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课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015-07-04刘艳辉

杂文月刊(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长方体表面积探究

刘艳辉

《新课程标准》要求新的数学课堂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以及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具体事物出发,通过实物、教具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感悟等一系列活动中探究新知、发现新知,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生产实际,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

一、让学生的兴趣真正活起来

华罗庚说过:“唯一推动我学习的力量,就是兴趣,因为数学是充满了兴趣的科学。”可见,兴趣对于学好一门功课,找我科学知识,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想方设法的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问题情景,引导他们开展思考、操作、交流、讨论、发现等活动,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望。例如:在教学“找规律”时,教师创设情景,××同学邀请你参观他漂亮的家——来到他家门前,必须根据前三行的图形,按对密码(第四行)才能看见我漂亮的家。瞬间,学生激情高涨,学生们发挥各自的独立见解和各自的兴趣爱好,积极、主动的发现规律,解决问题。接着,教师继续创设“帮XX铺地面砖、摆水果盘”等活动情景,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数学的能力。又如,在教学人教版5年级上册的“旋转”时,教师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从学生熟悉的一种游戏——“俄罗斯方块”开始,课件出示游戏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如果现在让你来玩,你准备怎样操作?”这样一个有趣的游戏,调动了学生情感和思维的投入,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然地使用了“顺时针旋转多少度,逆时针旋转多少度”这样描述性的语言,搭起了从经验到理论的桥梁,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坚实的铺垫。再如,在教学《统计》这一内容时,针对小学生对自己的生日记得特别牢这一特点,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生日是怎么过的,分别来了哪些客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接着说道:“大象伯伯今天也要过生日了,請小朋友看一下,他家来了多少客人呢?”这时学生的兴趣高涨,争着说自己的发现。这时,我抓住时机又问:“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因为这情景是学生所熟悉的,学生又提出了许多问题,课堂气氛显得尤其热烈。对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进行后面的收集整理数据的教学起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让学生的活动真正活起来

《课程标准》中多次提到“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数学应用意识和初步的应用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 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一课题时,从学生已掌握的2和5的倍数的特征入手,先引导学生猜想“3的倍数的的特征是什么吗?”学生马上猜想,并对各种猜想相互质疑,既调动了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接着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摆小棒(任意挑选出几根小棒,摆成两位数,每个数位上是几就在这个数位上摆几根小棒,找出其中是3的倍数的数),让学生自己在合作、交流中获得新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二次合作“请大家用10根以上的小棒随意摆几位数都可以,再找出3的倍数。”使新知识得到拓展延伸,使小组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进入理想的境界。

三、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

思维活动达到高潮,才能产生创新,这就要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活起来。例如: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时,当学生掌握了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后,便急于知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如果把计算方法直接告诉学生或引导学生一步一步推导出表面积的公式,就不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教学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设疑:“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家都会计算了,能不能用这个方法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那怎样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呢?请你用自己制作的长方体纸盒,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合作完成。”让学生运用自己的长方体纸盒,通过讨论、测量、计算等方法解决实际问题,降低了理解的难度,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合作和探究知识的意识。通过本次活动,学生不仅自己主动经历表面积的计算过程,感受到了表面积的意义,而且叶探索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了学生随知识的理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如,在每一堂课尾,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以各种可爱小动物为载体,让学生来充当助人为乐的小英雄。例如,给蜜蜂引路,送小鸟回家,帮帮小熊吧,请你做裁判等各具特色的游戏环节,使学生在游戏中运用学到的知识,进行积极的思维。

四、让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活起来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要敢于打破教材框架的束缚,大胆的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一方面以教材中有利于发展学生创新思维的材料为凭借,另一方面要注意寻找教材可想象的空间。积极挖掘教材的内在因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例如,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一节练习课上,教师精心设置一下问题“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边长是6分米的正方形,现在如果要围成9分米的长方形,宽是几分米?”学生很快做出两种解答:(1)(6×4-9×2)÷2 (2)6×4÷2-9 这时,又有一名学生想出:(3)6×2-9(想法是:正方形两条边的和等于围成的长方形的一条长和宽的和。)受这种方法的启发,又有一名学生想到:(4)6-(9-6)(想法:长方形的一条长和宽是原来正方形两条边变化来的,正方形一条边比长方形的长短9-6=3(分米),就从另一条边拉出3分米,另一条边剩下的长度6-3=3(分米)就是长方形的宽。最后教师又引导学生说说自己喜欢那种方法,评出最佳解决问题的策略。这样,不仅实现了思维创新,更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和算法优化的思想,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必须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目标,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为突破口,促进每位学生在观察、操作、归纳、交流、反思、感悟等一系列活动中深入体验和理解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发展,自主创新,从而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创新思维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长方体表面积探究
有几个长方体
积木的表面积
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
巧算最小表面积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巧求表面积
拆拼长方体
拆拼长方体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