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情感

2015-07-06孙海芹

俪人·教师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师生生物情境

孙海芹

【摘要】师生间不仅有知识的渠道相互沟通,更重要的是情感渠道的沟通,这个渠道是否畅通直接影响着教学效率,影响着学生成长。教师要让学生带着积极的情感去学习,去体验,去感悟,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积极探究,促进学生和谐人格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生物教学 学习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学三维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生物教学中,必须树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在培养学生较高生物科学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在创新过程的实施中,尤其要注重良好情感的发展,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一、生物教学中要充分关注情感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师要充分意识到,我们所教育的学生首先是具有鲜活思想的人,尤其是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更具有一定的思想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除了有知识的交流外,更有情感的交流,而情感的交流是否和谐、顺畅,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的效果。如快乐的心情、乐观的情绪、饱满的热情等,能促使学生积极地行动,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效率。减力性情感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消极作用,如烦乱的心情、畏难的情绪、过度的紧张等,能使学生消极地行动,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情感交织在人的思维中,其存在影响智力的发展 ,无论何种抽象的思维,没有情感都不能进行。如果教师带着饱满的激情和真挚的爱走进课堂,就能使课堂教学的感染性得到强化和发展,使师生情感产生共鸣,近而产生共振,教学的效果必将得到优化。生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用自身的情感理性去引导、激励学生的情感,启发学生的思维,诱发他们的潜能,自觉地接受知识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二、构建情感润泽的生物教学

心理学家赞可夫曾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学生对某一教学情境很感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因此,情感在教育教学中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情感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能把学生培养成为有高尚情感的人,才能使学生以更大的热情投入课程学习。实际上跟学生交往也是一种乐趣,他们是那样的纯真、可爱。我们跟他们做朋友,关心他们的快乐和悲伤,这样才会把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善良、同情、愉快、乐观等情感“激发”起来。我们知道情感是相互的,如果我们能够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注入,学生也会回报予你丰富的情感。平时要尽可能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师生交流的时间或空间还是很大的,如在课余休息或某些活动或当晚班时等等。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情感交流是最实在,最自然和最有效的。因为在课堂上,学生有着最多的“未知”,对新知识的获得有着热切的渴望,我们要充分利用每一节课,用自己的真情去感染学生,这样就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才会乐于学习。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惯用的说教式的讲述法,经常采用“谈话法”进行生物教学,使学生能在宽松的教学环境中获得知识。

另外,对学生要进行健康情感的培养,以激励他们形成坚强的意志,利用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替代庸俗的情感。同时增强自我控制能力,抵御各种情绪诱因,调节自己的情绪,避免不必要的烦恼。例如在学习遗传规律时,在讲述孟德尔的研究过程,历时八年,经过坚忍不拔的努力終于研究出来,尽管当时没有被认可,但是,金子永远都是发光的。这个事例给学生一个深刻的思考,并且借助此题写一篇自己的感想。这样,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对自己有了一定的启示。在进行知识的讲解过程中,生物教师可以通过介绍教学内容,将庄严神圣的科学知识与人的有血有肉、有情有感的创造性活动联系起来,使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亲切感,同时也让学生知道只有刻苦钻研、挫折、坚持不懈、坚定执着的个性品质才能有所成就。在讲“血液循环”时,介绍最初盖伦的“流通论”认为血液是直线型流通的,并统治了中世纪达一千年之久。由于这种生命观是宗教教义的理论基础之一,后来的塞尔维特对此表示了怀疑,正要发现血液循环时,加尔教便烧死了他。哈维是塞尔维特的继承人,他没有被教会的残暴吓倒,而在继续解剖、实验的基础上彻底驳倒了“流通论”,提出了血液循环的理论。

三、创设良好情感的教学情境,发展学生情感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可以唤起人们相应的情感,在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我们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置相应的情境,以引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在介绍 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时候,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在此模型的建立的过程中,对自己有什么启示呢?学生踊跃发言,其中的中心意思是突出要团结合作,平时要互相帮助,这样才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并且利用大量的例证进行说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情感的渗透,学生更能体会其中的深刻寓意。同时,在进行研究性活动中,我组织学生参观植物组培室,参观组培实验基地,利于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情感,带领学生参观标本馆,激发他们学习生物的兴趣。再如学习“人类的遗传病与优生”时,除了了解一些先天性疾病的外,还要知道那些患者自己也没有选择的权利,我们不能鄙视弱势群体,应该对他们给予关怀和帮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要学会自己独立思考,并要学会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创新是在未知中求索,不可能一帆风顺,甚至可能是 “千呼万唤不出来”,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的,经受了无数次失败和打击,有的甚至使人心力交瘁。例如,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教授在文革期间顶住政治压力,在水稻扬花的中午,冒着烈日,仔细寻找着几万分之一的雄性不育水稻。当极其难得的几棵雄性不育水稻被“小将”们夺走后,他还是继续寻找和研究,就是凭着这种顽强的意志,培育成了高产优质的杂交水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我国这个人口大国的粮食危机。这无疑是一堂道德教育的自然渗透课。在学习“遗传工程”、“基因工程”、“细胞杂交技术”以及“优生优育”的研究成果时,将学生自己搜集的成果资料,还有老师平时搜集的资料共同展现出来,引起学生强烈的自豪感,用这些背景情境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热爱中华民族的理智情感。

猜你喜欢

师生生物情境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第12话 完美生物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