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管理
2015-07-05康伟,田红
康 伟,田 红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嘉兴 314300)
受限空间作业在工业生产中极为常见,广泛存在于电厂、矿山、化工、建筑、机械、冶金等行业。从广义上讲,一切在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进行的作业,都叫受限空间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环境特殊恶劣,自然通风不畅,无法保证足够的新鲜空气,易发生辐射、火灾、爆炸、触电、窒息和中毒等多类事故,对作业人员生命安全以及企业财产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在受限空间危险源辨识、监护的基础上,某核电公司建立了受限空间危险有害因素及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防范措施管控制度,以防止受限空间作业安全事故的发生。
1 受限空间作业的5项原则
1.1 先许可、后作业
将受限空间许可的管理纳入管理范畴,制作《受限空间安全措施确认表》,在未经有关安全部门的审查同意且未取得《受限空间安全措施确认表》的情况下,任何人员不得进行受限空间作业。坚持“先许可、后作业”的管理原则,是从源头上控制受限空间作业安全的有效管理方法。
1.2 先检测、后作业
在进入受限空间作业前,首先要检测受限空间内部的氧气及危险有害物的浓度,如不合格,则禁止作业。
1.3 持续作业、动态检测
受限空间的许多危险因素源自内部,且会随着作业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在已清洗、置换且检测合格后的贮罐内作业时,经常发生中毒、伤亡事故,其主要原因就是未对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动态监测。因此,要定时对存在的有害物质进行动态监测,当浓度超标时要再次清洗置换,待检测合格后才能再次进行入罐作业。
1.4 内部作业、外部监护
在受限空间作业时,必须坚持作业监护制度,即必须在受限空间外设定专职的作业监护人员,全程进行监护,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发生险情,及时施救。
1.5 险情敏感、从速救援
作业过程中,无论是作业者还是监护者,都要保持高度警惕,发生意外情况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该撤离时,及时撤离;该救援时,从速救援。在救援过程中不要疏忽大意,让本可避免的事故发生。
2 受限空间作业管控流程
2.1 管控流程
该核电公司对受限空间作业的管控流程,如图1所示。
2.2 管控流程说明
2.2.1 职能处室准备工作包
在周检修计划的纠正性工单及预防性定期触发项目中,由维修处、维修支持处、技术管理处等职能处室辨识属于受限空间的作业项目。根据受限空间作业项目所涉及的流体介质、作业内容、环境状况等因素,开展风险分析及工作包的准备。
图1 受限空间作业的管控流程
2.2.2 办理相关许可证
工作准备人员分析受限空间作业风险后,依据作业是否存在辐射风险,办理辐射工作许可证或高风险作业工业安全许可证。辐射防护管理人员、工业安全管理人员分别从辐射安全、工业安全的角度,审查工作的合理性,检查RWP/SRWP、ISP1/ISP2上的防护措施是否完善,必要时提出补充措施,并获得批准。作业开始前,工作负责人到安全管理部门办理《受限空间安全措施确认表》。
2.2.3 作业前落实受限空间安全措施
在作业现场执行受限空间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确认制度,工作负责人根据《受限空间安全措施确认表》,逐一核实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待落实后工作负责人在确认栏画勾,并组织召开工前会,就人员分工、作业危险点、安全措施及防范措施等内容进行说明。工作班组成员认真执行工作许可证及《受限空间安全措施确认表》上的安全控制措施,监护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对安全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复查,确保受限空间作业安全受控。
2.2.4 及时反馈现场发现的问题
安全管理部门通过日生产早会通报当天开展的受限空间作业项目,对作业现场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安全监护人员安排落实情况进行检查,收集各部门在受限空间作业管理控制中存在的偏差和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进一步完善受限空间作业管理方法,增强管控措施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3 防范受限空间作业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3.1 防范高辐射风险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技术措施
