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常规未必错
2015-07-05黄巧芸
黄巧芸
【中图分类号】H09
在一次听某教师说课中发现了一个的问题。那位教师在调查学生对时间概念掌握情况时,设计的题目是:指定上午10点20分这个时间点,要求学生写出此时间自己可能在干什么。她得到的答案是:33个学生认为这个时间他(她)们在学校上课,1个学生认为这个时间他(她)在吃中饭。从而判定结果为:33个回答在学校上课的学生对,那个回答在吃中饭的学生错。因为她认为在这个时间学生就应该在学校上课而不是在吃中饭。仔细分析这个现象,发现这位教师对错误的理解有偏差,对学生非常规的回答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科学的解决办法。
一、对“错误”的理解
《现代汉语词典》对“错误”一词的解释为:“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 ] 如果采用这个标准作为判断错误的准则,那么例子中的那位教师的判定准则就违反了错误一词的定义,并且是不科学的。她认为吃中饭应该在中午12点左右,学生所回答的10点20分吃中饭不合常规,所以她认为此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由此看来,此教师并非是依据是否与客观实际相符的原则来做判断,而是简单的用是否符合常规来做判断。
通过以上这个例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条对“错误”的理解:第一,不合常规不是错。《现代汉语词典》对“常规”的解释为:“1.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通常的做法。2.属性词。3.医学上称经常使用的处理方法。”[1] 由此看来,“常规”和“对与错”是没有什么直接联系的。而那位教师判定错误给出的理由是吃中饭时间一般是12点左右而不应该是10点20分。她显然是将“常规的”认为是对的,“非常规”认为是错的。这是她对“常规”的曲解。更何况,在常规情况下学生们在某一时刻处于何种状态,本来就应该是多样的,而此教师只设定一个正确答案,且认为除了这个正确答案之外其它的答案都是错误的。可以看出,她出的这道题的本身就是不科学的。再者,儿童在2-11岁之间,他(她)们还不具备抽象思维运算的能力。[ ]教师不应盲目地判定为“错”,而是应该耐心的引导学生完成自我分析,并找出不恰当之处,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建立起科学的思维方式。比如上文提到的问题,常规来说是12点左右吃中饭,而有个学生却认为10点20分吃中饭。作为一名优秀的教师,此时就必须先问清楚原由,如果那位学生确实有在10点20分吃中饭的事实,教师随后可以对那位学生的吃饭习惯进行适当的正确引导,而不应该不问原因就直接判定那位学生的答案错误。在英语学习中有学者认为,鉴定错误时应该考虑这种“错误”是与“正确”相对的还是与“恰当”相对的,前者涉及语法规则而后者涉及语言使用规则。大体上,错误分析偏向前者。[ ] 这进一步说明了在进行错误的判定时,首先应确定这种错误是与正确相对还是与常规(恰当)相对,如果是与恰当相对的“错误”一般不列入“错误”分析范围内。
第二,实事求是不是错。“不正确;与客观实际不符合”叫错误。[1]那么 10点20分在吃中饭这件事有可能发生吗?这是绝对有可能的。如果那位学生确实有时候是在10点20分是吃午饭的,那么那位老师给的错误结论会给学生一个怎么样的提示呢?是要他(她)为了正确答案而说谎?还是忽略10点20分他(她)正在吃中饭的客观事实呢?退一步讲,如果学生10点20分那位学生不是在吃中饭,那他(她)是真的没有这个时间该干什么的概念,还是乱猜的?那位教师应该进行追问,明白学生为什么会这么回答。无论从哪方面讲那位教师的判定都是站不住脚的,也会给学生造成不好的影响。她并没有深究该学生为什么给出一个这样的答案,而是只注重最后的结果,并且理所当然地认为那位学生没有时间观念。如果她将这一结果作为一个前测结果去决定这堂课应该怎么上的话,那么理想的教学效果不可能达到。像这种教师如果只注重形式流于表面的前测还不如不测。
二、教师在解决这类事情时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当一个优秀的教师面对学生们不同的答案时,首先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们每一个不同的答案,并且持欢迎并乐意倾听他们不同的观点的态度,让学生们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盲目的拒绝学生们不一致的观点。因为不同于大众的声音可能正是学生与众不同的地方,是创造性的一种表现,是需要教师去保护和爱惜的。正如有学者认为:
“创造新思想、新事物的能力即创新能力,是人的个体本性中最宝贵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实现其自身价值的内在根据。如何呵护、激励、培养人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工作的重要职能,而且现在看来是最为重要的职能。”[ ]
