个子课题,之后再将这三个子课题细化为20多个分课题,并根据实际情况,把课题一一分配到每所学校,由各学校分别组织开展研究。计划从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用两年半时间,通过课题引领,采取活动、阵地育人,教师言行育人,知、比、纠、行教育系列育人等三种方式开展行为养成教育,從而走出一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全乡整体形成,学校德育工作中的盲目性全乡整体改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全乡整体增强,优良校风全乡整体形成,教育教学质量全乡整体提高的新路子。

二、落实措施,整乡参与。为了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预期效果,乡中心小学研究提出了“组建一个小组”、“ 抓好两项建设”、“ 办好三重阵地”、“ 创设三种宣教氛围”、“ 抓好四项活动”的工作措施。即:组建一个课题研究领导小组,集思广益,有目的分阶段规划指导、组织实施;抓好两项工程建设:班主任、教育考评内容建设建设;办好三重教育阵地:学科教育阵地、校外实践活动教育阵地、班队活动教育阵地;创设三种宣教氛围:教室宣传氛围、校园宣传氛围、家庭教育氛围;抓好四项活动:学生评价奖励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考核活动、师生征文活动。学校党支部、行政、工会、少先队、学科教研组、后勤组等部门根据措施要求,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配合紧密、气氛浓厚、推进有序的课题研究局面。学校党总支部发动开展了以“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为主题的教育月活动,少先队发出“良好行为习惯从我做起”的号召,通过发倡议书、开展师生签名活动、组织宣誓、演讲活动以及在誓词前留影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同时,注重与家庭、社区的沟通与合作,定期召开家长会,广泛听取家长的意见,积极争取家长的配合,使养成教育活动形成家校共管的合力。

三、教师引领,整乡重视。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重点在学校,关键在教师。因此,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师德教育、师为示范和师能锤炼。一是加强师德教育。举行全乡教职工“立师德铸师魂”和“学习雷锋,从我做起”主题教师演讲比赛,开展师德征文、论文比赛,邀请专家作教师礼仪讲座。二是以塑造“书香教师”为抓手,提升教师理论素养。学校图书室全天候对师生开放,采用为老师们推荐图书、读书心得交换、读书笔记评比等方法来鼓励教师读书。三是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学习培训和进修,如组织部分教师到黄山、南宁、桂林、金城江、环江等地参加课改、园丁工程、国培培训、课题研究、名师名校培训、“两岸四地”教学培训、“中国教师研修网环江县‘相约在国培专家伴成长送教培训”等等,为教师专业成长奠定了扎实基础。四是注重教师执行力提升。聘请深圳道弘教育集团到学校做了“执行力与学校发展”专题报告,重点分析了教师队伍当中“执行为什么不力?”根源,提出为人师者必备“六心”即“爱心、公心“责任心、宽容心、平常心、律己心”,增强了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自信心。五是以创建“优质课堂”为目标,在乡内开展老师教学大比拼,比课堂教学片断设计、比课堂效果;组织开展了全乡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优秀课堂教学展示;组织教师参加县数学课堂教学比赛;在乡内薄弱学校开展教学研讨、课题研究、校本培训等方面的交流活动,实现资源共享,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六是开设育人大讲堂,为教师提供平台,经常汇报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情况,展示德育成果,互相交流教书育人经验,推动课题研究的深入开展。

四、文化新潮,整乡营造。为浓厚学校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师生高尚情操,着重抓好文化建设“七字经”。即:一是抓好一个“建”字,为学生规模在20人以上的学校建一个好的球场和一面文化长廊;二是抓好一个“配”字,给每所完小学校配一道好的音响、一批文艺道具;三是抓好一个“组”字,层层组建有学校文体两队;四是抓好一个“培”字,选派文体骨干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专业培训学习,加强文体活动指导能力训练;五是抓好一个“演”字,经常性地开展文艺进班、入校和外出表演;六是抓好一个“赛”字,坚持不懈地抓好篮球、气排球等主打赛事,举办了一次全乡小学生运动会,经常开展其它文体活动比赛;七是抓好一个“娱”字,节庆和师生业余文娱活动长期保持常态化。校园文化新潮的兴起,既满足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养成的需要,也影响、带动、促进了学校周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