核电厂辐射风险主要有外照射风险和内照射风险2种。外照射风险主要来自于放射性系统或现场存在的放射性热点等,内照射风险主要来自于现场存在放射性粉尘以及放射性系统的容器内部。
在核电厂,将辐射控制区划分为绿区、黄区、橙区和红区4类子区域,橙区、红区是高辐射风险区域,是受限空间。橙区属于管理进入区,处于常锁状态,进入该区作业需办理辐射工作许可证,且得到电厂辐射防护部门的许可;红区属于特许进入区,处于常锁状态,进入红区作业需严格按照管理程序要求,办理红区进入许可证,且需电厂厂长批准,作业全程接受辐射防护人员的监督。
在核电厂控制区内的受限空间作业,不仅存在人员窒息的风险,还存在较高的辐射风险,如高辐射照射风险、表面污染风险和空气污染风险。在控制区内进行受限空间作业时,需要使用基本防护用品和附加防护用品来保护作业人员安全,主要包括气面罩(用于局部空间存在空气污染场所,通常与纸衣一起使用,一次性使用)、气衣(用于局部空间存在空气污染的潮湿环境,一次性使用)、自给式呼吸器(用于存在空气污染同时使用者活动范围较大的场合,可重复使用)。核电厂辐射防护用品的使用不仅可以降低辐射风险,还可以避免作业人员发生窒息。
3.2 防范中毒与窒息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对作业所在的受限空间采用自然通风,必要时采用通风机、鼓风机强制抽风或鼓风,但严禁向内充氧气。如果在受限空间内进行电焊、切割、燃烧或者油漆作业时,必须使用局部废气排放系统,以降低因作业产生的可燃气体和烟雾浓度。使用局部废气排放系统时,必须确保排气口远离主要通风系统的进气口。通风设备应尽可能安装在受限空间的顶部或接近顶部的地方,以提高通风的效率及避免通风中断。为防止沉积在罐内涂层、腐蚀坑和其他杂质内的有毒有害物散发出来,在作业过程中至少每间隔2 h分析1次空气质量,特别是不连续工作时,如隔夜或午休后再次进入时必须先取样分析。
3.3 防范火灾与爆炸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在发电机氢冷系统区域及制氢站张贴管理条例、悬挂安全标识牌,设置“人体静电释放”装置和手机存放箱,并禁止将火种带入危险区域。在充氢管线位置,设置监测、报警装置—氢气探测器。在氢冷发电机氢气系统中进行检查、检修工作时,当排氢完成后,要严密关闭补氢门,且在补氢门后加装钢制堵板,使之彻底与氢气母管隔离。
对发电机内、外可能存在死区的部位用干燥空气吹扫,并用氢气检漏仪测量无氢含量时,方可允许开工。在工作过程中,要定期进行测量、吹扫。在充氢或排氢过程中,盘车不得运行,以防局部摩擦产生火花,引起混合气体爆炸。发电机周围氢区、密封油系统区域,严禁明火、摩擦或静电火花。如需要动火作业,必须在发电机排氢、工作点的含氢量测试合格后,办理相应的动火工作票;待安全措施布置完善及在有关监护人、消防人员的监督下,方可开工。
3.4 防范淹溺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进行存在水淹风险的海水系统内部作业(如泵房暗渠清淤泥工作)时,对需要借助潜水设备在水下作业的,作业人员需办理高风险作业工业安全二级许可证,并事先编制高风险作业专项安全技术措施方案。作业前应仔细检查、确认潜水服、电源、气源、通讯工具、起重工具、坑洞防护等设施和器具安全可靠;现场配备2路独立电源,1路使用(电动空压机),1路备用(柴油机空压)。实施水下作业时,在作业区域附近建立安全警戒线,防止无关人员意外进入,在电、气、动力等关键控制部位张挂安全警示牌。水下作业时应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监护,且监护人员应时刻与水下作业人员保持联络;作业人员在作业中若感觉不适,应立即停止水下作业,并按照监护人员的指导尽快返回水面。
3.5 防范触电事故的安全技术措施
作业前,应仔细检查电气设备的插座、电线、接地等装置是否完好,如存在故障,须由电气专业人员修理,临时电源电线外皮不得存在破损现象。拉设电线时,应采取防止电线绊倒人员的措施,电线经过道路、门口时,应采取防止电线遭受碾压、踩踏的安全措施;在钢质脚手架、金属设备支架上架设临时电源时,应用绝缘材料对架设点的电线做好包扎,防止挤压。在金属容器(如汽鼓、凝汽器、槽箱等)内工作时,必须使用24 V以下的电气工器具或Ⅱ类工器具,并装设漏电保护器,且应设专人在外进行不间断监护。漏电保护器、电源联接器和控制箱等应放在容器外面。在密闭场所内使用的照明电压不得大于36 V;在潮湿环境或金属容器内使用的照明电压不得大于12 V。
3.6 防范中暑事故的安全措施
(1)加强宣传教育,普及防暑降温相关知识。
(2)安排合理的劳动休息制度。
(3)注意各类场地和环境的通风。
(4)备有专门的防暑药品及相关药品。
(5)在闷热、通风不良环境下的作业时间不宜太长,要实行人员作业轮换制,同时减少受限空间内部作业人数。
3.7 防范灼烫和噪声危害的安全措施
灼烫和噪声的预防主要从设备着手,定期检修设备,排除设备带病工作、热量意外泄放的可能性。此外,作业人员还要配备合适的劳动保护用品,如高温手套、防护服、耳塞和耳罩等。
4 结束语
虽然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较大,但只要严格执行危险有害因素识别、作业许可、现场交底等制度,严格按要求落实管控流程、检测措施、确认措施、监护措施及应急预案措施,并真正落实安全责任制,则可以实现受限空间作业安全。
1 许 楠,张礼敬,陶 刚,等.受限空间作业危险性分析及安全防范措施[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