这进一步说明,作为教师应该极力保护学生表现出来的创造性。针对教师该如何对待学生的不一致性,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以学生为中心,接纳学生们不同的声音。无论学生的回答在教师看来是有多么的不切实际,教师都应该保护学生的表达欲望。教师要做到真正能接纳学生的不同声音,教师自己首先应该有着这样的认识:相信学生的“错误”都是合理的,这种合理性就需要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回答,提取出他(她)们犯“错误”的合理性支撑。教师应明白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所以学生的回答就必然会有不同于大众的,也必然会有不同于常规的。教师只有明白了这一点,并且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的做到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才能因材施教。
其次,聆听学生的故事,深挖“非常规”背后的事实。为了避免此类情况,深挖学生“非常规”的想法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学生的回答很可能打破教师对某些事物的刻板印象,如常规的就是对的,非常规就是错。第二,深挖学生“非常规”的表现背后的想法,可以让学生以及教师都养成求真的科学态度。如果继续问:为什么你认为上午10点20分学生在吃中饭呢?不同的学生会给出不同的答案。这个追问是十分重要的,不仅教师可以知道学生到底是怎么想的,学生也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这种梳理,是学生边思考边表达的一个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是有利的。第三,深挖学生“非常規”的回答背后的故事,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用心倾听他人诉说,善解人意的好习惯。在听完故事之后,对故事的讨论也是最有趣的阶段和最富有成效的收获。[ ] 能够通过对学生背后故事的分析和讨论,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再次,制定科学的判定标准。导致那位教师做出“错误”的判定很大程度是由于她没有事先制定科学的判定标准,她仅仅依据通常人们都是在12点左右吃中饭这一现象来判定那位学生的回答是错误的,这显然是站不住脚。
那怎么样制定科学的判定标准了?各个学科之间是不同的,这得依靠教师对每个学科本质的理解,以及学生的年级特点等来制定即符合学科本身又符合学生年龄的判定标准。比如在郜舒竹教授分析怎么样判定数学中学生的正误写到:“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依据其客观性和主观性可以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对客观规律进行描述的内容。第二类是依据数学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人为制定的规则。第三类是依据人的某种需要或者习惯人为规定、约定俗成的内容。如果把这三类知识分别叫做规律性知识、规则性知识和规定性知识,可以概括其特征分别为,规律性知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而规则性知识和规定性知识具有明显的主观特征。将辨别错误的标准局限于人的主观方面,显然是不恰当的。应当把这个标准定位于数学中的客观实际,也就是规律性知识。”[ ] 这进一步说明以常规作为判定对与错的标准是及其不科学的。应该针对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规律来制定判定标准。
三、慎用“非此即彼”式題型
在那个教师的前测中,她认定学生只有回答10点20分在学校上课的才是对的,其他的回答都是错的。教师这种“非对即错”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性情的培养。如果可以写多个答案的话,或者用开放的题型,显然结果会不一样,此教师的分析结果也可以稍让人信服。单一的问答出现在分析学生前概念的测试题中,用这种直接提问学生的方法来暴露学生的前概念,不仅了解到的学生前概念不够全面,也未必适合其它的学生,教师可以把前概念的暴露方法精心设计到教学过程中,使教学过程更完整,使前概念暴露得更隐性。[ ]而一问多答方式和开放式的题型不仅仅使教师可以得到多个答案,也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学前情况。对于学生的发展来说是更有益的,因为学生在思考时,不仅进行了头脑风暴,而且对学生多方面思考习惯的培养,能让学生学会遇事理性分析。所以教师在出题时要注意慎用“非此即彼”式题型,而应多采用开放的题型或者具有多个答案的题型。
在一次帮同学发放问卷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类似的问题。问卷的主要意图是为了了解目前我国小学生对金钱的看法。其中有这样一个选择题:“你将来想要成为一个有钱人吗?”设定二选一的答案为“想和不想”。观察发现有些被调查对象表示无法选择,因为他们对于是否做有钱人有自己的看法,对是否愿意做有钱人有利弊分析,而且他们选择想与不想是有前提条件的,不愿“一刀切”的回答“想”或是“不想”。所以这个问题还应该有第三个答案就是“以上都不选,并说明自己的想法”。这件事说明教师在设置的题目时,答案如果是典型的“非此即彼”式,会有多少学生选的答案是自己的真实想法呢?为什么不能更加开放一些,让学生们把真实的想法写上去呢?对于这种一问一答、非此即彼式的问题,有些学生选上的并不是他们所想的,这样的调查问卷的可信度又有多高呢?虽然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时会得到了一个所谓的真实数据。但是实际上这种“真”是建立在“假”的基础上的,那么这种“真”有意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