五、养成教育,整乡开展。一是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文明礼貌主题班会”,开展“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活动,要求学生做到“四在”:即“文明在我口中”(文明用语),“文明在我手中”(保持清洁)、“文明在我脚下”(文明行走)、“文明在我心中”(感恩的心)。二是开展以“文明礼仪”为主题的作文竞赛,将优秀作品张贴展览,利用学校校讯通、黑板报、宣传栏、校园广播等宣传文明礼仪常规。三是开展文明礼仪体验活动,开展“文明每一天”和对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的“少年微笑”行动,评选“校园文明礼仪之星”。四是在校园生活中,文明礼仪从课堂抓起,从活动做起,从生活点滴做起,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注重体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打造文明校园。五是配合文明行为规范教育,广泛搜集有关文明礼仪等方面的资料,并在学生中宣传发放,作为思品课、班队活动课的重点学习内容。六是在传统美德养成教育方面,学校选择性地开展文明进餐、不浪费一粒米的教育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七是在文明举止方面,全面开展“弟子规”诵读践行活动,学生有了束缚力,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渐养成。八是整合学校行政、教务、工会、少先队等力量,累计组织4500多人次参加了“我的中国梦”、“网上祭英烈”、“评选青少年道德模范”等活动。九是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保持每年学生参与率达到100%,多次获得该项活动优秀组织奖,学生参加讲故事、绘画和征文比赛获奖级别高、人数多。十是组织学生参加全县小学生艺术节、篮球赛、乒乓球赛、田径比赛、毛南族傩面艺术创作比赛。十一是开展“小手拉大手.清洁乡村显身手”活动,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美丽广西.清洁乡村”活动;十二是大力弘扬校园感恩文化。组织全乡1300多名小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感恩信”,在母亲节和父亲节由学校统一寄给学生父母;中心小学举行全乡“整乡推进.春满校园”感恩主题演讲比赛和“心存感恩.励志向学”主题文艺汇演活动。系列感恩教育活动,激发全乡师生知恩感恩、回报社会的热情,推动各项工作的开展。十三是开展“暖春”行动,让爱心撒满人间。关爱留守儿童,捐款为留守儿童及家庭困难儿童赠予书包、文具等;组织师生今年内共慷慨解囊5000千多元,捐助救治在广东打工被烧伤的女青年蒙神选和资助贫困大学生。十四是邀请交警到个学校举行交通安全及文明交通教育,并通过“小手拉大手”来倡导大家珍惜生命、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开阔了眼界,形成了规则意识、文明观念,逐步告别了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促进了良好行为习惯和优秀品质的养成,形成了学校“文明、守纪、团结、友爱”的校风。

六、环境育人,整乡投入。学校重視搞好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从2012年起,学校抢抓河池市开发扶贫“整乡推进”大安示范区建设机遇,争取资金投入1200余万元,共实施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大小项目70多个,新、改、扩建校舍面积8500多平方米,硬化校园面积1500平方米,改扩建花圃80多平方米,种植黄花梨等名贵树种300多株,新建了5个垃圾焚烧炉,改造卫生厕所4个,建立并装备了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充实了大量的学生课桌、学生床架、学校图书、食堂餐具等等。同时重视净化校园环境,增强育人功能。通过制定“一校一策”、“一班一制”管理制度和评选最美校园、最美班级、最美“小小保洁员”等措施。建立了完善的卫生管理和校园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学校内务管理规范有序,内外环境清洁整齐,做到了“七无”:地上无纸屑,楼道无痰迹,墙面无涂鸦,厕所无臭味,桌椅无损毁,食堂无污染,卫生无死角。优雅的校园环境,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七、以评促建, 整乡提升。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校德育评优活动,据统计,全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获得市级奖1人,评为市级“三好学生”6人;获得县级奖47人。二是校内设置操行评比系统,对各班的文明行为进行每天一评比,每周一小结,学期结束时汇总考核,评出“文明班级”、“文明宿舍”、“文明礼仪好学生”等。三是积极推行班队干巡查、值岗、查岗,把各班的清洁卫生、早读、午休、红领巾佩戴、班风班貌、好人好事、课堂纪律、文明礼貌作为主要内容进行检查评比,给学生提供了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形成了学生自主管理的有效机制,促进了学生自主发展。

八、构建网络,整乡促进。一是家校联动,同育新人。为保持家校沟通,学校开展“走进家庭,同育新人”活动,全体教师深入普访,实行“一普访五多访”制度,定期召开全校性的家长会,利用家长电话与家长保持沟通。与家长签订《学生安全协议书》,发放节假日《致家长一封信》,融洽家校关系,加强家校联系。二是携手社区,共创文明。学校充分发挥社区资源,经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利用大安乡众多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让学生多渠道了解社会。与乡城建站、团委、妇联、关工小组等相关单位联合开展“争当文明小公民”、“文明习惯伴我行”等校外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并从中学得一些劳动技能。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搞卫生,送物品,培养学生敬老爱幼的思想。三是部门合作,保驾护航。学校成立警民共建学校,发挥法制副校长的作用,经常开展法制教育、禁毒教育、交通安全以及消防教育。学校经常开展紧急疏散演习和自护自救教育,主动联合乡政府各职能部门综合整治校园周边环境,净化育人氛围,形成了学校、社区、政府部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九、建章立制,整乡规范。学校制定《学生德育工作要求》、《德育工作考评条例》、《文明班级评估细则》、《学生德育量化评比办法》、《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制度》,制定和完善其它各项规章制度,使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特别是把《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制度》细化为《大安乡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细则》,把《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细化为《大安乡小学生一日常规》,把《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细化为《大安乡小学生文明乘车须知》和《大安乡小学生文明行走须知》。这些规章制度,具体明确,便于实行,便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经过两年多时间的努力,大安乡“整乡推进”养成教育模式,研究出特色,探索出新路,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在实践成效方面,全乡整体基本形成了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践模式,建构起了与学生及其生活紧密相联的养成教育内容体系,有效地促进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全面落实。在理论成果方面,全乡老师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获奖共论文20余篇,发表在市级以上刊物或网站论文10余篇。形成学术论文《大安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序列个案研究集》和《大安乡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与个人品质形成研究论文集》。编写了《小学生日常生活守则和行为规范要求读本》,并在本乡各小学内交流、学习。撰写并提交了《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在课题实验研究促进下,学校校已把“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和运用。

猜你喜欢

全乡行为习惯文明
请文明演绎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用汗水浇灌脚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